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檢測中LCMS/MS應用—訪復旦大學中山醫院檢驗科郭瑋
郭瑋老師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腫瘤分子診斷、腫瘤轉移復發機制。在國內外統計源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主編、參編專著7部。現任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第九屆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臨床生化學組成員、《檢驗醫學》等多本雜志編委。主持癌變與侵襲原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1項、上海市科委基金2項、上海市衛生局基金3項;參與完成“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1項、衛生部醫政司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1項。獲上海市醫學科技獎二等獎1項。 臨床檢驗由臨床實驗室將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標本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為臨床醫學提供的一系列實驗室檢測工作和項目的結果,用于疾病的診斷。近幾十年來,有關基礎科學飛速發展,新的分析檢測的方法和儀器不斷涌現,大大推動了臨床檢驗的發展,使臨床檢驗在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中......閱讀全文
醛固酮檢測的臨床意義臨床生化
醛固酮(ALD)檢測的臨床意義:醛固酮(ALD)是由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一種鹽皮質激素,正常情況下,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調節,在體內,血醛固酮主要和血漿白蛋白結合,而很少和CBG結合,因此,具有相對較短的半衰期(約35min)及較高的代謝清除率。尿液中含有未經代謝的醛固酮約占分泌量的6%左右,
醛固酮檢測的臨床意義臨床生化
醛固酮(ALD)檢測的臨床意義: 醛固酮(ALD)是由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一種鹽皮質激素,正常情況下,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調節,在體內,血醛固酮主要和血漿白蛋白結合,而很少和CBG結合,因此,具有相對較短的半衰期(約35min)及較高的代謝清除率。尿液中含有未經代謝的醛固酮約占分泌量的6%左
醛固酮(ALD)檢測的臨床意義
醛固酮(ALD)檢測的臨床意義:醛固酮(ALD)是由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一種鹽皮質激素,正常情況下,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調節,在體內,血醛固酮主要和血漿白蛋白結合,而很少和CBG結合,因此,具有相對較短的半衰期(約35min)及較高的代謝清除率。尿液中含有未經代謝的醛固酮約占分泌量的6%左右,
醛固酮(ALD)檢測的臨床意義
醛固酮(ALD)檢測的臨床意義: 醛固酮(ALD)是由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一種鹽皮質激素,正常情況下,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調節,在體內,血醛固酮主要和血漿白蛋白結合,而很少和CBG結合,因此,具有相對較短的半衰期(約35min)及較高的代謝清除率。尿液中含有未經代謝的醛固酮約占分泌量的6%
醛固酮檢測的臨床意義生化檢驗
醛固酮(ALD)檢測的臨床意義:醛固酮(ALD)是由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一種鹽皮質激素,正常情況下,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調節,在體內,血醛固酮主要和血漿白蛋白結合,而很少和CBG結合,因此,具有相對較短的半衰期(約35min)及較高的代謝清除率。尿液中含有未經代謝的醛固酮約占分泌量的6%左右,
醛固酮檢測的臨床意義生化檢驗
醛固酮(ALD)檢測的臨床意義: 醛固酮(ALD)是由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一種鹽皮質激素,正常情況下,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調節,在體內,血醛固酮主要和血漿白蛋白結合,而很少和CBG結合,因此,具有相對較短的半衰期(約35min)及較高的代謝清除率。尿液中含有未經代謝的醛固酮約占分泌量的6%
生化檢測項目唾液醛固酮介紹
唾液醛固酮介紹: 醛固酮是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最重要的鹽皮質激素。正常人分泌量極少,體內降解迅速。醛固酮是維持機體水分、電解質平衡的重要激素,其生理作用是促進腎遠曲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鈉,并促進鉀排出。醛固酮的分泌具有類似于皮質醇的晝夜分泌節律,清晨高夜晚低,同時還受到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和血液電
大鼠醛固酮(ALD)ELISA檢測法
大鼠醛固酮(ALD)ELISA試劑盒?(用于血清、血漿、細胞培養上清液和其它生物體液內)?原理本實驗采用雙抗體夾心?ABC-ELISA法。用抗大鼠?ALD?單抗包被于酶標板上,標準品和樣品中的?ALD與單抗結合,加入生物素化的抗大鼠ALD,形成免疫復合物連接在板上,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Strepta
全新腎素醛固酮檢測,助力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診斷
在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一直呈增長態勢,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高達33.5%,已有高血壓患者突破3.3億人,且每年以1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近年研究表明,大概5%-15%的高血壓是由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簡稱原醛癥)導致。與同樣血壓水平的原發性高血壓相比,原醛癥引發的繼發性高血壓患者腦中風、心梗的發生機會成倍增
血漿醛固酮的臨床意義
(1)由于腎上腺皮質的增生、腺瘤或癌變都可引起醛固酮分泌過多,稱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腎病綜合征、特發型水腫、腎動脈狹窄或缺血以及失鹽性腎病或腸病等多可引起血漿醛固酮增多,稱為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妊娠、大量出汗以及使用女性避孕藥和雌激素時也可使醛固酮增高。 (2)垂
血漿醛固酮的臨床意義
(1)由于腎上腺皮質的增生、腺瘤或癌變都可引起醛固酮分泌過多,稱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腎病綜合征、特發型水腫、腎動脈狹窄或缺血以及失鹽性腎病或腸病等多可引起血漿醛固酮增多,稱為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妊娠、大量出汗以及使用女性避孕藥和雌激素時也可使醛固酮增高。 (2)垂
醛固酮(ALd)測定臨床意義
[正常參考值]2小時:0.04-0.25; 6小時:0.08-0.35;24小時:0.30-0.60。[臨床意義]1.增高:見于甲狀腺機能亢進、缺碘性及單純性甲狀腺腫大、青春期、絕經期及妊娠期。2.降低:見于甲狀腺機能減退、甲狀腺炎。
臨床檢驗質譜進階:中山醫院臨床質譜高級進修班舉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4月26日,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培訓系列計劃——中山醫院臨床質譜高級進修班第二期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召開。本次高級進修班針對具有一定臨床質譜經驗的檢驗人員,講授醛固酮等臨床檢測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通過上機操作、數據處理和質譜定量分析等實際操作,提高學員們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臨床路徑
?? 一、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ICD-10:E26.0)。???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病人的病例檢測
醛固酮(ALd)測定的臨床意義
1.增高:見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如腎上腺皮質腺瘤或癌)、腎病綜合征、巴特綜合征、Desmit綜合征、特發性浮腫、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異常鈉丟失等。 2.降低:見于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癥、單純性醛固酮缺乏、Addison病、18-羥類固醇脫氫酶或18-羥化酶缺乏等。
簡述尿醛固酮的臨床意義
1、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降低:見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庫欣綜合征、17-α羥酶缺乏癥、單純脫氧皮質酮分泌過多、11-羥化酶缺乏、利德爾綜合征、特納綜合征等。 升高:見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和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病綜合征、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特發性水腫、體位性高血壓、腎上腺腫
小鼠醛固酮(ALD)elisa檢測試劑盒實驗用途介紹
小鼠醛固酮(ALD)elisa檢測試劑盒實驗用途:醛固酮(ALD)是體內調節血容量的激素,通過調節*對鈉的重吸收,維持水平衡。醛固酮是調節細胞外液容量和電解質的激素,醛固酮的分泌,是通過腎素一血管緊張素系統實現的。當細胞外液容量下降時,刺激腎小球旁細胞分泌腎素,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醛固
醛固酮
中文名醛固酮外文名Aldosterone化學式C21H28O5定義醛固酮(Aldosterone)是一種增進腎臟對于離子及水分子再吸收作用的類固醇類激素(鹽皮質激素家族),化學式為C21H28O5,主要作用于腎臟,是增進腎臟對于離子及水分再吸收作用的一種激素。
假性醛固酮減少癥的臨床表現
在不同的病人受體的靶器官不一定相同,其臨床表現的失鹽程度也輕重不一。多在新生兒期發病,可于生后數小時出現癥狀,反復嘔吐、腹瀉,渴感減退或消失,生長發育落后(甚至白癡)為主要癥狀;有些病例則于限鹽或應用醛固酮拮抗劑才顯露癥狀,并隨年齡增長而自行緩解。患兒多因高尿鈉引起多尿、低滲或等滲性脫水、嚴重電
簡述醛固酮增多癥的臨床表現
1.高血壓,血壓大多在22.7-28/13.3-18KpA(170-200/100-135mmHg)之間; 2.低血鉀性堿中毒,手足搐搦; 3.低血鉀性周期性麻痹,多于勞累或服排鉀利尿劑后出現,主要累及下肢,亦可累及上肢,嚴重者影響呼吸肌,吞咽困難; 4.煩渴、多飲、多尿,尤以夜尿增多顯著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唾液醛固酮介紹
唾液醛固酮介紹: 醛固酮是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最重要的鹽皮質激素。正常人分泌量極少,體內降解迅速。醛固酮是維持機體水分、電解質平衡的重要激素,其生理作用是促進腎遠曲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鈉,并促進鉀排出。醛固酮的分泌具有類似于皮質醇的晝夜分泌節律,清晨高夜晚低,同時還受到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和血液電
地塞米松抑制醛固酮試驗的臨床意義
本試驗診斷的主要依據是地塞米松抑制試驗,地塞米松可使本病患者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 異常結果:醛固酮增多癥的臨床癥狀有三類。 1. 高血壓:患者都有高血壓,且出現較早,常于低血鉀引起的癥群出現之前4年左右即出現。一般為中度升高,舒張壓升高較明顯。 2. 神經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漿醛固酮介紹
血漿醛固酮介紹: 血漿醛固酮(aldosterone,Ald)是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一種重要的鹽皮質激素,具有調節鈉、鉀代謝和細胞外液容量的生理作用。Ald主要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調節,體內鈉、鉀水平,ACTH、腎上腺能和多巴胺能系統以及血容量等因素對醛固酮的分泌都有調節作用。Ald在血循環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醛固酮介紹
尿醛固酮介紹: 醛固酮降解后的主要產物為四氫醛固酮,均從尿中排出。醛固酮的分泌具有類似于皮質醇的盡夜分泌節律,即清晨高、夜晚低,同時還受到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和血液電介質的調節。醛固酮是維持機體水分,電解質平衡的重要激素。尿醛固酮正常值: 2.7-44.3nmol/24h。尿醛固酮臨床意義:
血醛固酮(ALD)測定的臨床意義
1、增高見于:①原發性醛固酮減少癥、繼發性醛固酮癥、腎性高血壓、雙側腎上腺增生、腎上腺癌等;②長期口服避孕藥;③充血性心力衰竭、腎病綜合征、肝硬化腹水、多發性腎囊腫等。 2、降低見于:①原發性醛固酮癥、繼發性低醛固酮癥、腺垂體功能減低、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皮質醇增多癥,②惡性葡萄胎、死胎、流產
醛固酮測定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1.增高:見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如腎上腺皮質腺瘤或癌)、腎病綜合征、巴特綜合征、Desmit綜合征、特發性浮腫、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異常鈉丟失等。 2.降低:見于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癥、單純性醛固酮缺乏、Addison病、18-羥類固醇脫氫酶或18-羥化酶缺乏等。
簡述假性醛固酮增多癥的臨床表現
典型的臨床表現為高血壓、低血鉀、代謝性堿中毒。臨床表現型受到基因外顯率和環境的影響差異很大。 1.高血壓 是最早出現的癥狀,也是最常見的癥狀,多發于青少年且較嚴重,患者多以此癥狀來就診。 2.低血鉀表現 如肌無力、周期性癱瘓、手足抽搐,甚至出現橫紋肌溶解(伴有血漿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感覺
概述小兒醛固酮過多癥的臨床表現
1.產生醛固酮的腺瘤(APA) 癌腫一般>3cm,故定位診斷多為陽性,但其尚可分泌其他激素,故臨床表現多嚴重而復雜,生化紊亂如低血鉀、堿中毒等較明顯,易發生早期轉移;腺瘤大多為單發,直徑一般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的臨床表現
1.高血壓 為最早出現癥狀。多數患者血壓大幅升高,但惡性高血壓罕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PA)可能伴隨頑固性高血壓,其定義為即使堅持使用適當的含利尿劑在內的3種藥物治療方案后血壓(BP)仍不達標。但極少數患者可不伴高血壓。 2.神經肌肉功能障礙 (1)肌無力及周期性麻痹甚為常見。一般說來血
簡述血清醛固酮(ALD,ALS)的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并發腹水、腎病綜合征和妊娠毒血癥,攝人血管緊張素、呋塞米(速尿)、口服避孕藥等藥物,以及限制鈉、鉀的飲食。 減少:見于醛固酮減少癥、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以及攝入抗驚厥藥、脫氧皮質酮、普萘洛爾(心得安)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