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要求,堅持統籌規劃、全面設點,全國聯網、測管協同,形成國家與地方統籌協調、分工合理、職責明晰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新格局,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綜合管理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則 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明確各級海洋主管部門監測網絡建設任務分工,強化組織管理和質量監督,落實各方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責任。 統一規劃、綜合協調。統一規劃布局監測網絡,健全規章制度、標準和技術規范體系,推進監測數據聯網與共享,落實信息公開制度。 綜合集成、測管協同。加強監測數據綜合分析和應用,服務海洋綜合管理,實現監測監管有效聯動,為地方政府問責考核提供技術支撐。 加強保障、提升能力。完善國家和地方......閱讀全文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耳目與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作支撐,生態環保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態環保事業發展越快,越離不開牢固的監測基礎。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出,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存在范圍和要素覆蓋不全,建設規劃、標準規范與信息發布不統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監測與監管結合不緊密,監測數據質量有待提高等突出問題,難以滿足生態文明建設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通知 國辦發〔2015〕5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5年7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生態環境監測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海洋局發布關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意見。 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目標是,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科學布局,監測預警能力、信息化和保障水平顯著提升,監測數據信息互聯共享、高效利用,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全面建成協調統一、信息共
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持續提高,已從認為排放污染物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延伸到自然環境的保護、生態平衡及可持續發展。為能夠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應運而生。對環境污染物的監測不僅要測定其成分和含量,同時還要監測形態、結構和分布規律,監測物理、生物污染因素,以便實現全面、準確監測,科
中國固廢網獲悉,日前山東省菏澤市發布了《菏澤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全文如下: 菏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菏澤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市直各單位,市屬各企業,各大中專院校: 《菏澤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耳目與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作支撐,生態環保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為了搞好環境監測工作,國務院辦公廳近日正式印發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對做好這項工作作出新的部署、提出新的要求。就此,記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
2016年以來,云南省按照構建環境保護工作“八大體系”總體要求,采取多種措施,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全省環境監測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為更有針對性地打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促進全省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加快建設監測大數據平臺 2018年,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覆蓋
2016年以來,云南省按照構建環境保護工作“八大體系”總體要求,采取多種措施,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全省環境監測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為更有針對性地打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促進全省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加快建設監測大數據平臺 2018年,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覆蓋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黨委切實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對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生態環境監測事業面臨難得的新變革、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標、新部署。 深刻認識生態環境監測的新變革。黨的十九大報告專門就“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進行了闡述。生態環境監測在過去5年中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方案》提出,要形成全面設點、全國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新格局。 經過近40年的發展,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已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出臺,我國生態環境監測取得積極進展。同時也面臨著一些良莠不齊的檢測機構涌入和生態環境監測核心技術、核心儀表儀器缺乏等問題。業內人士表示,需要不斷提升環境監測技術創新水平,并加強行業自律。 近日從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社會化環境監測與運營服務專業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要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網絡有多神: 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
從城市治理的角度看,環境監測是治理環境污染、衡量環境質量、檢驗治理效果的基礎。近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利好政策的拉動以及嚴格的法規標準倒逼下,環保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環保產業的細分領域,環境監測也將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2018年,環保促進的供給側改革將帶來產能
有這樣一支隊伍,負責制定全省環境監測發展規劃和計劃編制,組織和協調全省環境監測工作和專項調查,及時向社會公布全省環境質量現狀與變化動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自己的腳步、眼光、智慧和汗水丈量著全省7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無畏風沙和嚴寒,用實際行動呵護著藍天、土地和每一汪碧水……他們是青海省環境監測中
11月6日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和污染排放的影響,我國東北地區持續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12—15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也出現了空氣重污染。公眾驚呼沈陽空氣污染“爆表”,霧霾指數一度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如此嚴重的大氣污染現狀,以及環境狀況瞬息多變,對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以及與監管的快速有效互動,都提
經達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研究通過,日前,達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達州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環境要素統籌、標準規范統一、責任邊界清晰、天地一體、各方協同、信息共享的全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生態
經四川達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研究通過,日前,四川達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達州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環境要素統籌、標準規范統一、責任邊界清晰、天地一體、各方協同、信息共享的全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狀況
近日,國家海洋局印發《關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圍繞健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運行管理機制、優化完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布局、推進監測信息集成共享和信息公開、提升海洋綜合管理和服務支撐效能、健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評價標準規范體系、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綜合監測能
近日,國家海洋局印發《關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圍繞健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運行管理機制、優化完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布局、推進監測信息集成共享和信息公開、提升海洋綜合管理和服務支撐效能、健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評價標準規范體系、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綜合監測能
記者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央、省相關要求,加快推進德陽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德陽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細則》已經市政府同意,并于7月底印發。實施細則提出,將堅持明晰事權、落實責任,健全制度、統籌規劃,科學監測、創新驅動,信息共享、測管協同的原則,以改善本市生態環境
記者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央、省相關要求,加快推進德陽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德陽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細則》已經市政府同意,并于7月底印發。實施細則提出,將堅持明晰事權、落實責任,健全制度、統籌規劃,科學監測、創新驅動,信息共享、測管協同的原則,以改善本市生態環境
“十三五”將成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關鍵期。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提出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和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根據《方案
中國環境報報道,四川省環保局近日召開全省環境監測工作會議,就落實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提出的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做出重要部署。四川省環保局長田維釗強調,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體系是一項戰略性和基礎性重大工程,是落實污染減排、實施環保惠民行動的重要保障和支撐。四川將
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主辦的第一屆生態環境監測技術交流大會18日在北京召開,旨在通過總結40年來國內外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進展,明確當前和未來中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發展戰略,開拓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體系。 生態環境監測是推進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為龍頭的監測技術隊伍
云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云南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以重點解決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導向,從全面構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立生態環境監測信息互聯共享和統一發布機制、加強環境管理與風險防范、構建生態環境監測與監管聯動機制、健全生態環境
近日,記者從市環保部門獲知,《滁州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于日前印發。根據《方案》,到2020年,全市基本實現生態環境、重要污染源、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區域的監測點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系統互聯共享,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化能力明顯提升,基本形成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
“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系統互聯共享,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顯提升,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這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耳目與基石。到2020年,山東省將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11月15日,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董秀娟在山東省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生態環保事業發展越快,越離不開牢固的監測基礎。董秀娟在解讀《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到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考察,結合多媒體演示,聽取了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總體情況和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及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情況介紹,通過遠程視頻察看黃河源頭鄂陵湖-扎陵湖、昂賽瀾滄江大峽谷、昆侖山玉珠峰南坡、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等點位實時監測情況,并同黃河源頭鄂陵湖-扎陵湖、昂賽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