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1-08-09 17:45 原文鏈接: CK高≠急性心肌梗死

      男性,59歲。

        某大公司老總,工作勞累,緊張,脾氣急。

        5年前某心臟病專科醫院已診冠心病(未做冠造)。一家均“口重”。連續3年健康檢查均有CK高(300左右),此次單位查體發現CK仍高,查體醫生懷疑心肌梗死,囑立即到心內科檢查。病人有些緊張,第二天就來要求住院診治

        查體:

        一般情況好,體重80公斤,血壓150/100,心律80/分,律齊,無雜音。帶來的幾次心電圖示不完全性左前半束支阻滯,帶來的幾次化驗單中CK256 369單位,同工酶均正常。復查心電圖所見與以往相同。

        首先解釋:根據

        1,從無心梗癥狀。

        2,歷次心電圖均無心梗圖形。

        3,CK高均不超過正常高限1倍。

        4,酶高歷時久,無動態改變。

        5,CKMB均正常。

        6,當時曾做過平板運動試驗陰性。

        7,此次心電圖也不支持心梗診斷。

        然后告之:很多心外原因可致CK高。詳細講解了包括肌病、劇烈運動、肌肉注射、肌肉挫傷等引起CK增高的道理。

        說到這里,病人恍然大悟地插話:“啊!原來是這樣。”

        病人接著說,他有腰間盤突出,多年來每天按摩,按摩師操作手法特別重。

        在一些醫生心理存在著一種誤區,即把某些化驗結果與某種疾病之間簡單地劃等號。例如,GPT、GOT增高是肝炎,AFP增高是肝癌,不增高就不是;DNA抗體高是狼瘡,不增高就不是;CK增高就是心肌梗死,等等。

        而對許多化驗結果的敏感性、特異性都并非100%不太重視。

        例如:

        胎甲蛋白↑≠肝癌

        CK↑≠急性心肌梗死

        抗DNA抗體↑≠紅斑狼瘡

        癌胚抗原↑≠腸癌

        CA-199↑≠胰腺癌

        PSA↑≠前列腺癌

        ……

        應該承認化驗結果的意義,但又要看到它主要具備參考價值。醫生應該以患者臨床情況為依據,結合實驗室報告,進行分析思考

        影象科室檢查所見也只是“影象”, 而非病變本身。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