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謝概述
一、代謝的基本概念(Basis concepts of Metabolism) 機體內的化學反應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細胞內這些反應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反應的產物可能就是下一個反應的底物,這樣構成一連串的反應,稱之為代謝途徑(pathway),由不同的代謝途徑相互交叉構成一個有組織有目的的化學反應網絡(network),稱為代謝(metabolism)。體內的代謝途徑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大分子(多糖、蛋白、脂類等)不斷降解為小分子(如CO2,NH3,H2O)的過程稱之為分解代謝(catabolism);另一類是由小分子(如氨基酸等)生成大分子(如蛋白質)的過程稱之為合成代謝(anabolism)。分解代謝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由復雜的大分子分解為物質基本組成單位的過程,即糖、脂肪和蛋白質降解生成葡萄糖、脂肪酸、甘油和氨基酸;第二階段是由這些基本分子轉變為代謝中間產物,即活潑的二碳化合物的過......閱讀全文
甘露糖的生理效應和代謝途徑
生理效應甘露糖,唯一用于在臨床上的糖質營養素,廣泛分布于體液和組織中,尤其是在神經、皮膚、睪丸、視網膜、肝和腸。其直接被利用合成糖蛋白,參與免疫調節。許多疾病正是由于缺乏甘露糖糖化作用中的酵素而導致的。其在人體內生理效應如下:1)調節免疫系統2)巨噬細胞表面有4種接受器可以捕捉抗原,都有甘露糖成分3
腦葡萄糖代謝顯像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孕婦、情緒不穩定或生持續痙攣者禁用。 查前禁忌: 1、飲水:注射18F-FDG后30分鐘,飲水3-4杯,約每10分鐘一杯; 2、 顯像前應除掉身上所佩戴的金屬飾物(如腰帶、鑰匙、項鏈、首飾、硬幣等); 3、顯像前排盡尿液(注意勿使尿液沾染衣褲或皮膚,以免誤診); 4、受檢者在檢查前日
大腦葡萄糖代謝研究獲重要進展
在大腦中,葡萄糖通過不同的新陳代謝途徑起作用從而產生能量——這是它在大腦中最重要的功能,但葡萄糖同時也可以通過其他幾種關鍵的調節(例如,細胞凋亡)、保護(即對抗活性氧自由基)以及合成代謝(例如,蛋白質和脂質合成)途徑來起作用。產生能量的最有效的途徑與氧化磷酸化有關,但是葡萄糖
腦葡萄糖代謝顯像正常值
正常腦葡萄糖代謝影像與腦血流灌注影像相似.腦葡萄糖代謝率CMRGlu正常參考值為20~50μmol/(100g.min),各區LCMRGlu有一定的差別,兩側大腦半球LCMRlu分別為37.6±8.67μmol/(100g.min)和37.11±8.72μmol/(100g.min).
腦葡萄糖代謝顯像檢查過程
常用顯像劑為18F-FDG,用量 370MBq(10mCi)/1ml,靜脈注射. 受檢者于檢查前禁食4~8h,佩戴耳塞和黑眼罩常規封閉視聽平靜休息15min.靜脈注射18F-FDG后,安靜休息45min后進行顯像.受檢者取仰臥位,置頭部于頭托中,固定頭部保持整個檢查過程中體位不變. ㈣ 正常影像
腦葡萄糖代謝顯像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根據影像采集和數據處理結果對精神分裂癥、雙相抑郁癥、單相抑郁癥、癡呆、Huntington舞蹈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經精神疾病進行診斷。 需要檢查的人群精神分裂癥、雙相抑郁癥、單相抑郁癥、癡呆、Huntington舞蹈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經精神疾病患者。
關于牛磺酸影響糖代謝的作用介紹
牛磺酸可與胰島素受體結合,促進細胞攝取和利用葡萄糖,加速糖酵解,降低血糖濃度。研究表明,牛磺酸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且不依賴于增加胰島素的釋放。牛磺酸對細胞糖代謝的調節作用可能是通過受體后機制實現的,它主要依靠與胰島素受體蛋白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直接與胰島受體結合。
細菌代謝產物的觀察實驗_糖發酵試驗
細菌的代謝產物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為可供鑒別細菌的產物;二為與細菌致病性有關的產物;三為可供治療用的代謝產物。實驗方法原理由于各種細菌具有不同的酶,故分解糖類的能力不同,分解糖類后的終末產物亦不一致,例如腸道非致病菌一般均有乳糖酶,能分解乳糖產酸(乳酸,甲酸,乙酸等),尚有甲酸脫氫酶。能將甲酸進一步分
胰島素調節糖代謝的相關介紹
胰島素能促進全身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異生,因此,胰島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島素分泌過多時,血糖下降迅速,腦組織受影響最大,可出現驚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島素休克。相反,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受體缺乏常導致血糖升高;若超過腎糖閾,則糖從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時由于血液
巨噬細胞調控糖代謝和清除細菌的機制
巨噬細胞通過模式識別受體等機制,識別細菌的各種組分,能啟動炎癥反應、吞噬細菌或者導致感染巨噬細胞發生焦亡等,在宿主防御細菌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感染細菌或被LPS激活后,巨噬細胞發生顯著的葡萄糖代謝變化,包括有氧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徑、三羧酸循環。葡萄糖代謝不僅與巨噬細胞介導的炎癥反應密切相關,也
Cell:糖代謝中找到“預期壽命的制動器”
我們的壽命不僅取決于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且更取決于我們的遺傳物質。 而在這一切之中,胰島素受體的遺傳調控程序又扮演者極為重要的角色。 近日,德國科隆和波恩大學研究團隊發現這一遺傳過程中蛋白質聚集如何影響胰島素受體的具體功能,從而觸發機體衰老。 研究對應的文章則發表在最新上線的Cell雜志,題為
Cell:糖代謝中找到“預期壽命的制動器”
我們的壽命不僅取決于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且更取決于我們的遺傳物質。 而在這一切之中,胰島素受體的遺傳調控程序又扮演者極為重要的角色。 近日,德國科隆和波恩大學研究團隊發現這一遺傳過程中蛋白質聚集如何影響胰島素受體的具體功能,從而觸發機體衰老。 研究對應的文章則發表在最新上線的Cell雜志,題為“
腦葡萄糖代謝顯像的檢查過程介紹
(1) 顯像劑 常用顯像劑為18F-FDG,用量 370MBq(10mCi)/1ml,靜脈注射。 (2) 操作程序 受檢者于檢查前禁食4-8h,佩戴耳塞和黑眼罩常規封閉視聽平靜休息15min。靜脈注射18F-FDG后,安靜休息45min后進行顯像。受檢者取仰臥位,置頭部于頭托中,固定頭部保
令人驚奇:細胞糖代謝和抗氧化的神秘關聯
Scripps研究所的科學家致力于研究細胞如何保持健康。最近,他們驚訝地發現,細胞防御自身免受氧化應激等損傷的“抗氧化應答”機制竟與細胞糖代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基于這項研究,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能激活抗氧化應答的小分子,這是治療諸如慢性腎臟疾病、神經變性和自身免疫疾病等氧化應激疾病的全新途徑
Nature-:大腦在葡萄糖代謝中所起的作用
胰島素及其對葡萄糖平衡的諸多效應的發現,長期以來決定著我們對糖尿病及其治療的認識。 但我們對大腦的關注卻要少得多——除了感覺以及對低血糖做出反應外,大腦傳統上被認為在這方面只起一個小作用。 這篇Review文章總結新發現的關于存在一個與胰島共同作用來降低血糖的、以大腦為中心的血糖調控
胰島素與葡萄糖代謝的相關介紹
胰島素與葡萄糖代謝 — 葡萄糖的三大來源是:食物的腸道吸收,糖原分解(糖原是葡萄糖的儲存形式),以及糖異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代謝過程中生成的非糖前體成分可經糖異生作用合成葡萄糖)。 一旦轉運進細胞,葡萄糖就可作為糖原儲存起來,或經糖酵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可被還原成乳酸,或經氨基轉移作用形
糖皮質激素對糖代謝的作用簡介
對糖代謝的作用主要是促進肝糖原異生,增長糖原貯存,同時又抑制外周組織對糖的利用,因此使血糖升高。其機制為: 1、促進糖原異生; 2、減慢葡萄糖分解,利用丙酮酸和乳酸等在肝和腎再合成葡萄糖,增加血糖的來源; 3、減少集體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
腦葡萄糖代謝顯像檢查過程及相關疾病
檢查過程 (1) 顯像劑 常用顯像劑為18F-FDG,用量 370MBq(10mCi)/1ml,靜脈注射。 (2) 操作程序 受檢者于檢查前禁食4-8h,佩戴耳塞和黑眼罩常規封閉視聽平靜休息15min。靜脈注射18F-FDG后,安靜休息45min后進行顯像。受檢者取仰臥位,置頭部于頭托中
腦葡萄糖代謝顯像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不合宜人群:孕婦、情緒不穩定或持續痙攣者禁用。 檢查前禁忌: (1) 飲水:注射18F-FDG后30分鐘,飲水3-4杯,約每10分鐘一杯 (2) 顯像前應除掉身上所佩戴的金屬飾物(如腰帶、鑰匙、項鏈、首飾、硬幣等) (3) 顯像前排盡尿液(注意勿使尿液沾染衣褲或皮膚,以免誤診) (4)
人工甜味劑被證明和糖代謝異常有關
我們越來越熟悉的無糖食品和飲料,究竟是健康的代名詞?還是反過來會為健康帶來隱患?以色列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攝入那些常用的、無熱量的人造甜味劑,有可能增加葡萄糖不耐受,從而導致血糖升高的風險。 9月18日發表在英國《自然》期刊上對小鼠和人類的這項研究指出,在喂養小鼠的飼料中添加甜味劑,會影
膳食對減重及糖代謝穩態改善研究獲進展
近日,《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林旭研究組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寧光/研究員王計秋團隊合作的題為Isocaloric-restric
EMBO-J:結腸癌糖代謝模式異常的分子機制
60余年前,Otto Warburg認識到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糖代謝途徑不同。不是典型的檸檬酸循環氧化步驟,腫瘤細胞是通過糖酵解途徑代謝糖。在EMBO Journal雜志上,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報告,結腸癌這種差異的原因是Wnt信號通路發生變化,Wnt信號通路是在這些腫瘤中一個重要的通信通路。 癌癥細
概述膽汁酸與葡萄糖代謝的相互作用
膽汁酸通過不同機制調節葡萄糖代謝。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漿膽汁酸水平較血糖正常者明顯升高。胰島素能抑制膽汁酸合成的限速酶7α羥化酶,從而減少膽汁酸的合成.;而葡萄糖能刺激7α羥化酶,從而增加膽汁酸的合成。研究發現,牛磺酸結合的熊脫氧膽酸能夠改善肥胖者胰島素的敏感性,而膽汁酸的螯合劑考來烯
糖代謝與豬瘟病毒感染調控研究獲進展
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教授陳金頂/副教授范雙旗團隊研究發現三羧酸循環重要限速酶—α-酮戊二酸脫氫酶在豬瘟病毒感染和復制中發揮重要調控作用。近日,相關成果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于《國際生物大分子雜志》。 病毒是嚴格的胞內寄生物,依賴宿主細胞的代謝系統獲取其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三羧酸循環是三大營
糖代謝與豬瘟病毒感染調控研究獲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853.shtm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教授陳金頂/副教授范雙旗團隊研究發現三羧酸循環重要限速酶—α-酮戊二酸脫氫酶在豬瘟病毒感染和復制中發揮重要調控作用。近日,相關成果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于《國際生物
低卡糖代替食糖?或增加罹患代謝綜合征風險
怕發胖,一些人用低卡糖替代食糖。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食用低卡糖可能增加罹患代謝綜合征的風險。 研究人員用培養皿模擬人體攝入大量低熱量人工甜味劑三氯蔗糖之后的血液環境,觀察三氯蔗糖對脂肪干細胞的影響。結果顯示,與脂肪產生和炎癥相關的基因表達增強。研究人員繼而招募經常食用低
芬蘭研究人員稱手機輻射抑制大腦葡萄糖代謝
芬蘭圖爾庫大學、芬蘭職業健康研究所和芬蘭輻射與核安全中心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手機輻射會減弱靠近手機天線的大腦區域的葡萄糖新陳代謝。大腦葡萄糖代謝下降表明大腦局部神經元活動受到抑制,是腦功能失調的表現之一。 芬蘭研究人員先讓13名年輕的健康男性受試者暴露在脈沖調制
腦葡萄糖代謝顯像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根據影像采集和數據處理結果對精神分裂癥、雙相抑郁癥、單相抑郁癥、癡呆、Huntington舞蹈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經精神疾病進行診斷。 需要檢查的人群:精神分裂癥、雙相抑郁癥、單相抑郁癥、癡呆、Huntington舞蹈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經精神疾病患者。 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
揭示miRNA在腫瘤細胞糖代謝中的功能及調控機制
5月17日,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季紅斌研究組與劉新垣研究組合作的研究論文miR-143 regulates cancer glycolysis via targeting hexok
抗生素干擾糖和膽汁酸代謝引起的腹瀉介紹
抗生素的使用,腸道生理性細菌明顯減少,使多糖發酵成短鏈脂肪酸減少,未經發酵的多糖不易被吸收,滯留于腸道而引起滲透性腹瀉;抗生素應用后使具有去羥基作用的細菌數量減少,特別是具有7α?去羥基功能的細菌數量很低時,致使鵝脫氧膽酸的濃度增加,強烈刺激大腸分泌,常繼發分泌性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