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余年來陸續完成的一系列里程碑式的降膽固醇試驗研究,有力論證了降膽固醇治療在心血管疾病一、二級預防中的重要意義。降低LDL-C并達到目標值已成為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核心策略,他汀類藥物已經被視為血脂異常藥物治療的基石。而近期發布的SHARP研究,則再次驗證了依折麥布作為目前已經上市的唯一一種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在與他汀聯合治療中能夠大大提高膽固醇達標率,并保持良好的安全性。”這是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胡大一教授在《選擇性膽固醇吸收抑制劑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1版)》(以下簡稱《共識》)發布會上給出的臨床建議。 胡大一教授指出,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已是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而冠心病與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危害人類的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我國醫療衛生、醫療保障和疾病預防事業面臨嚴......閱讀全文
目前全球心血管病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高趨勢,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斷增加。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全球將有兩千三百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血脂異常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血脂異常臨床分為4類:1)高膽固醇血
2015年,生物制藥巨頭安進公司(Amgen)研發的PCSK9抑制劑類膽固醇藥物evolocumab(Repatha)先后獲得歐盟、FDA批準上市。該藥物作用于PCSK9蛋白能夠降低膽固醇,適用于家族性高血脂患者,為對他汀類治療無效的患者提供了新選擇。但是因其適用患者受限、價格偏高,所以其市場銷
2018 歐洲高血壓學會(ESH)年會召開,會上發布了由ESH和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共同制定的ESC-ESH 2018高血壓指南。 與引起廣泛熱議的美國高血壓指南不同,此次歐洲新指南依舊沿用了140/90 mmHg的診斷界值,雖然診斷界值未變,但對于高血壓的治療更為積極。 會上,眾多高血
近年來,高血壓在中青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漸上升,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然而,目前世界范圍內對中青年人群高血壓的評價和治療仍未達成共識。今年10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CSC)第10屆委員會高血壓專家組制定的《中國中青年高血壓管理共識》在Int J Clin Pract正式發布。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