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基因組中,稱為反轉錄轉座子(retrotransposon)的小DNA元件通過自我復制和重新插入到基因組的多個位點從而具有造成突變性破壞的潛力。正常的成人細胞通過抑制機制阻止這些元件四處跳躍,然而根據發表在6月28日《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一篇研究報道,這些機制在某些癌癥中可能發生了故障,在某些情況下跳躍基因有可能甚至會導致癌癥或促進其進程。
俄亥俄州立大學分子遺傳學家Keith Slotkin (未參與該研究)說“這篇論文非常的重要。長期以來癌癥與轉座因子之間存在著薄弱的聯系,新論文現在明確地證實了轉座因子激活是癌細胞中新突變的來源。”
反轉錄轉座子常見于真核生物基因組中,由于在進化過程中反復多輪的自我復制和插入,它們廣泛構成了物種DNA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它們組成了高達45%的人類基因組。
密歇根大學醫學院人類遺傳學家John Moran(未參與該研究)說:“大部分都是分子化石――DNA的‘死亡’片段,它們在進化過程中累積了如此多的突變以致它們現在只不過是無活性的殘留成分。但是,有一些仍然在積極地活動。“
Slotkin解釋說正常成人細胞利用表觀遺傳抑制表達和mRNA降解捕獲轉錄物等許多機制使這些移動的元件處于控制之下。
然而有少數研究腫瘤細胞中反轉錄轉座子插入的報告表明在一些癌癥中這些抑制機制可能會出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Peter Park想了解這樣的癌癥相關反轉錄轉座子激活有多么的普遍。“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現在使得我們能夠以非常全面的方式進行觀察,”他說。
文章的共同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Peter Kharchenko說然而過去存在一個難題就是傳統的測序軟件程序在設計上特異忽略了如轉座子等重復DNA元件。因此Kharchenko 和 Park設計了一個稱作轉座因子分析器(transposable element analyzer.,TEA)的新程序。
研究小組利用TEA比較了來自43名癌癥患者的腫瘤和正常組織的全基因組序列數據。TEA從基因組序列片段中搜索出了包含重復元件和獨特序列數據的片段確定了基因組轉座因子的確切位置,并在腫瘤基因組中發現了近200個新插入。其中64%發生在基因中,這些基因許多通常在癌癥中發生了突變。插入往往會影響這些基因的表達,表明了其在癌癥中的致病或促進作用。
有趣的是,插入在上皮來源的癌癥例如結直腸癌和卵巢癌中較常見,在血液或腦腫瘤中卻沒有檢測到。“了解為何有可能存在為反轉錄轉座子提供更寬松環境的細胞特異性差異將會是非常有趣的跟進,“Moran說。
Kharchenko 說:“反轉錄轉座子顯然不是推動突變和癌癥的唯一機制,但它是一個從前沒有被考慮到的選擇。“
研究小組現在計劃擴展他們的分析,并將TEA軟件盡可能多的癌癥基因組中。Kharchenko 說“如果它足夠普遍,且如果它看起來有助于癌癥生物學。那么你就可以開始考慮靶向它的途徑。”大量這樣的元件行為上像逆轉錄病毒,他補充說因此對抑制逆轉錄病毒的研究有可能同樣適用于設計將轉錄轉座子維持在原位的治療。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濤研究組和何順民研究組在《基因組、蛋白質組與生物信息學報》雜志發表論文。兩位科學家牽頭的“女媧”中國人群基因組計劃旨在構建中國人群的全基因組數據資源,支撐中國人群的疾病......
中外團隊歷時10年,在東南亞人群基因組研究領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北京時間14日晚,“東南亞人群基因組計劃”首期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上,東南亞人群的遺傳演化之謎被揭開。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
東南亞是全球最重要的人類演化區域之一。該地區人群擁有極高的遺傳多樣性,但基因組學研究長期缺失,制約了人類環境適應性進化與疾病遺傳機制的深度解析,因而被稱為全球人類基因組研究“最后一塊拼圖”。中國科學院......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以下簡稱鄭果所)特色漿果與干果種質改良課題組在國際期刊《植物生物技術雜志》(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上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組裝了首個石榴......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韓振海團隊基于30份蘋果屬植物高質量基因組,系統解析了蘋果屬數千萬年的演化歷程,并構建了首個蘋果屬圖形泛基因組,發布了蘋果屬遺傳多樣性全景圖。日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遺傳學》。......
假根羽藻(Bryopsiscorticulans)是在北溫帶海洋潮間帶廣泛分布的大型綠藻。假根羽藻生存需適應不斷變化的潮汐、溫度和紫外線輻射等環境因素。漲潮時,假根羽藻的光合蛋白可在藍綠光和綠光為主的......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獼猴桃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組裝構建了首個全紅型四倍體軟棗獼猴桃參考基因組近完成圖,利用該圖鑒定了新的色澤調控模塊,為獼猴桃色澤改良奠定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分子園藝......
在傳統醫學的寶庫中,天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材,其加工后的塊根——天門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中國,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它不僅能治療多種疾病,如胃痛、便秘......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種質庫團隊在大型海藻基因組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構建了海帶的高質量染色體水平參考基因組。該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數據》。這是該團隊在海洋經濟藻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取得......
枸杞作為傳統的藥食同源植物,含有豐富的果膠多糖。枸杞果膠多糖(LBPPs)是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免疫調節、抗衰老等功效。盡管枸杞在健康領域應用較多,但對枸杞的遺傳圖譜、枸杞活性成份LB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