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總懸浮顆粒物TSP
TSP是指存在于水中,又不溶于水的那些懸浮顆粒狀物質。它們包括懸浮物和膠體微粒。 TSP的尺寸約0.1μm~100μm,其中膠體微粒尺寸約1μm左右。由于膠體微粒吸附勢強,容易聚在一起形成膠團,其粒徑可達1μm~100μm;懸浮物粒徑則約1μm~100μm。
在受污染的水體中,TSP并不只是以懸浮物或膠體微粒形態單一存在。它們還吸附一些易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如有機污染物和還原性無機物等。正因為此,TSP含有易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對COD貢獻甚大。在排放污水的過程中,TSP也進入了環境,致使水體受污,破壞水環境質量,進而破壞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
二、TSP防治簡易方法
如上文所述,不排放或盡量少排TSP將大量減少COD排放。各排污企業應當重視這個問題。各地方政府,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當對此引起足夠重視。某種意義上說,只要做好TSP減排或做到TSP零排放,那么,COD削污減排任務就有可能完成。
這里介紹一種簡單的防治TSP排放的方法:在污水處理廠出水池排口上裝設一個由多層鋼絲網組成的隔柵;再在明渠排放原監測點后2米處建一個2~4m3 的溢流池。并安裝一個由多層鋼絲網組成的隔柵,用以阻止TSP排放。同時在動態狀況下,通過自然沉降可清除部分剩余的TSP,如圖1所示:
對于管道排放,可在排水進入管道處裝設一個由多層鋼絲網組成的隔柵,在管道出口處同樣加一個隔柵,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可考慮在管道排水口處建一較大容積的緩沖池,以盡可能阻止TSP和沉降TSP。
誠然這里只是介紹了一個最簡易的防治TSP方法。針對不同的排水,還可通過循環經濟手段。采用獨到的方法,不排或盡量少排TSP,并將阻留的TSP搜集起來,變廢為寶,予以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