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再灌注治療對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益處眾所周知,臨床研究表明直接 PCI 在減少死亡率方面優于溶栓,因此,直接 PCI 作為再灌注治療優選方案。
但是,就美國整體而言,仍有大部分 STEMI 患者未能在發病 2 小時內實現直接 PCI 再灌注治療。而現行指南推薦,針對就診于無 PCI 能力的醫院,不能及時行直接 PCI 的患者,考慮溶栓治療(I 類推薦,A 級證據)。
盡管針對 STEMI 再灌注治療有相對系統的指南指導,但對于需要醫院之間轉運的 STEMI 患者,再灌注治療策略選擇以及預后與院間轉運時間之間的關系尚不清楚。
為此,來自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 Vora
博士等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研究美國地區預計的院間轉運時間與再灌注策略選擇的現狀以及再灌注策略對預后的影響。研究發現,不能及時行直接 PCI
的患者,選擇轉院前溶栓治療死亡率與直接 PCI 相當。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 2014 年 12 月 8 日發表的 JAMA Intern Med
雜志上。
研究共納入 22481 名符合直接 PCI 或溶栓標準的患者,這部分患者從 1771 所 STEMI 制定中心轉運至 366 所 STEMI 接收中心。研究主要終點為院內死亡率和嚴重出血。
研究結果表明預計的院間轉運中位時間為 57 分鐘。當預計轉運時間超過 30 分鐘時,行直接 PCI 的患者中只有 42.6% 急診至球囊開通時間在 120 分鐘之內。轉運時間超過 60 分鐘的患者中只有 52.7% 的患者行溶栓治療。
在 15437 名預計轉運時間 30-120 分鐘,且符合溶栓或直接 PCI 標準的患者中,34.3%
轉運前行溶栓治療,到達醫院至溶栓中位時間為 34 分鐘。溶栓之后,轉運至 STEMI 中心中位時間為 49 分鐘,97.1% 轉運至 STEMI
中心的患者進一步行冠脈造影。
另外,溶栓治療與直接 PCI 治療的患者在死亡率方面無明顯差異(分別為 3.7% 和 3.9%),但溶栓治療患者出血風險較高(分別為 10.7% 和 9.5%,校正優勢比 1.17)。
研究得出對于不可能及時行直接 PCI 的患者,在及時再灌注獲益大于出血風險的情況下,轉運前行溶栓治療,隨后盡早轉運行冠脈造影或許是理想的再灌注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