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3月22日,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標志著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建設工作全面啟動。這既是落實中央關于設立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戰略部署,也是北京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當天上午,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北京中心”)理事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會議推選了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執行理事以及理事成員,審議通過北京中心章程。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教授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敏敏擔任研究中心聯合主任,饒毅教授為北京中心法人代表。理事會之后,召開了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建設推進會,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陰和俊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市科委黨組書記、主任許強主持。會上,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許強介紹了北京中心的籌建工作進展。北京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軍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8家單位共同簽署了《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建設合作框架協議》。......閱讀全文
中科院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成立 聚焦腦科學前沿研究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今天在滬揭牌成立。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帶隊聽取了中心建設方案和科研進展匯報,并與該中心一線科研骨干座談,針對該中心提出的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了現場調研和辦公。 中科院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匯報了中心建設方案。該中心依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歐盟押注腦科學研究
歐盟視腦科學為未來科研重中之重 歐盟將把腦科學作為未來科研領域的重中之重,以進一步探索大腦的奧秘,更有效地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14日,歐盟在布魯塞爾召開“歐洲腦科學研究——成就及面臨的挑戰”大會,近年來歐盟加大了腦科學科研力度,2007年至2012年實
我國“腦科學計劃”即將啟動
如果對人腦能有足夠的認識,自閉癥、老年癡呆等多種疾病或許將會被提早發現、治療。6月28日,中、美、歐多國科學家作客上海科普大講壇向公眾解讀未來的“腦科學計劃”。科學家們表示,加速腦科學研究不僅有助于提升人類健康水平,也可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刺激經濟增長。 人類大腦是極其復雜的“小宇宙”,由100
全球興起腦科學研究熱潮
10月21日至26日,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主辦的中德雙邊“膠質細胞功能與腦疾病”學術研討會,“神經環路調控與行為”研討會(2014)暨第三屆全國光遺傳技術培訓班在深圳舉行。這是深圳歷史上首次舉辦中德雙邊在腦科學方面的研討會。 近幾年,腦科學研究熱潮在全世界范圍內興起,腦科學在基礎探索
腦科學時代正在走來
心隨所想。天津大學醫學部的白色小樓中,墻上的大屏幕顯示著“歡迎來到醫學部,你們是今天上午第五撥參觀者。”佩戴著電極帽的志愿者靜默無聲,墻上的字是他的心聲。這段文字同樣可以發送給千里之外的接受者。 隨心所動。在手臂上貼上幾個電極片,心里默念“出拳”,手臂不自覺地真的打出一拳。這項技術成為癱瘓病人
腦科學技術達人Karl Deisseroth
Karl Deisseroth一次又一次地用他發明的新技術在腦科學(brain science)發展史上刻下了自己的大名。 Karl Deisseroth在2004年有了第一個完全屬于他的實驗室,后來他發現那間實驗室的前主人竟然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Steven Chu)。“我搬
“合成生物”、“腦科學”產業專展來啦!
12月27至29日,第23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簡稱深理工)將攜生命健康學院、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合成生物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六大學院亮相高交會5號館,全面展示深理工在學院設置、學
深圳或將成為“腦科學城市”
中國科學界高規格、高水平的學術盛會——香山科學會議3月11至12日首次在深圳舉辦。本次會議主題為“非人靈長類腦與認知”,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牽頭申請并組織。眾多國內外腦科學領域頂級院士專家將圍繞“國際腦與認知研究的前沿技術及發展態勢”和“我國非人靈長類腦與認知研究的狀況與攻關方向”兩大
腦科學“大國之爭”:揭秘人體最后謎團
腦科學是人類理解自然界現象和人類本身的“最終疆域”。各大國競相投入腦科學研究,不僅關乎人類的健康和福祉,也關乎未來的生產力 進入新世紀以來,各大國在科研領域多頭比拼:上天、入海、互聯、虛擬……而最近幾年,一個新的科技“高邊疆”又進入人們的視野:我們身上的最后謎團——大腦的奧秘。 專家們認為,
腦科學研究的“春天”已至
“作為交叉學科又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已然成為國際重要前沿科學領域,需要國內外頂級資源通力合作,共同面對和解決該領域的重大挑戰和難點問題。”最近,在由劍橋大學、南京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承辦的“劍橋南京論壇2021-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峰會”上,劍橋大學終身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