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聯邦大學梅西癌癥中心的科學家或發現一種新的抗癌療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在腫瘤休眠的特定狀態下靶向和破壞細胞的新療法。
癌細胞通常會發生遷移,并隱藏在身體其他部位,保持不活動狀態。這些細胞可以隨時重新激活,并造成復發和轉移性疾病的嚴重風險。一旦疾病蔓延,治愈癌癥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至今為止,人們對腫瘤休眠的了解仍然不夠。鑒定和殺死無活性的腫瘤細胞仍然是癌癥治療領域的一個大問題。
細胞衰老長期以來被理解為DNA損傷反應,其中正常細胞停止分裂;然而,它在癌細胞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由Gewirtz領導并最近在生化藥理學上發表的研究表明,通過化療引起的衰老狀態的乳腺癌和肺癌細胞能夠最終在培養和小鼠中快速恢復和再次繁殖。這一發現對關于衰老癌細胞的普遍觀念提出了挑戰。
基于這些發現,Gewirtz在Cancer Research中發表了一篇文章,建議進一步研究衰老細胞具有重要意義,旨在更好地了解腫瘤細胞如何逃避現有的癌癥治療并隱藏在休眠狀態,并為新型癌癥治療方法的發展提供信息。 。
“如果衰老是腫瘤休眠的一種形式,那么逃避衰老和存活的腫瘤細胞在某些情況下將成為復發性疾病的來源。它們的消除將為癌癥患者提供生存優勢,”Gewirtz補充道。
資訊出處:Potential breakthrough in understanding tumor dormancy
原始出處:Tareq Saleh, Liliya Tyutyunyk-Massey, David A. Gewirtz. Tumor Cell Escape from Therapy-Induced Senescence as a Model of Disease Recurrence after Dormancy. Cancer Research, 2019; 79 (6): 1044 DOI: 10.1158/0008-5472.CAN-18-3437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教授何悅團隊揭示了胎盤特異性蛋白1(Plac1)在頭頸鱗癌中的直接促癌作用與塑造免疫抑制微環境的間接促癌機理,發現了頭頸鱗癌的關鍵亞群(Plac1+......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綜合癌癥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確定了CD95受體上一個可導致細胞死亡的關鍵表位。這種觸發細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會為改進癌癥治療打開大門。這一發現發表在近期《自然》雜志旗下的《細胞......
盡管免疫檢查點抑制(ICI,immunecheckpointinhibition)在治療癌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通常會對療法產生一定的耐受性,而且其潛在的機制并不清楚,MHC-1的......
液體活檢為目前腫瘤早篩和治療的關鍵技術,但傳統的液體活檢CTC(循環腫瘤細胞)技術捕獲效率低較低。為此,同濟大學醫學院陳炳地博士團隊歷時十余年,開發出基于糖代謝差異的全新靶點,設計仿生多功能納米探針,......
美國一家頂級癌癥治療和研究機構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2日發布公告稱,該機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在臨床前研究中顯示能殺死所有實體惡性腫瘤的靶向化療藥物。研究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細胞·化學生物學》期刊上,但有聲音......
紫杉醇類藥物是一種廣泛應用于抗癌治療的藥物,其副作用主要有周圍神經病變等。了解紫杉醇類藥物的體內作用方式有助于設計更好的治療方案。荷蘭癌癥研究所研究團隊揭示紫杉醇類藥物在體內的抗腫瘤機制。該研究成果于......
在適應性輻射過程中,哺乳動物的壽命演化出較高的多樣性,包括從最長壽命只有3年的鼩鼱到壽命長達200余年的弓頭鯨。其中,一些特殊的哺乳動物類群如裸鼴鼠、弓頭鯨、大象和蝙蝠等,展現出長壽命、抗腫瘤的特點,......
為什么有些人抽煙喝酒、熬夜打游戲,不管怎么作也不得腫瘤,而有些人生活規律、飲食均衡,還是得了腫瘤,早早離世。是天生的命不好,還是運氣太差?2月3日,《科學-轉化醫學》刊發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我們發明了細胞大小的‘無人工廠’,光一照就‘開工’,能讓腫瘤切除手術后的復發可能性大大降低。”10月31日,華東師范大學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葉海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無人工廠”由合成生物學......
作為智能探針,活性動態可控的分子開關是探索和干預生命過程的有利工具。光作為一種非侵入性的控制參數,具有高度正交性和時空精度,在調控分子功能中具有獨特優勢。常用光開關分子(如偶氮苯和二芳基乙烯等)存在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