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系統是一組組成和結構都非常復雜的基因復合體。HLA分型首先采用血清學方法,現在DNA分型是常規方法。我們采用序列特異性引物(PCR-SSP)技術對HLA-Ⅰ類基因進行分型,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本
青島地區擬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20例惡性血液病患者及其30例相關供者的血液標本。
1.2 方法
采用Gentra試劑盒提取DNA,用基因定量儀測定濃度和純度。基因擴增采用Micro SSPTMHLA-A/B/DR DNA分型試劑盒,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擴增產物2%瓊脂糖進行電泳后凝膠成像系統判讀結果。
2 結果
對50例造血干細胞移植供受者HLA-Ⅰ類基因進行了成功的分型。
3 討論
HLA基因位于人類第6號染色體短臂6p21.31,HLA復合體結構十分復雜,具有多基因性和多態性。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惡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但移植后會發生GVHD嚴重影響移植效果,移植前供、受者HLA配型可以有效的防止GVHD的發生。
HLA配型技術包括血清學、細胞學和DNA分型技術。隨著對HLA-Ⅰ類分子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確定的特異性位點逐年增加,血清學方法無法獲得能夠分辨出所有特異性位點的標準抗血清,且血清學之間有交叉反應。細胞學方法由于分型細胞來源困難、方法繁瑣、試驗流程長,不適于常規檢測。PCR-SSP方法操作簡單快速,重復性好,實驗結果容易判讀,雜合子也很容易檢出,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DNA分型技術[1,2]。我們在50例樣本中都能成功分型,沒有假陽性和假陰性,整個實驗可在3h內完成。
綜上所述,HLA-Ⅰ類基因分型PCR-SSP技術準確、特異,可作為造血干細胞移植配型和正常人群無關供者篩選的常規方法。
【參考文獻】
1 Maduigal JA,Arguello R,Scott I,et al.Molecular histocompatibility typing in unrelated donor.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lood Rev,1997,11(5):105-117.
2 戴宇東,孫啟俊,張益紅,等.應用PCR-SSP進行HLA-AB基因分型及血清學方法的比較.臨床檢驗雜志,2001,19:272-273.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楊永廣/胡正/李子義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琪/李偉團隊合作,實現了人造血干細胞在豬體內的功能性重建。該研究為利用豬模型規模化制備人類造血免疫細胞和人源化器官的再造奠定了基礎。相關......
3月31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教授、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特聘教授占成團隊聯合中國科大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主任醫師朱小玉團隊,首次從受者自身生理功能受晝夜節律調控這一全新視角切入,揭示了異......
3月31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教授、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特聘教授占成團隊聯合中國科大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主任醫師朱小玉團隊,首次從受者自身生理功能受晝夜節律調控這一全新視角切入,揭示了異......
近日,馮四洲血液造血干細胞移植工作室揭牌儀式暨第一次學術會議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舉行。揭牌儀式現場。山西醫科大二院供圖馮四洲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臨床首席專家、移植與感染領域知名專家,長期專注于......
近日,記者從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血研所)獲悉,該所干細胞移植中心教授姜爾烈及其團隊,成功完成了血研所首例親緣臍帶血聯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高危組)的案例......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血研所)干細胞移植中心教授姜爾烈及其團隊,成功完成了血研所首例親緣臍帶血聯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高危組)的案例,為白血病治療中......
造血干細胞(HSC)的衰老伴隨著自我更新能力受損、免疫缺陷和對惡性腫瘤的易感性增加。盡管先前的研究強調了個體代謝物在造血中的關鍵作用,但仍然缺乏不同年齡的不同造血細胞的全面和高分辨率代謝組學圖譜。20......
造血干細胞(HSC)是體內造血系統維持的關鍵,具有一些獨特的生理適應性,如高水平的蛋白質合成率。然而,這種適應性相關的機制及影響仍有待研究。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團隊揭示人造血干細胞對鐵死亡的敏感性。該研究......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兩項研究,不僅揭示了造血干細胞前體如何在動物和人類中產生,而且揭示了它們是如何被人工誘導的。這些成果標志著人類向使用誘導多能干細胞治療疾病這一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WellcomeSangerInstitute)與Wellcome-MRC劍橋干細胞研究所聯合在Nature發表題為“Clonaldynamicsofhaematop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