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HLA-DP抗原的檢測
HLA-DP抗原的檢測可采用預處理淋巴細胞分型試驗(primed lymphocyte typing test,PLT)基本步驟是首先取有一個單倍體相同的兩個個體的淋巴細胞進行混合培養,這在雙親與子女間很容易找到,如親代a/b,子代a/c。先將a/c經X線照射作為刺激細胞,則反應細胞a/b只對c單倍體抗原起反應。經9-14天混合培養,反應細胞分裂增殖逐漸停止,最后培養中留下已致敏的記憶細胞,稱為預處理細胞或PLT分型細胞,液氮保存。當被檢者淋巴細胞含c單倍體抗原,則預處理細胞表現一種迅速的回憶反應,在24-30小時內迅速發生增殖。因此本法屬于陽性分型法。
(五)HLA的DNA分型及評述
1991年11月召開的11屆IHW上提出了HLA的DNA分型方法,使得HLA多態性的檢測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這些方法眾多,現列舉如下。
(1)PCR-ASO(或PCR-SSO):即PCR技術與等位基因特異順序的寡核苷酸(allelic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ASO)或順序待異性的寡核苷酸(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SSO)探針相結合的方法。用PCR技術擴增從需定型細胞中抽提出的高度多態性基因片段的DNA,再與特異的序列明確的寡核苷酸(SSO)探針雜交,可區分特定編碼區DNA順序的細微差別。
(2)PCR-RFLP:即PCR技術與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morphism,RFLP)分析技術相結合。HLA抗原多態性是由其編碼基因的堿基順序不同的結果。不同個體HLa DNA堿基順序的差別造成了限制性內切酶切位點的不同,從而導致DNA電泳后限制性片段長度上的多態性。主要步聚是經印跡法轉移到硝酸纖維膜上,然后用已知的cDNA探針進行雜交,經放射自顯影可查知相應基因的何種長度的DNA酶切片段上。但此技術所用的內切酶量大,方法復雜,耗費昂貴,已更先進、精確的以PCR為基礎的其它DNA分型所取代。
(3)PCR-SSCP:即PCR與單鏈構象多態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其原理是單鏈DNA可形成穩定的構象,在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中其遷移率不僅與鏈的大小有關,而且受鏈的核苷酸順序的影響。由于使用相同引物擴增產物長度-致因而單鏈DNA在電泳中的遷移格局反映了單鏈核苷酸組成的不同,可十分敏感地檢測等位基因間DNA順序的微小差別,目前此技術已應用于DP等位點的分型。
盡管采用DNA水平的HLA分型工作有了很大進展,但血清學分型,特別對I類基因產物仍是分型基礎。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DNA分型是無法取代它的。但應該強調,在第11次IHW及隨后召開的WHO-HLA命名委員均已早明,今后凡屬新HLA特異性必須有相應的DNA序列為基礎,否則不再予以命名。
應該看到,HTC與PLT在對HLA-D和HLA-DP特異性檢測上有過肯定的貢獻,但由于方法較為復雜,耗時費力,且影響因素多,精確程度有限,已逐漸被眾多DNA水平定型方法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