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后肝炎(急性乙型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由嗜肝的肝炎病毒A、B、C、D、E所引起;一些非特異嗜肝的病毒,如巨細胞病毒、Epstain-Barr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亦可引起肝炎,但少見。病毒性肝炎可分為腸傳性的傳染性肝炎和血傳性的血清性肝炎,腸傳性的肝炎病變自限,血傳性的可發展為慢性肝炎。輸血后肝炎由輸入含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引起。 現狀:80年代初期用對流免疫電泳法篩檢HBsAg,后人用固相放免法(RIA)回顧性復查915份供血,有91份(9.9%)為假陰性。其中能追尋到供—受血關系的12對,因受血者的免疫狀況不同,有的發生了感染。 當前我國已普遍用酶免疫法(EIA)篩除供血員中的HBV攜帶者,因漏檢的HBsAg(+)供血引起的輸血后乙型肝炎已罕有發生。漏檢的可能是病毒水平很低的血液,輸血仍可傳染大量病毒。 當前我國的輸血后肝炎中90%以上是丙型肝炎,幾年前輸血后丙型肝炎曾是臨床輸血的嚴峻問題,近年因輸血管理的進步已有很大緩解。血制品的HCV污......閱讀全文
慢性乙型肝炎如何治療?
??? 劉女士:我是一名乙肝患者,診斷為彌漫性肝病表現,超聲波提示我的脾大,膽囊炎樣改變。請問我的病該如何治療,平日生活中我該注意哪些方面??? 貴醫附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鄧開盛: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總體來說應包括抗病毒、護肝、抗肝纖維化三個方面。??? 首先,抗病毒治療是治療的關鍵,大量的研究
輸血傳播性疾病肝炎預防
肝炎:采用靈敏的乙型與丙型肝炎的篩選試驗。對獻血者和血液制品嚴格進行乙型與丙型肝炎血清學檢測;提高獻血者人群肝炎試驗的靈敏度與特異性;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提高血漿制品中肝炎病毒滅活效果;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輸血、輸液器;對血液透析機應徹底消毒;所有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和工作臺面需徹底消毒處理;工作人
實驗室血清學檢查丁肝和戊肝(一)
您需要了解的丁肝和戊肝!常見肝炎分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今天向大家介紹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丁肝丁肝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與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DNA病毒共同引起的傳染病。本病呈全世界性分布,我國調查報告提示有地方性流行,各地HBsAg陽性者HDV感染率為0%~32%,總的看,北方偏低,南
輸血與傳染病教程(一)
哪些疾病與輸血有關? 輸血或血液制品都有傳播疾病的危險。常見的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細胞病毒感染、梅毒、瘧疾;EB病毒感染HTV(人類——淋巴細胞病毒)、黑熱病、回歸熱、絲蟲病和弓形體病等也可通過輸血傳播。另外,還有因血液被細菌污染的敗血癥。 何為窗口期?當機體被病毒感染后,產生抗體需要
簡述急性黃疸型肝炎的鑒別診斷
急性無黃疸型乙型肝炎與急性黃疸型乙型肝炎比較,臨床表現有以下特征: 1.起病較緩,病史不明確 在查體或驗血中才發現肝功能異常。有的患者與肝炎患者或污物有密切接觸史或半年內有輸血、免疫接種、注射、針刺治療史。 2.常以消化道癥狀就診 近期內乏力,出現消化道癥狀,如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腹脹便
急性黃疸型肝炎的鑒別診斷
急性無黃疸型乙型肝炎與急性黃疸型乙型肝炎比較,臨床表現有以下特征: 1.起病較緩,病史不明確 在查體或驗血中才發現肝功能異常。有的患者與肝炎患者或污物有密切接觸史或半年內有輸血、免疫接種、注射、針刺治療史。 2.常以消化道癥狀就診 近期內乏力,出現消化道癥狀,如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腹脹便
乙型肝炎疫苗的注意事項
所有的孕婦在早期產前檢查時應常規檢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孕婦應在妊娠后期再查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如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為陽性,在分娩前就要準備好乙肝疫苗。同時要問清楚嬰兒出生后能否在24小時內進行疫苗注射,第2針和第3針在什么地方注射等問題。 乙型肝炎
關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檢查介紹
1、ALT及膽紅素 反復或持續升高,AST常可升高,部分患者r-谷氨酰轉肽酶、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SAL)、堿性磷酸酶也升高。膽堿酯酶及膽固醇明顯減低時提示肝功嚴重損害。靛青綠留滯試驗及餐后2小時血清膽汁酸測定可較靈敏地反映肝臟病變。 2、中、重度慢性肝炎 患者清蛋白(A)降低,球蛋白(
關于乙型肝炎疫苗的基本介紹
乙肝分布十分廣泛,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流行。我國是乙肝的高發區,人群中有60%的人被乙肝病毒感染,10%的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乙肝主要侵犯兒童及青壯年,是我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流行型。乙肝病程遷延,易轉變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傳染病,是一個嚴重的公共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病因
新生兒感染HBV主要有母嬰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引起。1.母嬰傳播 母嬰垂直傳播具體有:(1)經胎盤傳播:母親在妊娠時感染HBV,或者是慢性HBV攜帶者,均可將病毒傳給胎兒。(2)經產道感染:新生兒娩出時吞入帶有HBV的陰道液而被感染(3)由母乳感染:新生兒以HBsAg陽性的母親乳汁喂養,而被感染。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診斷
1、病史及臨床表現 在乙肝的高發地區孕母為HBsAg和(或)HBeAg陽性者的嬰兒和(或)出生后有食欲欠佳、發熱、黃疸、肝大等表現時應考慮到此癥。 2、實驗室檢查和輔助診斷 是最重要的依據。除血清酶及膽紅素增高外,應進行抗原及抗體的測定。目前以放射免疫法及酶聯免疫法最為敏感,其次為反向被動血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概述
乙型肝炎(hepatitis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新生兒期的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是指HBV感染其中大部分呈慢性經過,常可持續不愈,成為慢性攜帶者或慢性肝炎,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此癥與慢性肝功能衰竭的關系已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我國為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搜索的高發地區鶒。據估計全國約有1億人口感染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治療
肝炎患兒用藥宜簡不宜繁,避免藥物對肝臟的損害。 1、退黃治療 退黃主要用茵梔黃。 2、免疫調節藥物(1)胸腺素:通過影響cAMP而增強T細胞活化。國內廣泛用于治療慢性HBV感染。(2)白細胞介素:系活化Th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能與免疫效應細胞表面IL-2受體特異結合,刺激這些細胞增殖及誘生IF
關于重組乙型肝炎疫苗的簡介
重組乙型肝炎疫苗是由重組酵母或重組CHO工程細胞表達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經純化、滅活及加入佐劑吸附制成。前者為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后者為重組CHO乙型肝炎疫苗。其性狀為白色混懸液,靜置形成可搖散的沉淀。
關于乙型肝炎E抗體的簡介
乙型肝炎E抗體,英文縮寫為HBeAb。乙型肝炎E抗體是機體受HBeAg刺激而產生的相應抗體,它和抗-HBc一樣,也無保護作用。過去認為抗-HBe陽性是表示體內無HBV存在、無傳染性,是預后良好的標志。但研究表明,有部分患者抗-HBe陽性,其血清中始終未出現過HBeAg,因為HBV基因存在變異,無
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簡介
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適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者,進行主動免疫,預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主要成份: 1劑量(1.0ml)含有吸附的20微克重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S蛋白)。 輔料: 氫氧化鋁、聚山梨醇脂20、氯化鈉、磷酸二氫鈉、磷酸氫二鈉、注射用水。
關于乙型肝炎樣病毒的簡介
人類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種獨特的病毒,被稱為嗜肝DNA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長期持續感染HBV,對引起人原發性肝癌(PHC)有重要作用.近年發現鴨乙型肝炎病毒(DHBV)、土撥鼠肝炎病毒(WHV)和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等的形態和DNA基因組組成與HBV十分相似。
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的概述
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英文縮寫為HBeAb,它是由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出來的特異性抗體,這種特異性e抗體能夠和e抗原結合。HBeAb是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病程中繼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HBcAb)之后產生。HBeAb出現為病毒復制減少標志,病變活動緩解,傳染性較弱。但H
關于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簡介
乙肝分布十分廣泛,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流行。我國是乙肝的高發區,人群中有60%的人被乙肝病毒感染,10%的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乙肝主要侵犯兒童及青壯年,是我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流行型。乙肝病程遷延,易轉變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傳染病,是一個嚴重的公共
乙型肝炎病毒耐藥基因檢測概述
一、乙型肝炎病毒耐藥基因檢測的臨床意義 WHO相關資料顯示,全球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患者超過三分之一,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有2.4億,乙肝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命健康。HBV是傳染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感染HBV可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變。HBV屬嗜肝DNA病毒科,為雙鏈DN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釋義
亞太肝臟研究學會《慢性乙型肝炎治療指南》2008版指出,我國屬于乙肝病毒感染高流行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總人數已超過1億多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為2000多萬人,約占人口總數的1.6%左右。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概述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是HBV核心抗原的成分,HBeAg是乙肝病毒復制的指標,其陽性提示乙肝病毒復制活躍,病毒載量高。當HBeAg轉為陰性或同時伴有抗-HBe轉陽時,往往伴有病毒載量的下降和肝功能的好轉。但也有一些病人在出現HBeAg轉陰后仍然保持病毒的活躍復制,病毒的載量和肝臟的炎癥
關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簡介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是單一多肽,分子量18848u。HBcAg在HBV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能反映血清中:Dane顆粒的存在及肝內HBV的復制,并可與其他的HBV血清學標志物起互相配合和互相補充的作用。只是由于其抗體具有很強的親和力,能
乙型肝炎樣病毒的特性介紹
已證明HBV和WHV病毒基因組整合到宿主細胞的DNA中,從大部分PHC病人的腫瘤的活瘤的活檢組織中可檢測到整合的HBVDNA.值得注意的是,在PHC病人的未患腫瘤的肝組織內或者慢性感染HBV但未發生PHC的人的肝細胞內,也可發現有整合的病毒性DNA.在同一PHC病人不同部位的肝癌細胞內的病毒性D
乙型肝炎病毒耐藥基因檢測方法
1.PCR產物直接測序:是將HBV基因組的逆轉錄酶區進行擴增后直接進行測序分析的方法。PCR產物直接測序法可檢測已知和可能的未知耐藥變異位點,是最常用的基因型耐藥檢測方法之一。PCR產物直接測序的方法一般作為基因型耐藥檢測的金標準。該方法的缺點是靈敏性較差,只有當變異株超過HBV準種池的20%時
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為6周~6個月,一般為3個月。從肝炎病毒入侵到臨床出現最初癥狀以前,這段時期稱為潛伏期。潛伏期隨病原體的種類、數量、毒力、人體免疫狀態而長短不一。 1.全身表現 患者常感身體乏力,容易疲勞,可伴輕度發熱等。失眠、多夢等可能與此有關。 2.消化道表現 肝炎時,肝功異常,膽汁分泌減
概述重組乙型肝炎疫苗的種類
血源乙肝疫苗經過十年上億人份人群接種,證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的免疫原性,但存在對生產者和獻血者健康有潛在危險性,生產成本高等缺陷,我國已經完成同重組乙肝疫苗對血源疫苗的替代工作。 重組乙肝疫苗主要分為酵母,(釀酒酵母和甲基營養型酵母)以及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inese Hamster Ovar
它是乙型肝炎的“始作俑者”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全球范圍內是導致肝臟疾病的常見原因。據WHO統計,全球有約2.57億HBV感染患者。HBV-DNA是病毒的核心部分,病毒的基因都在這里,沒有核酸,病毒就不能復制。因此,在臨床上常通過檢測HBV-DNA含量來確定患者的病程及治療效果。?HBV-DNA陽性從乙肝病毒定量上
關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介紹
1.治療原則 慢性乙肝的治療:三分藥治,七分調理;需有戰勝病魔的信心及意志,精神愉快,生活規律,合理飲食,不宜過度營養引起肥胖;除黃疸或轉氨酶顯著升高需要臥床休息外,應適量活動,動靜結合。 2.用藥原則 (1)用藥不宜過多過雜 很多藥物經過肝臟解毒,用藥過多過雜增加肝臟負擔,對肝病不利。
簡述化學性肝損傷的鑒別診斷要點
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急性肝臟疾病,重點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及急性藥物性肝病。 1、與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鑒別要點:急性病毒性肝炎分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原輸血后非甲非乙型)、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原流行性或腸道傳播的非甲非乙型)五型。 病毒性肝炎要根據流行病學史、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等綜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