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吃”塑料酶能加速降解飲料瓶
據英國《獨立報》16日報道,英國科學家基于一種酶(生物催化劑),造出了一種能“吃”塑料的物質。新物質有助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幫助解決全球目前面臨的塑料污染問題。 這種酶由生活在日本回收中心的細菌產生。2016年,日本研究人員發現了這種食用塑料的細菌。當時,專家和評論人士就表示,這是解決塑料污染的潛在方法。 在最新研究中,樸茨茅斯大學生物學家約翰·麥吉漢教授帶領團隊,對這種酶的結構中與消化塑料有關的部分做了一些微調,造出了這種酶的“超強”版本,其“消化”塑料的能力遠超自然界中發現的物質。研究人員將其取名為“PETase”,因為它能分解用于制造飲料瓶的PET塑料,加速這些塑料的降解過程(通常需要數百年時間)。他們表示,通過將塑料分解成易處理的塊狀物,新物質可以幫助回收數百萬噸塑料瓶。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師尼雷·薩哈教授沒有參與這項工作,他說:“這種酶對于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非常有用。” ......閱讀全文
三管齊下解決塑料污染危機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生產了3.53億噸塑料廢物,超過2/3被送往垃圾填埋場或焚燒;1/5的廢物管理不善,被隨意傾倒在陸地或水中。OECD預測,到2060年,塑料廢物將增至每年10億多噸,必須采取有效政策阻止這一趨勢。 《自然》雜志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認
利用細菌清除湖泊中的塑料污染
一項針對29個歐洲湖泊的研究發現,一些自然產生的湖泊細菌在塑料袋殘留物上比在樹葉和樹枝等自然物質上生長得更快、更有效。這種細菌會分解塑料中的碳化合物,作為它們生長的食物。科學家們表示,在水中添加特定種類的細菌可能是消除環境中塑料污染的一種自然方式。其影響是明顯的:當塑料污染使湖水中的整體碳含量僅增加
微塑料污染-威脅海洋濾食動物
據新華社報道,一項國際研究日前發現,海洋微塑料污染會對鯡魚和須鯨等海洋濾食性動物的生長和繁殖帶來不利影響。這再次警示了微塑料對海洋生態 系統的危害。 微塑料是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和紡織纖維,海中的微塑料易被浮游生物吃掉,通過食物鏈進入濾食性動物體內,并因難以降解而長期累積。 海洋中的濾食
澳研究:海洋塑料污染威脅海龜生存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海龜吞食塑料的數量越多,死亡風險越高,海洋塑料污染正在威脅海龜的生存。先前研究發現,全球7種海龜都有吞食塑料的現象,估算顯示全球有52%的海龜已經吞食了塑料。但科學家尚不清楚吞食塑料是否就是導致海龜死亡的主要原因。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研
微塑料污染防控收效甚微
微塑料是指能在環境中漂浮、長期殘留、易被生物誤食、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纖維、碎片或顆粒。“很多微塑料用肉眼很難看到。”日前,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科學研究院教授施華宏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國外研究甚至顯示,在飲用水中也發現有微塑料。而該課題組幾年前發表的頗受關注的研究論文揭示,在食鹽
科學家用陽光分解塑料有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據外媒報道,目前,世界各國正竭力減少塑料廢棄物,而近日,新加坡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研發出利用人造太陽光,把塑料分解成可供發電用燃料的環保技術,有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新加坡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透過既不破壞環境又不會耗費很多錢的催化劑,把塑料轉化成發電廠用燃料“甲酸”(蟻酸)。 南洋理工大學的研
抗菌塑料新配方:塑料加蛋清
根據喬治亞大學家庭和消費者科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利用蛋白質(如蛋白和乳清)制備的生物塑料具有顯著的抗菌性能,這種生物塑料可用于醫療方面,例如愈合敷料、縫線、導管和藥物輸送等,也可用于食品包裝。 研究人員測試了3種非傳統的生物塑料材料—蛋白、乳清及大豆蛋白—用于替代常規塑料,可降低污染造成的風
塑料改性之ABS塑料耐熱改性
ABS塑料的熱變形溫度為93~118℃,制品經退火處理后可提高10℃左右。ABS在-40℃時仍能表現出一定的韌性,可在-40~100℃的溫度范圍內使用。但往往為了某些環境溫度會高于100℃,因此為了使該材料滿足使用的要求,一般通過耐熱改性來提高ABS塑料的耐熱性能,拓寬其應用領域。??? ABS塑料
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福建:2025年建立塑料制品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長效管理機制,經福建省政府同意,福建省發改委、生態環境廳日前印發《福建省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塑料制品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福州、廈門等重點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
塑料拉力試驗機的塑料選型
?塑料拉力試驗機可以在受控的速度下對塑料樣條進行伸展、彎曲、壓縮或穿刺,直至它們斷裂。它們是在塑料配混廠家實驗室中zui為常見的儀器。在混料開發過程中利用電子拉力機,以確定材料對于某一工藝和終端用途的適用性。電子拉力機今天也越來越經常地出現在塑料注塑和擠出業者的實驗室中。一個原因是它們被越來越多地應
PP塑料與PE塑料有何區別
PP塑料與PE塑料區別:成分上的區別、特性的區別、使用范圍上的區別一、成分上的區別。PP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聚丙烯的密度在所有塑料中是最小的,約為0.90左右。 聚丙烯常用來生產管材、衛生潔具等建筑制品。PE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乙烯塑料在建筑上主要用于給排水管、衛生潔具。二、特性的區別。PP袋顏色
HDPE是高壓塑料還是低壓塑料粒子
從密度來說,HDPE是高密度聚乙烯,而不是高壓聚乙烯;從生產工藝來說,HDPE就是低壓聚乙烯。有的人不小心就會弄錯。HDPE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的縮寫。Density是密度,不是壓力。
洗衣塑料碎末最終流入海洋形成污染
科學家們發現,洗衣機出乎意料地成為海洋微小塑料碎末的一種來源。新的研究發現,當你清洗混紡衣物時,衣物上的塑料碎末脫落,最終將進入海洋環境。塑料碎末的吸附能力極強,即便是極微小的有機體,它也一樣可以吸附上去。當它進入人們或是海洋生物的體內后,將會帶來各種健康的隱患。 研
我國海洋微塑料污染處于中低水平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在5月3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海洋微塑料污染總體上處于中低水平,與地中海中西部和日本瀨戶內海等海域處于同一數量級。 該發言人表示,海洋微塑料是近年來國際社會比較關注的一個新環境問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并積極采取措施應對。 從2016年開始我國已經組織開
我國海洋微塑料污染處于中低水平
近日有研究認為,北冰洋冰塊內含過量微塑料,可能破壞海洋生態。劉友賓表示,針對這一問題,生態環境部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開展海洋微塑料監測評價試點;二是開展了海洋微塑料的專項研究;三是積極參與海洋微塑料防治的國際合作交流。目前的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微塑料污染總體上處于中低水平。
塑料污染物遍布澳大利亞水域
塑料污染物席卷著沙灘,微小塑料顆粒威脅海洋生命。 據英國《衛報》報道,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澳大利亞附近水域中每平方公里飄浮著多達4000多個小塑料顆粒,對海洋生物以及人類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這項研究是由澳大利亞西部大學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共同發起的,他們發現絕大多數的塑料
兩部門發布意見加強塑料污染治理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19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意見》中提到,到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
塑料檢測儀器在塑料行業應用廣泛
儀器如下:1、原料性能測試:JZ-5016型熔體流動速率測定儀,熔融指數測試儀:用于檢測塑料原料顆粒的流動性能2、針對物理力學性能的檢測:JZL-D型電子拉力試驗機,電子試驗機,用于檢測塑料的物理性能,可測試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彈性模量,延伸率等試驗3、沖擊韌性測試: 擺錘沖擊試驗機有簡支梁沖擊和懸
加拿大高中生發明快速分解塑料袋方法
核心提示:加拿大16歲的高中生丹尼爾·伯德研究發現,通過一種神奇的假單細胞菌,可以將塑料袋的自然降解過程縮短至3個月!分解過程中亦不會產生大量污染物,只會產生水和少量二氧化碳。 揚子晚報7月4日報道 由于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早已成為地球公害,因此它被稱為“人類最糟糕的發明”。然而加拿大16
塑料改性方法
? 塑料改性的方法大致有以下類型:??? 1、增強:通過加入玻璃纖維、碳纖維、云母粉等纖維狀或片狀填料來達到增加材料剛性及強度的目的,如電動工具中使用的玻璃纖維增強尼龍等。??? 2、增韌:通過在塑料中加入橡膠、熱塑性彈性體等其它物質來達到提高其韌性/沖擊強度的目的,如汽車、家電及工業用途中常見的增
聯合國宣布啟動全球反塑料污染行動
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埃斯皮諾薩12月4日宣布啟動全球反塑料污染行動。 埃斯皮諾薩當天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記者會上說,八成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最終會進入海洋,預計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將超過魚類。聯合國大會主席辦公室將全力支持全球反塑料污染行動。 她表示,希望聯合國的辦公場所將不再出
塑料污染有“輪回”-全球吹響治理決戰號角
從陸地到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影響似乎已經超出了曾經一些學者的預測。紅色警報長鳴,對于塑料污染的關注度正在顯著提升。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8年6月8日,英國赫爾大學公開研究報告,聯合研究團隊在英國海岸周邊以及一些超市中,發現貽貝樣本中有人造絲、棉織物以及塑料微粒等殘留物。也就是說,這些受污染的海
大太平洋垃圾帶塑料污染遠超預估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22日在英國《科學報告》雜志上發表新研究成果說,位于太平洋東部的巨大“垃圾島”——大太平洋垃圾帶上漂浮著近8萬噸塑料,這一數字比之前的估計高出了近16倍。 大太平洋垃圾帶位于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和夏威夷之間,是一個巨大的海洋垃圾堆積區。 非營利組織“海洋清理基金會”領銜的一
蚊子或通過微塑料污染生態系統
?? 蚊子幼蟲孑孓一點兒不挑食。它們在棲息的池塘和水坑中滑行,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水流會將微小的食物顆粒送入孑孓口中,而一些微小塑料碎片也很容易進入其口中。一項新研究表明,這些“微塑料”即使在蚊子從水中飛出后仍會殘留在它們的肚子里,從而使蚊子的陸地捕食者面臨吸入污染物的危險。 為了進行這項研究,研究
研究發現澳東南海底塑料微粒污染嚴重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和南極科學研究學院日前發布報告說,在澳東南部海域海底沉積物中發現高濃度塑料微粒,很可能污染整個食物鏈。 研究小組在2015年9月至11月間,從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及南澳大利亞州共計42處地點采集海底沉積物樣本,并發現平均每毫升沉積物中含超過3個塑料纖
研究發現澳東南海底塑料微粒污染嚴重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和南極科學研究學院日前發布報告說,在澳東南部海域海底沉積物中發現高濃度塑料微粒,很可能污染整個食物鏈。 研究小組在2015年9月至11月間,從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及南澳大利亞州共計42處地點采集海底沉積物樣本,并發現平均每毫升沉積物中含超過3個塑料纖
研究發現海洋受塑料微粒污染影響魚類生長
據外媒報道,《科學》(Science)雜志刊登一項研究發現,海洋遭受塑料微粒嚴重污染后,會對魚類的生理和行為造成較大影響。 據報道,6月2日研究人員表示,實驗顯示歐洲鱸魚幼崽暴露在海洋塑料微粒環境下,受精卵的孵化受到阻礙,這不利于幼魚成長,導致魚活動能力下降,更易遭到掠食,死亡率增高。 瑞典
微塑料污染的生態影響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章家恩團隊在微塑料污染生態影響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據悉,這是該團隊2022年以來發表的第5篇關于微塑料污染生態方面的研究論文。 據了解,章家恩團隊的博
北方最大塑料基地:雄縣污染問題迫在眉睫
4月5日,距離中共中央、國務院宣布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天時間,來自全國各地的炒房團逐漸退去,雄縣縣城似乎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靜。不過雄縣人都知道,更大的變化或許還在后面。 在雄縣的產業結構中,塑料制品是一大支柱,其中的重頭是塑料包裝產業。雄縣的政府網站上介紹,這里與廣東奄埠、浙江龍港并
治理塑料農膜污染-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塑料農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自1979年在我國試驗應用并推廣以來,已成為農業增產的一項重要技術,并在農業增產增收中發揮著重大作用。 廣大農村對農用塑料薄膜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據《中國農業統計資料》測算,2010年全國農業塑料地膜年銷售量達到118.4萬噸,覆蓋面積達3.5億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