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7-12-25 16:32 原文鏈接: Nature:華人學者聯手帶來治療耳聾的基因療法

      當32歲的貝多芬感受到聽力衰退時,他在給兄弟的信中絕望地寫下“正如秋葉凋零,我的生命也變得貧瘠”的字句。我們仍不知道貝多芬失聰的原因,但我們可以確認一點——耳聾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人生。

    CRISPR-Cas9系統的工作原理(圖片來源:《自然》)

      今日,哈佛大學醫學院Zheng-Yi Chen教授與哈佛大學David R。 Liu教授等多名華人學者聯手帶來了一項重量級的研究。他們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修復了小鼠內耳的致聾性基因突變。這項研究也于今日在線發表在了頂尖學術刊物《自然》上。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們使用的小鼠突變體也被稱為“貝多芬鼠”。它們體內的TMC1基因發生了一個堿基的突變。區區一個字母的變化,使對聽覺至關重要的TMC1蛋白喪失正常功能,損害到內耳的纖毛,讓這些動物聽不見聲音。

      由于這些失聰動物的耳朵并沒有結構上的嚴重破壞,因此研究人員們就想到,或許我們能使用基因療法矯正突變的TMC1基因,治療耳聾。可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基因編輯的專家認為,藥物遞送是基因療法的一大難題。TMC1蛋白作用于內耳深處,且與正常基因只有一字之差。想讓基因療法精準起效,談何容易?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這項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Xue Gao博士和Yong Tao博士以及他們的同事們開發出了一種創新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研究人員們將Cas9蛋白和gRNA一起包入了油脂液滴,并注射到了“貝多芬鼠”的幼鼠內耳中。一旦這些液滴與細胞接觸,就會發生融合,將基因編輯的分子工具輸送到細胞體內,定點修復突變。

      與常規的病毒遞送方式不同,這款創新療法的好處在于能在停止治療后避免過度的Cas9蛋白產生。“它能顯著降低脫靶效應,”該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Xue Gao博士說道。

      這一療法能順利起效嗎?在治療的8周后,研究人員對“貝多芬鼠”的內耳進行了觀察,并欣喜地發現它們內耳的纖毛數量和形狀與野生型幾乎無法區分。相反,對照組的內耳則觀察不到這些纖毛,一片貧瘠。

      為了確保這些纖毛能起到應有的作用,研究人員們又分析了這些小鼠的腦電波,并清楚地看到它們對聲音有著反應。在安全性上,科學家們也沒有觀察到不希望發生的脫靶效應。

    基因療法顯著延緩了小鼠的聽力衰退(圖片來源:《自然》)

      “我們相信這是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治療遺傳性耳聾的領先研究,” Xue Gao博士說道:“我們期望能開發更先進的基因組編輯工具,并在其他動物上測試安全性與有效性,再將它們應用于人類。”

      《自然》雜志特地對這項研究做了深度點評。該評論的作者指出,在一個多世紀前,人們首次將基因和疾病聯系起來。隨后,人們不斷發現由單基因導致的疾病,至今數量已超過5000種。在CRISPR-Cas9等基因組編輯技術的幫助下,我們離矯正突變,治愈耳聾的目標又近了一步。這曲基因療法鋪就的樂曲,是寫給耳聾患者們的《歡樂頌》。


    相關文章

    僅靠基因編輯正常結實率無融合生殖體系創建成功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克劍團隊與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團隊合作研究,鑒定了一個新的水稻單倍體誘導基因OsPLDα2,并利用該基因成功創建了僅依賴基因編輯的正常結實率雜交水稻......

    學者創制出高油高產大豆新基因型

    近日,廣州大學教授關躍峰團隊同合作者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通過AI引導的蛋白質設計與基因編輯結合,創制了自然界不存在的GmSWEET10b優異基因型,提高糖轉運能力,從而......

    CRISPR家族功能最全面的技術首次治療人類

    一種被稱為先導編輯的前沿基因編輯技術首次用于治療人類,標志著CRISPR家族功能最全面的“成員”首次在醫學領域亮相。接受治療者是一名患有罕見免疫疾病的18歲青少年。研究人員設計了這種治療方法,以糾正導......

    國際研究團隊首次實施定制化基因治療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15日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成功為一名患有罕見遺傳病的嬰兒實施了定制化基因編輯治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當天發表聲明說,這是基因療法首次在人類患者中實現定制化臨床應......

    定制基因編輯療法治愈罕見遺傳病患兒

    美國費城兒童醫院與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團隊利用定制的CRISPR基因編輯療法,成功治愈了一名患有罕見遺傳病的兒童。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并在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年會上進行了報告。......

    全球首例!美國團隊用CRISPR技術治療晚期胃腸道癌獲成功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柳葉刀·腫瘤學》雜志發表論文稱,全球首例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治療晚期胃腸道癌的人體臨床試驗取得階段性成功,證實了該療法的安全性和潛在療效。胃腸道癌......

    我國學者在異種肝移植方面取得進展

    圖 豬-人異種肝移植示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325007、82371793、82070671、82170667)等資助下,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竇科峰教授、王琳教授、董海龍教......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豬肝臟,被移植到人體

    中國研究團隊倫敦時間26日在英國《自然》雜志在線發表論文,報告世界首例將基因編輯豬的肝臟移植到腦死亡人體內的成功案例,移植的肝臟各項生理功能表現良好,這將有助于解決移植器官短缺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竇科......

    基因編輯技術在治療復雜遺傳病領域獲重要進展

    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研究員閆森/教授李曉江團隊首次將CRISPR/CasRx系統應用于亨廷頓舞蹈癥大動物模型的治療,并成功在多種疾病模型中驗證了其有效性。CRISPR/CasRx系統的成功......

    新型多功能基因編輯平臺面世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基因編輯平臺——“最小通用遺傳擾動技術(mvGPT)”。這一平臺集成了基因精確編輯、基因表達激活與抑制等多重功能,為研究DNA功能原理、治療遺傳性......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