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根據國家食藥監管總局、衛生計生委此前通知,在相關準入標準、管理規范出臺以前,任何醫療機構不得開展基因測序臨床應用;已經開展的,要立即停止。這項傳說中“一滴血預測百病”的技術,還未推廣已經夭折。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就此表示,包括唐氏綜合癥、先天性耳聾等疾病篩查在內的產前基因測序項目目前都沒有經過批準。
基因測序,尤其是產前基因檢測已經在我國應用已久。作為最廣為人知的產前基因檢測項目,唐氏篩查只需要孕婦5毫升血,通過化驗血液中甲型胎兒蛋白(AFP)、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濃度,就可以算出胎兒出現唐氏癥的危險性。此外,出生缺陷、腫瘤、傳染病等也可以通過基因檢測出來。在這項技術被監管部門叫停后,世衛組織遺傳病社區控制合作中心主任黃尚志表示了強烈憂慮,他認為,像唐氏篩查這樣的單基因檢測和“一滴血知百病”的全基因檢測應當區別對待。
黃尚志:一類叫一代測序,一類叫二代測序,二代可以做很多很多基因的同時檢測,而一代要針對性地一個片段、一個片段地檢測。現在這個通知它說含糊了,沒有說清楚基因檢測叫停的是哪一項技術,一代在我們的臨床應用上做產前診斷已經用了十多年、二十年了。
對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注冊司副司長高國彪首次公開回應稱,“一代”、“二代”并非基因測序技術的官方叫法,這項技術被叫停是因為其注冊沒有到位。
高國彪:我們沒有提過“二代”的說法,管理上沒有提過。我們現在很多產品沒有經過注冊,但已經在臨床已經使用,作為一個商品被叫停了。產前篩查,包括唐氏綜合癥和先天耳聾都沒有經過批準。
高國彪也承認,當前基因測序技術的應用已經不僅限于臨床篩查,相關監管因此更趨復雜。
高國彪:產品本身,如果臨床和評價結果確認適應的話,審批是沒有問題的,基因測序整個領域涉及到東西比較多,不僅僅是某個病癥的臨床篩查的問題,比如我預測你這個人未來會怎樣這個問題就比較大。
科學家對英國、歐洲和美國的數百人進行DNA檢測,發現了與神經發育障礙(NDD)相關的基因突變。圖片來源:英國《衛報》網站 包括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牛津大學科學家在內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基因......
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李偉研究員與周琪研究員團隊開發的逆轉座子基因工程新技術,首次實現以RNA為媒介的基因精準寫入,有望為遺傳病、腫瘤等疾病帶來更高效、更安全、更低成本的全新治療方式,為新一......
基因組DNA是生命的藍圖,對基因組DNA實現任意尺度的精準操作代表對生命藍圖進行修改繪制的底層能力,是基因工程技術發展的核心。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為代表的技術進步實現了基因組單堿基和短序列尺度的......
記者9日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李偉研究員與周琪研究員團隊開發的逆轉座子基因工程新技術,首次實現以RNA為媒介的基因精準寫入,有望為遺傳病、腫瘤等疾病帶來更高效、更安全、更低成本的全新治療方式......
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并審議通過了備受矚目的《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這一舉措對于推動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尤其是細胞與基因療法行業,有望因此迎來全......
7月3日,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中信湘雅-華大DCSlab”科研實驗平臺,推動基因組學、基因檢測、輔助生殖技術及精準醫療等領域的科學研究。簽......
記者6月22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國內外多家單位,研究發現第一個工業大麻產量基因,標志著大麻分子育種領域的重大突破。據介紹,該研究為提高工業大麻花葉及籽粒產量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培......
2024年第四屆基因與細胞治療青藜風云論壇(CGCT2024),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醫工轉化與健康產業融合專業委員會、博騰生物、佰傲谷BioValley聯合主辦,將于2024年7月5-6日在上海召開。......
一種功能類似于谷歌搜索的計算工具已經證明了它的前景——可以廉價且容易地搜索生物序列數據。開發該工具的瑞士團隊表示,在一項原理驗證研究中,他們利用該工具成功索引了10%世界已知DNA、RNA和蛋白質序列......
記者18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獲悉,6月17日23時,《自然》刊登了該所(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深圳分中心)研究員程時鋒團隊聯合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等國內外多家優勢單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