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4-02-21 10:13 原文鏈接: Nature醫學:洪萬進教授發唐氏綜合癥新成果

      著名細胞生物學家洪萬進教授,日前發表文章闡明了記憶和學習障礙與SNX27蛋白之間的關系。這項研究不僅能增進人們對大腦記憶功能的理解,還可以解釋唐氏綜合癥患者的認知發育缺陷。在此基礎上,人們可以開發新的治療策略,幫助唐氏綜合癥患者改善記憶和學習能力。

      洪萬進教授現任新加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院院長(IMCB),同時也是廈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和藥學院的教授。

      唐氏綜合癥是一種遺傳疾病,其特征是21號染色體多了一個拷貝。據統計,每八百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被確診為唐氏綜合癥。這種疾病會對患者的認知能力和身體發育造成嚴重損害,目前人們還沒有找到治療唐氏綜合癥的有效方式。

      此前,廈門大學的許華曦教授曾在Nature Medicine上發表文章指出,唐氏綜合癥中多余的21號染色體,會減少大腦中的SNX27合成,并導致突觸功能障礙。突觸是神經細胞相互傳遞化學信號的結構,在記憶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顯示,給大腦重新引入SNX27能夠恢復記憶功能,這說明SNX27是記憶和學習過程的必要蛋白。洪萬進教授當時是這篇文章的共同作者。(原文:A role for sorting nexin 27 in AMPA receptor trafficking)

      不過,科學家們當時還不清楚SNX27蛋白在記憶損傷中的具體作用。現在,洪萬進教授領導IMCB研究團隊通過活細胞成像技術解決了這一問題,他們闡明了SNX27導致突觸功能障礙的機制。研究人員觀察到,AMPA受體能促進神經細胞之間的化學信號傳遞,這一活動發生在大腦細胞的表面。研究顯示,在運送AMPA受體到達腦細胞表面的過程中,SNX27蛋白具有重要的作用。SNX27水平低意味著到達表面的受體少,而這會破壞信號傳遞,損害記憶功能。這項研究于一月二十四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SNX27水平與記憶功能之間的關聯,解釋了唐氏綜合癥患者出現記憶和學習困難的原因。鑒定這一靶標并明確它的作用,是開發相關治療的關鍵一步。人們可以在此基礎上,想辦法給大腦重新引入SNX27蛋白,幫助唐氏綜合癥患者恢復正常的記憶和學習能力。

      洪萬進教授指出:“這些成果將有望轉化為唐氏綜合癥的臨床治療,甚至應用于其他類似的人類疾病。”

      洪萬進教授簡歷:

      洪萬進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2009第二批“千人計劃”,2010年入選福建省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1987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生命科學系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1988-1989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生命科學系(Dr. Darrel Doyle 研究室)做博士后研究;1989起任職于新加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院,現任新加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院院長。2006年起擔任廈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教授,2010年起擔任廈門大學藥學院教授。

      洪萬進教授是國際知名的細胞生物學家,多年來一直從事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成果卓著,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共發表研究論文17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Nature,Science,Cancer Cell,Nature Cell Biol,Nature Strucutre and Mol Biol,Proc Natl Acad Sci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并有1項美國發明ZL。同時擔任Biosciences Reports主編、Molecular Membrane Biology副主編, 以及J. Biol. Chem,Traffic等著名科學雜志的編委。曾獲得新加坡國家最高科學獎(National Science Award)等多項獎勵,并多次應邀在學術會議以及全世界多所大學或研究機構做學術報告。其在病毒學和癌細胞生物學研究領域也有很高的造詣。

    相關文章

    EVIDENT煥新亮相細胞年會,以奧偉登之名加速本土化戰略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細胞生物學研究。從高分辨率成像到細胞行為動態分析,AI技術不僅提升了數據處理的精度與效率,同時隨著AI與生物學、醫學等學科的深度融合,其在細胞研究中的應用正不斷突破邊界,......

    加征關稅暫不涉及藥品多家藥企表示影響輕微

    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引起市場軒然大波,雖然白宮表示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等不適用“對等關稅”,但是市場的擔憂仍在蔓延。4月7日,醫藥領域多家上市公司通過擺事實、列數據,表示受關稅影響十分有限。恒瑞醫......

    最高500萬上海2025年度關鍵技術研發計劃“細胞與基因治療”項目開始申報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關于發布2025年度關鍵技術研發計劃“細胞與基因治療”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5〕5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

    西湖大學連發兩篇Nature破解復雜疾病細胞地圖與線粒體轉運之謎

    描述疾病相關細胞的空間分布對于理解疾病病理學至關重要。近日,西湖大學楊劍團隊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Spatiallyresolvedmappingofcellsassociatedwithhum......

    生命科學領域再添國之重器: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啟動建設

    灣區再添"國之重器"3月25日,總投資逾30億元的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在廣州國際生物島正式破土動工。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該項目將......

    注冊破7000人,看看哪些藥企、Biotech、科研院所、投資機構會來BIONNOVA!

    2025年4月9-10日,第6屆BIONNOVA生物醫藥創新者論壇暨展覽會誠邀新老朋友再次相約上海張江科學會堂,同筑新程!截至目前,7483位來自800多家企業和組織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領導與專家已確認......

    (生物樣本制備與分析檢測裝備智能通信協議技術規范)標準制定工作組成立

    各相關單位:生物樣本制備與分析檢測裝備之間的智能通信,是指在生物樣本的采集、制備、存儲、分析和檢測等關鍵環節中,通過先進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技術,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交換、協同作業和智能決策。隨著生物科技......

    江蘇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第二批)項目開始申報

    關于申報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第二批)項目的通知蘇工信新材〔2025〕65號各設區市工信局、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各檢查分局:為加快我國生物醫用材料研制生產及應用進程,推進生物醫用材料上下游協同......

    一種蛋白能調節細胞年輕與衰老態

    日本大阪大學團隊發現,接頭蛋白復合物2α1亞基(AP2A1)能讓細胞在年輕和衰老這兩種狀態之間切換,這意味著在逆轉細胞衰老研究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相關論文發表于近期《細胞信號》雜志。隨著年齡增長,衰老......

    新型腦細胞會告訴我們何時停止進食

    當小鼠攝入足夠食物時,小鼠大腦中的神經元會告訴它們停止進食——人類可能也有同樣的細胞,所以我們有朝一日可能會操縱這些細胞來幫助治療肥胖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細胞》。“我們試圖解答的主要問題是大腦如何......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