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9-01-14 10:36 原文鏈接: Science:便攜式DNA測序儀在檢測病毒疫情中大顯身手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尼日利亞、英國、德國、比利時、瑞士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發現,隨著病毒疫情的爆發,利用便攜式DNA測序儀了解關于這種病毒疫情的更多信息是可能的。在他們發表在2019年1月4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的一篇標題為“Metagenomic sequencing at the epicenter of the Nigeria 2018 Lassa fever outbreak”的論文中,他們描述了他們對在尼日利亞最近發生的一次病毒疫情期間受影響的患者中的拉沙病毒(Lassa virus)DNA的分析,以及他們取得的發現。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Nahid Bhadelia針對這項新的研究在同期Scienc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Understanding Lassa fever”的觀點(Perspective)類型論文。

    圖片.png

    圖片來自Bernhard Nocht Institute for Tropical Medicine (BNITM), Hamburg, Germany。

      醫學科學家們一直擔心可能會出現一場大規模的流行病---一場可能導致全世界數百萬人甚至數十億人死亡的流行病。正因為如此,科學家們不斷尋找新工具來識別潛在的大流行性病毒并阻止它們。這樣的一個研究領域集中在快速識別病毒,更重要的是,發現它是否已進化為一種更危險的新毒株。目前,這個領域的主要技術是DNA測序,但是病毒疫情通常會在存在沒有配備DNA測序功能的實驗室的地方開始爆發。這導致人們開發小型便攜式設備,這樣就能夠將這些設備快速部署到感興趣的區域并立即加以使用。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鑒于得知由拉沙病毒導致的拉沙熱(Lassa fever)病例在尼日利亞飆升,這些研究人員測試了這樣的一種稱為Oxford Nanopore MinION的DNA測序設備。當吃了已被受感染大鼠污染的食物時,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吸入來自大鼠糞便中的懸浮顆粒時,人們就會感染上這種病毒。

      這些研究人員前往拉沙熱疫情現場,開始收集患者的血液和組織樣本。他們總共收集了120例樣本,但是鑒于存在互聯網連接問題,他們僅能測試其中的36例樣本。不過這足以解答兩個最為緊迫的問題:患者人數突然增加是由于病毒變異導致的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它如今能夠在人際間傳播嗎?幸運的是,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這一發現允許衛生官員著重關注于大鼠控制,而不是設置隔離區。它還表明,便攜式DNA測序儀能夠在下一次大流行病失控之前,為阻止它提供急需的幫助。

      參考資料:

      L. E. Kafetzopoulou et al. Metagenomic sequencing at the epicenter of the Nigeria 2018 Lassa fever outbreak, Science (2019). DOI: 10.1126/science.aau9343.

      Nahid Bhadelia. Understanding Lassa fever, Science (2019). DOI: 10.1126/science.aav8958.


    相關文章

    在動物大腦中直接修復DNA——神經科學研究新突破系列之一

    神經元中基因編輯的插圖。圖片來源:杰克遜實驗室哪怕在五年前,人們也會認為在活體大腦中進行DNA修復是科幻小說中才有的情節。但現在,科學家已能進入大腦、修復突變,并讓細胞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維持住這種修復效......

    古DNA為揭示早期埃及人遺傳多樣性提供新線索

    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北京時間7月2日夜間在線發表一篇基因組學論文稱,研究人員從上埃及Nuwayrat地區一個古王國墓葬中提取到一名古埃及個體的全基因組測序數據,這些數據分析可追溯至古埃及第三至第四......

    古DNA揭示埃及人祖先

    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對埃及一座墓葬中的一名古埃及人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這些數據可追溯至古埃及第三至第四王朝,揭示了其與北非及中東地區,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古人群的親緣關系,為早期埃及人的遺傳多樣性研究提供......

    這一分子工具有望成基因調控新“秘鑰”

    近年來,環狀單鏈DNA(CssDNA)因其穩定性高、免疫原性弱、可編程性強,成為基因調控、細胞治療等醫學合成生物學領域很有潛力的分子工具之一。近期,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宋杰團隊針對此前開發的......

    天大學者提出全新DNA存儲系統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存儲方式已經逐漸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的需求。在此背景下,DNA信息存儲技術應運而生,通過利用DNA分子存儲數據,已經被視為未來大規模數據存儲的潛力介質。每克DNA能夠存儲數百......

    410萬這家疾控中心采購一臺高通量基因測序儀

     項目概況 上海市長寧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長寧區衛生健康監督所)高通量自動化基因測序儀公開招標項目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上海市政府采購網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

    我國研發全新的DNA存儲系統HELIX60MB生物醫學圖像存入DNA!

    近日,我國科研人員在DNA存儲領域取得新突破,研發了一種全新的DNA存儲系統——HELIX,該系統專門用于存儲生物醫學數據,并成功實現了60MB的時空組學圖像的存儲與恢復。這一科研成果由天津大學應用數......

    1868萬,華北水利水電雙一流建設項目啟動招標

    項目概況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雙一流創建重大教學科研設備采購項目(水)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下載。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5年06月05日09時0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

    2025年Q1測序儀中標盤點這家品牌占比超3成

    基因測序儀作為生命科學研究和醫學應用的關鍵工具,通過對核酸分子的序列測定,為遺傳信息的解讀和挖掘提供了基礎。自第一代測序技術誕生以來,測序儀經歷了從一代到三代的快速發展。一代測序儀主要基于Sanger......

    《自然》揭示DNA損傷應答過程中染色質松散新機制

    4月16日,深圳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卡爾森國際腫瘤中心教授朱衛國團隊在《自然》雜志在線發表最新研究。他們揭示了連接組蛋白H1脫酰胺化修飾促進染色質開放和DNA損傷修復的機制,為腫瘤放化療的精準靶標設......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