什么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又稱腺苷三磷酸,簡稱ATP,是一種不穩定的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團組成。[1] 腺苷三磷酸(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個磷酸基團連接而成,水解時釋放出能量較多,是生物體內最直接的能量來源。......閱讀全文
什么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又稱腺苷三磷酸,簡稱ATP,是一種不穩定的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團組成。[1] 腺苷三磷酸(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個磷酸基團連接而成,水解時釋放出能量較多,是生物體內最直接的能量來源。
細胞化學基礎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簡稱三磷酸腺苷),化學式為C10H16N5O13P3,分子量為507.18,是一種不穩定的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團組成。又稱腺苷三磷酸,簡稱ATP。腺苷三磷酸(ATP)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個磷酸基團連接而成,水解時釋放出能量較多,是生物體內最直接的能量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結構組成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簡稱三磷酸腺苷),化學式為C10H16N5O13P3,分子量為507.18,是一種不穩定的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團組成。又稱腺苷三磷酸,簡稱ATP。腺苷三磷酸(ATP)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個磷酸基團連接而成,水解時釋放出能量較多,是生物體內最直接的能量
細胞化學詞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中文名稱: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外文名稱:Adenosine triphosphate中文別名:5'-三磷酸腺苷、腺苷三磷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簡稱三磷酸腺苷),化學式為C10H16N5O13P3,分子量為507.18,是一種不穩定的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團組成。又稱腺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結構特點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簡稱三磷酸腺苷),化學式為C10H16N5O13P3,分子量為507.18,是一種不穩定的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團組成。又稱腺苷三磷酸,簡稱ATP。腺苷三磷酸(ATP)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個磷酸基團連接而成,水解時釋放出能量較多,是生物體內最直接的能量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代謝過程
無氧代謝劇烈運動時,體內處于暫時缺氧狀態,在缺氧狀態下體內能源物質的代謝過程,稱為無氧代謝。它包括以下兩個供能系統: ①非乳酸能(ATP-CP)系統——一般可維持10秒肌肉活動;②乳酸能系統——一般可維持1~3分的肌肉活動。非乳酸能(ATP-CP)系統和乳酸能系統是從事短時間、 劇烈運動肌肉供能的主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代謝功能介紹
無氧代謝劇烈運動時,體內處于暫時缺氧狀態,在缺氧狀態下體內能源物質的代謝過程,稱為無氧代謝。它包括以下兩個供能系統: ①非乳酸能(ATP-CP)系統——一般可維持10秒肌肉活動;②乳酸能系統——一般可維持1~3分的肌肉活動。非乳酸能(ATP-CP)系統和乳酸能系統是從事短時間、 劇烈運動肌肉供能的主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配位原理
(1)由于在咪唑環和苯環上存在N元素,還有苯環上的氨基上的N元素,他們都存在著孤對電子,在溶液中加入金屬離子,就有可能發生配位反應。(2)在酸性溶液中氫離子與金屬離子間存在競爭(金屬離子有可能被質子化)即氫離子濃度過大。(3)苯環,咪唑環以及氨基上的氮元素的配位能力不一樣,配位能力越強的越容易與金屬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配位原理
(1)由于在咪唑環和苯環上存在N元素,還有苯環上的氨基上的N元素,他們都存在著孤對電子,在溶液中加入金屬離子,就有可能發生配位反應。(2)在酸性溶液中氫離子與金屬離子間存在競爭(金屬離子有可能被質子化)即氫離子濃度過大。(3)苯環,咪唑環以及氨基上的氮元素的配位能力不一樣,配位能力越強的越容易與金屬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配位原理
(1)由于在咪唑環和苯環上存在N元素,還有苯環上的氨基上的N元素,他們都存在著孤對電子,在溶液中加入金屬離子,就有可能發生配位反應。(2)在酸性溶液中氫離子與金屬離子間存在競爭(金屬離子有可能被質子化)即氫離子濃度過大。(3)苯環,咪唑環以及氨基上的氮元素的配位能力不一樣,配位能力越強的越容易與金屬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外文名Adenosine triphosphate中文別名5'-三磷酸腺苷、腺苷三磷酸英文縮寫ATPCAS號56-65-5EINECS號200-283-2分子量507.18分子式C10H16N5O13P3密????度2.6 g/cm3熔????點187 至 190 ℃沸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結構和功能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簡稱三磷酸腺苷),化學式為C10H16N5O13P3,分子量為507.18,是一種不穩定的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團組成。又稱腺苷三磷酸,簡稱ATP。腺苷三磷酸(ATP)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個磷酸基團連接而成,水解時釋放出能量較多,是生物體內最直接的能量
簡述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配位原理
(1)由于在咪唑環和苯環上存在N元素,還有苯環上的氨基上的N元素,他們都存在著孤對電子,在溶液中加入金屬離子,就有可能發生配位反應。 (2)在酸性溶液中氫離子與金屬離子間存在競爭(金屬離子有可能被質子化)即氫離子濃度過大。 (3)苯環,咪唑環以及氨基上的N元素的配位能力不一樣,配位能力越強的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再生轉化的介紹
ATP在細胞中易于再生,所以是源源不斷的能源。這種通過ATP的水解和合成而使放能反應所釋放的能量用于吸能反應的過程稱為ATP循環。因為ATP是細胞中普遍應用的能量的載體,所以常稱之為細胞中的能量通貨。 細胞內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是生物界的共性。從生物能量學的角度來看,ATP是
詳述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理功能
體育運動加速體內能源物質的消耗,促進體內物質的分解與合成,使組織細胞得到比原有水平更多的營養補充,有機體獲得更加旺盛的活動能力,從而使 身體不斷發展、完善,這就是體育鍛煉促進身體健康發展的基本道理。體育運動消耗體內的能源物質,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后,體內能源物質可以恢復甚至超過原有水平,這種變化稱為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分子簡式介紹
ATP的元素組成為:C、H、O、N、P,分子簡式A-P~P~P,式中的A表示腺苷,T表示三個(英文的triple的開頭字母T),P代表磷酸基團,“-”表示普通的磷酸鍵,“~”代表一種特殊的化學鍵,稱為高能磷酸鍵(能量大于29.32kJ/mol的磷酸鍵稱為高能磷酸鍵)。它有2個高能磷酸鍵,1個普通
細胞化學基礎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物質特性
ATP的元素組成為:C、H、O、N、P,分子簡式A-P~P~P,式中的A表示腺苷,T表示三個(英文的triple的開頭字母T),P代表磷酸基團,“-”表示普通的磷酸鍵,“~”代表一種特殊的化學鍵,稱為高能磷酸鍵(能量大于29.32kJ/mol的磷酸鍵稱為高能磷酸鍵)。它有2個高能磷酸鍵,1個普通磷酸
什么是核苷三磷酸?
核苷三磷酸(NTP)是一種含有三個磷酸基團的核苷酸。自然界常見的型態包括腺苷三磷酸(ATP)、鳥苷三磷酸(GTP)、胞苷三磷酸(CTP)、胸腺苷三磷酸(TTP)以及尿苷三磷酸(UTP)等。這些分子中包含一個核糖,若是將核糖替換常去氧核糖,那么會使核甘三磷酸變成去氧核苷三磷酸,寫成dNTP,如去氧
細胞化學基礎腺嘌呤核苷三磷酸配位原理
(1)由于在咪唑環和苯環上存在N元素,還有苯環上的氨基上的N元素,他們都存在著孤對電子,在溶液中加入金屬離子,就有可能發生配位反應。(2)在酸性溶液中氫離子與金屬離子間存在競爭(金屬離子有可能被質子化)即氫離子濃度過大。(3)苯環,咪唑環以及氨基上的氮元素的配位能力不一樣,配位能力越強的越容易與金屬
細胞化學基礎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代謝過程
無氧代謝劇烈運動時,體內處于暫時缺氧狀態,在缺氧狀態下體內能源物質的代謝過程,稱為無氧代謝。它包括以下兩個供能系統: ①非乳酸能(ATP-CP)系統——一般可維持10秒肌肉活動;②乳酸能系統——一般可維持1~3分的肌肉活動。非乳酸能(ATP-CP)系統和乳酸能系統是從事短時間、 劇烈運動肌肉供能的主
關于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物質代謝的相關介紹
無氧代謝 劇烈運動時,體內處于暫時缺氧狀態, 在缺氧狀態下體內能源物質的代謝過程,稱為無氧代謝。它包括以下兩個供能系統。 ①非乳酸能(ATP—PC)系統—一般可維持10秒肌肉活動 無氧代謝 ②乳酸能系統—一般可維持1~3分的肌肉活動 非乳酸能(ATP—PC)系統和乳酸能系統是從事短時間、 劇烈
細胞化學基礎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在人體的存在形式
人體內約有50.7g ATP,只能維持劇烈運動0.3秒,ATP與ADP可迅速轉化,保持一種平衡。ADP轉化成ATP過程,需要能量。當ADP與磷酸基結合并獲得8千卡能量,可形成ATP。對于動物、人、真菌和大多數細菌來說,均來自細胞進行呼吸作用時有機物分解所釋放的能量。對于綠色植物來說,除了依賴呼吸作用
磷酸腺嘌呤
貯藏遮光,密閉保存制劑磷酸腺嘌呤片曾用名維生素B4性狀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味微酸本品在沸水或無水甲酸中溶解,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中幾乎不溶;在氫氧化鈉試液中溶解,在稀鹽酸中略溶。鑒別(1)取本品,加0.02mol/L鹽酸溶液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約含104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
磷酸腺嘌呤
貯藏遮光,密閉保存制劑磷酸腺嘌呤片曾用名維生素B4性狀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味微酸本品在沸水或無水甲酸中溶解,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中幾乎不溶;在氫氧化鈉試液中溶解,在稀鹽酸中略溶。鑒別(1)取本品,加0.02mol/L鹽酸溶液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約含104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
細胞化學基礎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再生和轉換過程
ATP在細胞中易于再生,所以是源源不斷的能源。這種通過ATP的水解和合成而使放能反應所釋放的能量用于吸能反應的過程稱為ATP循環。因為ATP是細胞中普遍應用的能量的載體,所以常稱之為細胞中的能量通貨。細胞內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是生物界的共性。從生物能量學的角度來看,ATP是生化系統
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定義
在很多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中起遞氫體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中與腺嘌呤相連的核糖環系2'-位的磷酸化衍生物,參與多種合成代謝反應,如脂類、脂肪酸和核苷酸的合成,在暗反應還可為二氧化碳的固定供能。這些反應中需要NADPH作為還原劑、氫負離子的供體,NADPH是
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合成
由NAD+在激酶催化下接受ATP的γ-磷酸基團而得到。植物葉綠體中,光合作用光反應電子鏈的最后一步以NADP+為原料,經鐵氧還蛋白-NADP+還原酶的催化而產生NADPH。產生的NADPH接下來在暗反應中被用于二氧化碳的同化。對于動物來說,磷酸戊糖途徑的氧化相是細胞中NADPH的主要來源,由它可以產
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合成
由NAD+在激酶催化下接受ATP的γ-磷酸基團而得到。植物葉綠體中,光合作用光反應電子鏈的最后一步以NADP+為原料,經鐵氧還蛋白-NADP+還原酶的催化而產生NADPH。產生的NADPH接下來在暗反應中被用于二氧化碳的同化。對于動物來說,磷酸戊糖途徑的氧化相是細胞中NADPH的主要來源,由它可以產
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定義
NADPH即還原型輔酶Ⅱ,學名為還原型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是一種輔酶,N是指煙酰胺,A是指腺嘌呤,D是指二核苷酸,P是指磷酸基團。
磷酸腺嘌呤片
性狀本品為白色片鑒別(1)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2)取本品細粉適量(約相當于磷酸腺嘌呤10mg),加02mol/L鹽酸溶液制成每1ml約含10g的溶液,濾過,取續濾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測定,在262nm的波長處有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