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的過程往往與機體神經系統癥狀的發生直接相關,比如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喪失和諸如抑郁癥等情緒障礙等,此前研究結果表明,血液中存在的名為GDF11的生長因子或許對于衰老小鼠的嗅覺感知和其大腦中新細胞的產生具有一定的益處,然而,目前研究人員并不清楚GDF11在大腦中的作用機制。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 Aging上題為“Systemic GDF11 attenuates depression-like phenotype in aged mice via stimulation of neuronal autophagy”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巴黎西岱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長期給予老年小鼠GDF11蛋白或能改善其機體的記憶并能明顯減少其與抑郁癥相關的行為障礙,從而就能使得小鼠恢復到與年輕小鼠機體類似的行為。
血液中的特殊蛋白或與人類抑郁癥的發生直接相關。
圖片來源:Nature Aging (2023). DOI:10.1038/s43587-022-00352-3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不同的老年小鼠模型或出現抑郁癥樣行為障礙的小鼠模型進行研究,同時還對體外的神經培養物進行了研究分析,從而就能幫助他們識別出GDF11作用的分子機制,結果發現,給予GDF11或能激活大腦中被稱之為“自噬”(autophagy)的細胞內清潔的自然過程,并能消除衰老的細胞;GDF11蛋白還能間接增加大腦海馬體中的細胞周轉率并恢復大腦中的神經元活性。
為了更好地理解人類的抑郁癥行為和GDF11蛋白之間的關聯,研究人員對患有嚴重抑郁癥的國際隊列中的年輕患者機體血清中的特殊蛋白進行了量化分析,他們觀察到,GDF11的水平在這些患者機體中會變得明顯較低;此外,通過測定這種蛋白在不同階段的水平變化,他們還觀察到了該蛋白的水平波動或許取決于個體機體的抑郁癥狀態。
研究者Lida Katsimpardi說道,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臨床證據,其或能將血液中較低水平的GDF11與抑郁癥患者的情緒障礙相關聯;未來該分子或有望作為一種特殊的生物標志物來幫助診斷患者的抑郁癥發作,同時也能作為一種特殊的治療性分子來幫助開發治療人類認知和情感障礙的新型療法。綜上,本文研究結果揭示了與大腦中GDF11作用相關的機制途徑,同時還闡明了GDF11作為抗抑郁癥候選藥物和生物標志物的關鍵未知作用。(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Moigneu, C., Abdellaoui, S., Ramos-Brossier, M. et al. Systemic GDF11 attenuates depression-like phenotype in aged mice via stimulation of neuronal autophagy. Nat Aging 3, 213–228 (2023). doi:10.1038/s43587-022-00352-3
澳大利亞沃爾特和伊麗莎霍爾醫學研究所團隊在對抗帕金森病的斗爭中取得重大突破:他們成功解開了一個長達數十年的謎團,確定了人類PINK1蛋白與線粒體結合的具體結構,為開發治療帕金森病的新藥開辟了新道路。這......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鄒奕團隊在廣東省重點研發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研究發現轉甲狀腺激素蛋白或成術后認知功能障礙診斷新標志物,有望助力早期干預。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分子精神病......
近日,馮四洲血液造血干細胞移植工作室揭牌儀式暨第一次學術會議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舉行。揭牌儀式現場。山西醫科大二院供圖馮四洲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臨床首席專家、移植與感染領域知名專家,長期專注于......
過去幾年里,單細胞蛋白質組學技術取得了長足發展,單細胞蛋白質組學逐漸走向成熟,后續有望廣泛應用于腫瘤異質性分析、免疫學研究、發育生物學、神經科學以及精準醫學等領域。然而,從技術發展成熟到實際場景應用分......
科研人員開發出一款人工智能(AI)工具,能夠通過分析血液樣本中免疫細胞的基因序列,一次性診斷多種病毒感染及確定健康狀況。在2月20日發表于《科學》的一項涉及近600人的研究中,該工具成功識別出受試者的......
記者20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未來產業研究中心、生命科學學院、西湖實驗室盧培龍課題組首次實現跨膜熒光激活蛋白的從頭設計,這也是首個通過人工設計得到的、能夠精確結合特定小分子的跨膜蛋白。相關研究成果當天......
為了更好地了解疾病的進展和治療方法,科學家近日啟動了全球最大規模的人類血液中蛋白質研究。據《科學》報道,該項目是英國健康研究機構——英國生物銀行和十幾家制藥公司正在進行的合作的一部分,旨在測量50萬人......
水稻是重要的主食來源。真菌Magnaporthe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的嚴重病害。有研究發現,抗病受體NLR類蛋白在植物免疫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并在分子抗病育種中得到廣泛使用。而NLRs介導的......
英國諾丁漢大學藥學院和化學工程學院合作,創造了一種基于血液的新型“生物協同”材料。團隊利用一種在組織自然愈合過程中引導關鍵進程的肽分子,開發出一種促進組織再生的生物材料。該材料已成功修復了骨骼,為進一......
新加坡國立大學Morinaka,BrandonI.團隊報道了具有獨特的結構褶皺,并催化環烷形成和β-羥基化的融合自由基SAM和αKG-HExxH結構域蛋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2024年9月18日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