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2-12-13 15:51 原文鏈接: FIND論壇之暗物質沙龍:科學藝術融合新嘗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74.shtm

    12月11日,FIND論壇-暗物質沙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粒子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星系宇宙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藝術教學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協作承辦。

    “FIND論壇”是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粒子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聯合打造的品牌化科普欄目,旨在將最前沿的基礎科學成果與探索發現做專業的科學傳播。“FIND論壇”分為學術論壇與科普沙龍兩個系列。

    本次暗物質沙龍舉辦地點在中國科大藝術教學中心的音樂教室,來自中國科大的5位青年學者圍繞暗物質研究最前沿的科學議題,嘗試著在音樂教室藝術氛圍彌漫中將最抽象的未知世界探究用感性的方式進行提煉與傳播,與公眾共同探討暗物質探測的意義以及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沙龍是科學、技術、藝術、理念進行有機融合的新嘗試,同時也是中國科大前沿青年科學家跟藝術人文、科學傳播專業團隊跨領域營造科技人文的初始磨合。

    開場環節,聯合主辦方邀請了鋼琴演奏家現場彈奏“在那遙遠的地方”。在音樂響起的一剎那,現場的聽眾心領神會:暗物質彌漫于宇宙無處不在,然而我們現在卻看不見摸不著,在研究者的內心,暗物質是如此熟悉地存在……現場氣氛瞬間活躍跳蕩了起來。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大粒子科學與技術中心主任趙政國教授首先為論壇致辭。趙政國院士認為在科普沙龍活動中,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的融合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希望老師與同學們能以沙龍為契機,在自由、開放的氛圍下進行對話,碰撞出全新的想法。

    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湯書昆教授在致辭中指出,FIND論壇瞄準科學探索的最前沿,如何實現前沿科學家團隊與科技傳播專業團隊的深度攜手,將FIND論壇進行品牌化運作,構架起高端科普資源的聚集平臺非常值得努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吳雨生代表組委會向大家介紹了FIND論壇創辦的緣起與發展規劃,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進行有機的融合,讓FIND論壇有了鮮明的特色,FIND論壇活動的開展得到了眾多專家的認可與支持,后續會有更多的高質量內容不間斷的推出。

    5位一線青年科學家結合自己的研究工作,依次向公眾展開暗物質探測科普短講座。

    羅文濤特任研究員首先以《通過引力透鏡窺探暗物質性質》為題,介紹了引力透鏡在探測暗物質分布方面的工作。

    魏逸豐特任副研究員以我國的第一顆天文觀測衛星"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DAMPE)為例,介紹了暗物質粒子間接探測的實驗方法和國際最前沿進展。

    徐來林教授通過《基于對撞機實驗的暗物質探測》,系統闡述了基于對撞機實驗的暗物質探測方法、現狀及對未來的展望。

    林箐教授以《深地暗物質直接探測實驗簡介》為題,科普了如何深入千米以下宇宙射線被大多屏蔽的地底,通過建立大型探測器捕捉暗物質“幽靈”。

    江敏副研究員通過題為《利用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尋找暗物質》的報告,介紹了如何利用量子精密測量技術探測暗物質,以及國際最前沿的實驗進展。

    本次沙龍特邀中國科大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蔡文靜擔任主持。

    圓桌討論階段,在自由、開放的氛圍中,五位報告人與現場和線上觀眾就暗物質探測、暗物質粒子共同屬性等問題展開了富有啟發性的討論。

    互動環節,趙政國院士回答了本科一年級同學的提問,勉勵同學們勇于提出問題,大膽進行學術探討。沙龍活動最后,趙政國希望沙龍能夠進一步拓展高價值的自然科學發現話題,豐富與人文藝術的融合形式,把FIND論壇活動高質量持續性地開展下去。

    本次沙龍通過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抖音號、科技袁人抖音賬號以及蔻享學術進行網絡直播,直播觀看超過兩萬人次,新華社等主流媒體進行了預告和報道,當日閱讀量即超過五十萬。

    相關文章

    聚焦衰老|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暨衰老生物學研討會成功舉辦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舉辦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暨衰老生物學研討會。論壇以“衰老生物學”為主題,聚焦衰老領域國際前沿,探討學科熱點,促進國內外科技人才創新交流與合作。開幕式上,營養與健康......

    山西科普基地增至269個

    記者7月3日從山西省科技廳獲悉,山西省近日認定了2023年度32個科普基地,進一步加強山西科普設施和科普能力建設。“山西科普基地增至269個,這些科普基地覆蓋面廣、特色鮮明,促進全省科普基礎設施均衡發......

    首屆浩然科技金融論壇在上海交大舉辦

    6月29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銀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中銀科技金融學院承辦的2024“向新而生·質引未來”首屆浩然科技金融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辦。圖片由主辦方提供中國科學院......

    葛均波院士在上海楊浦成立科普工作站

    做科普,院士是認真的。近日,“葛均波院士科普基地”上海市楊浦區工作站成立。6月30日“葛均波院士科普基地”楊浦工作站揭牌。本文圖片均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供圖7月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

    直播預告|“科學與中國千名院士千場科普”報告會

    直播時間:2024年6月23日(周日)上午9:00-11:0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5047712134594......

    甘肅省科技情報學會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

    為激發青少年探索科學的熱情,培養中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6月13日,甘肅省科技情報學會組織開展了科普進校園活動,活動在蘭州志成中學舉行,近200名師生參與。盧明作題為“中學生......

    科普短視頻點亮求知之光

    隔空能否震碎玻璃杯?徒手接閃電是否可行?CT可以用來掃描古生物化石嗎?在“抖音科學夜”,這些看似天馬行空的問題都能找到科學的回應。6月1日,抖音與北京衛視共同推出“抖音科學夜”主題晚會。中國科學院院士......

    首屆湖湘藥理學前沿高峰論壇在長沙召開

    5月24日,湖南中醫藥大學建校9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首屆湖湘藥理學前沿高峰論壇暨202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湖南活動在湖南中醫藥大學召開。論壇現場。王昊昊攝來自杭州醫學院、中山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福建......

    聚焦優生優育檢驗醫學臨床質譜技術引領未來發展新趨勢

    2024年4月18日-20日,中國優生優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五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成功在北京成功舉辦。大會設立中國優生優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精彩的學術主旨演講、學術論壇及衛......

    中優協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五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成功舉辦

    2024年4月18日-20日,中國優生優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五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成功在北京成功舉辦。大會由中國優生優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和分析測試百科......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