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董光輝團隊2篇論文揭示大氣污染危害健康機制
2019年3月份和5月份,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董光輝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JAMA(Network Open)雜志上連續刊文分別發表了題為“Association of Breast feeding and Exposure to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ollution With Lung Function in Children ”和“Association of Long-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Air Pollutants With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的研究論文;該兩篇論文均基于大規模人群研究系統的闡述大氣污染長期暴露對心肺疾病的影響;分別從兒童肺功能角度揭示母乳喂養是降低大氣污染健康危害的重要修正因子之一;從成年人眾多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中發現血脂異常是反映大氣污染健康效應的敏感靶標之一......閱讀全文
JAMA子刊:董光輝團隊2篇論文揭示大氣污染危害健康機制
2019年3月份和5月份,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董光輝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JAMA(Network Open)雜志上連續刊文分別發表了題為“Association of Breast feeding and Exposure to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ollution
高光輝團隊:在乳液粒子增韌水凝膠方面取得進展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體表感官器官,具有保護、排泄、調節體溫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模仿人類皮膚感知功能(如溫度,濕度,壓力等)的仿生電子設備陸續出現,并已在人機界面,軟體機器人,可穿戴傳感器等領域實現應用。近年來,離子導電水凝膠,由于其柔軟,可拉伸,在結構和機械特性方面類似于生物組
大氣污染與兒童多動癥風險存在關聯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董光輝團隊聯合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于云江團隊等,揭示了大氣污染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癥(ADHD)患病風險的粒徑效應,有望為大氣顆粒物控制管理政策和兒童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精神衛生》。 該研究基于一項環境因素暴露-兒童健康
劉如謙/董民團隊有望開創全新治療模式
“美容毒素”結合諾獎技術: 提到肉毒桿菌毒素(BOTOX),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用來去除皺紋和瘦臉的醫學美容療法。不過這款神經毒素除了在美容方面的作用以外,在治療慢性偏頭痛和肌肉痙攣等疾病癥狀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BOTOX問市30多年來,已經斬獲了FDA批準的十多項適應癥。 近日,頂尖科學期
董家鴻院士團隊獲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金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888.shtm
Nature子刊:董一洲團隊開發仿生納米顆粒遞送mRNA
針對T細胞共刺激受體的抗體目前已被開發用來激活T細胞免疫,并在癌癥免疫治療中應用。然而,腫瘤浸潤性免疫細胞往往缺乏共刺激分子的表達,這可能阻礙抗體介導的免疫治療。 癌癥免疫治療包括多種刺激抗腫瘤免疫反應的方法,包括癌癥疫苗,基于細胞的治療,免疫檢查點阻斷,單克隆抗體,基于mRNA的免疫治療和納
質譜界重磅:繼Nature子刊后董夢秋團隊又發Nature
交聯質譜技術(英文全稱Chemical cross-linking of proteins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簡稱CXMS或XL-MS);CXMS利用化學交聯劑將蛋白質或蛋白質復合體中空間距離足夠接近的兩個氨基酸通過共價鍵連接起來,酶切成肽段后用質譜
銳光攜手博暉-共創光輝未來
近日北京銳光儀器有限公司與北京博暉創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無形資產轉讓協議。為更好發展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子熒光分析儀器,銳光公司將28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和原子熒光光度計生產工藝技術轉讓給北京博暉創新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同時,銳光將為博暉公司原子熒光光度計生產、研發、售后提供持續的技術
董老師是我的楷模:董玉琛院士資料采集心得
一個人的一生無非是做事與做人。董玉琛老師在這兩方面都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我和陳勤有幸成為董老師研究生的開門弟子。從1979年一直到2011年董老師去世,我先是師從于董老師學習,后又在董老師領導下工作。三十二年來董老師在做事與做人方面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董老師是一個做事非常認真的人。對于
武漢協和董念國團隊完成首個微創體外人工心臟置入手術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心外科董念國教授團隊運用自主研發的短中期體外全磁懸浮心室輔助裝置MoyoAssist ,成功救治三例危重的終末期心衰患者。其中兩例病患,董念國團隊首創通過頸靜脈及腋動脈微創介入方式連接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完成循環支持,最大程度減少患者創傷——手術采用微創技術實現
董文銳、楊學明團隊直接測量synCH3CHOO的單分子反應速率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董文銳和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團隊直接測量大氣中順式2C克里奇中間體(Criegee Intermediate)syn-CH3CHOO 的單分子反應速率,揭示了OH自由基為大氣中syn-CH3CHOO反應的主要產物。 OH自由基可以氧化大氣中絕大部分的污染物,
董夢秋:破譯衰老密碼
辦公桌上、窗臺上,擺滿了綠植,還有一個精致的小魚缸,四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室干凈溫馨。在見識前幾位PI簡陋的辦公室后,這里的風景讓人眼前一亮。“哈哈,肯定是黃牛說的,他老說我這是閨房。”董夢秋的一串爽朗笑聲瞬間讓我輕松許多。 受“女生不太擅長理科”這種根深蒂固觀點的影響,我向來對很牛的女科研人
杭州質譜大會系列專訪——王光輝研究員
——王光輝:見證中國質譜40年 呼喚高智商人才加入質譜事業 導讀:2020-2023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將于2023年6月9-13日在杭州舉辦,本次大會是中國質譜界的一次盛會,旨在促進學界團結進步、和諧發展、共贏未來,提高學術交流水平,推動質譜技術在各大科技領域的廣泛應用。大會由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
科技體制改革:30年的光輝與困局
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科技體制改革的序幕正式開啟。30年后的今天,改革在向前推進,也面臨著難愈的痼疾。 從1985年至今,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步伐已邁過了30個年頭。 30年前,《中共中央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科技體制改革正式開啟;30
可抑制癌細胞遷移!-復旦大學欽倫秀/董瓊珠團隊發現癌癥聯合治療新策略
3月8日,復旦大學欽倫秀/董瓊珠研究團隊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上發表了題為“Alpha5 nicotin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subunit promotes intrahepatic cholan
大飛機之路-專訪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
12月9日上午,中國商飛公司向中國東方航空交付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機,C919首架機交付是繼C919獲頒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后,我國大飛機事業征程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意味著歷經幾代人的努力,我國民航運輸市場將首次擁有中國自主研發的噴氣式干線飛機。“打破市場壟斷格局” 據悉,首架交付的C919還
弗爾德萊馳董亮BCEIA
第十五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簡稱BCEIA)于10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展覽館如約舉行。本屆展會展出了當今世界各著名分析儀器廠商近年 來研制、生產的新型分析儀器、生命科學儀器、環保分析儀器、實驗室設備、食品分析儀器、化學試劑等,近四百余家展商應邀參加此次展會。弗戈工業媒體從專業 視
董家鴻:生命不是“數學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881.shtm
打臉美國-“百人”姜哲團隊獲得模擬大氣污染排放新方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姜哲教授在應用衛星觀測數據和模式模擬研究大氣污染物排放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以姜哲教授為首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美國氮氧化物排放下降速度自2011年以來大幅減緩,這與美國國家環保局的氮氧化物排放持續快速下降的結論相矛盾。這一研究工作還證明了美國的空氣質量變化主要由美國
發出空靈藍色光輝的藥用植物,它到底是誰?
在紫外線(UV)下發出光亮的植物不再只是科幻電視劇和電影中的幻想。一種被稱為Toddalia asiatica的蕓香科的一種藥用植物的根部已經被發現可以發出空靈的藍色光芒。ACS中央科學雜志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發現了兩個香豆素分子,它們可能是這種熒光的來源。這些天然香豆素具有獨特的熒光特性,其中一種物
【光輝歷程】徠卡比對顯微鏡127年發展史
? 探討顯微鏡技術125 年的發展史 —— 從投影描繪器到自動比對橋 Rolf Beck 徠卡顯微系統 2014 年 8 月 12 日 對兩個物體進行準確、科學地光學比對,其前提是:必須能夠同時看到這兩個物體。對于只能借助光學放大系統才能看到的微小物體
董文杰:應對氣候變化科學“喚醒”良知
中美是地球上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兩個國家,兩國排放量占每年全球排放量的45%。北京APEC會議期間,中美兩國共同發布應對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將達到峰值;美國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將減少到2005年的26%~28%。此次聯合聲明的出臺,昭示了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董欣年院士Cell發布重要免疫成果
來自杜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核孔透化是效應子觸發的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中一個會聚信號傳導事件。這一重要的研究發現發布在8月25日的《細胞》(Cell)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杜克大學知名華人女科學家董欣年(Xinn
董雙林:黃海邊上“牧洋”人
?實驗室工作中的董雙林(右二) 在黃海之濱、紅瓦綠樹的青島,有一位“牧洋”人。從內陸水庫到遠洋深海,他在水產養殖模式研究上的腳步從未停息。 他就是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董雙林。在古老靜謐的魚山校區,記者見到了已經步入花甲之年的董雙林。 依然耕耘在一線的他對我國的水產養殖業的
-NIBS董夢秋研究組-解析衰老機制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董夢秋研究組致力于衰老過程及其調控機制等方面的研究(專訪董夢秋:學科交融,思想交融的結晶),近期其研究組與其他研究組合作接連發表文章,分別解析了秀麗線蟲衰老有關的兩個蛋白:PUD-1 和 PUD-2的生物學功能,以及鈣離子/鈣調素依賴性蛋白激酶II(CAMKII)和蛋白磷酸
-Nature:董欣中博士揭示過敏的根源
?Nature:董欣中博士揭示過敏的根源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阿爾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確定了,一種蛋白質是人們對一系列藥物和其他物質產生痛苦的、危險性的過敏反應的根源。他們說,如果能夠找到一種新藥來靶向這一問題蛋白,有可能幫助從前列腺癌、糖尿病到艾滋病等各種疾病的患者
董合忠:輕簡植棉-樂在其中
董合忠在棉花田。 在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有一位終日與棉花為伍的科學家,從黃河流域到西北內陸,從魯西南到魯(西)北,在一望無際的棉田中到處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就是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中心主任董合忠,一位獲得國家和省部科技成果獎勵1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就有4項的棉花專家。 近日,記
南航舉行建校70周年發展大會-吳光輝院士寄語
10月30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建校70周年發展大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作為校友代表,線上為母校送上生日祝福,并寄語年輕人要好好學習,錘煉過硬本領。 “1977年,我成為一名南航人,我的航空夢和一生事業的起點從南航開始。”吳光輝回憶,進入南航后,他最常去也最喜歡的地方
上海市副市長時光輝調研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工作
近日,上海市副市長時光輝等專題調研本市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工作,實地走訪了部分藥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重點調研了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市醫療器械檢測所和市食品藥品包裝材料測試所,詳細了解本市藥品、醫療器械產業及檢驗檢測技術的發展現狀。 時光輝對本市有序推進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工作,推動生物醫藥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