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技術成就指數”排名公布中國下滑印度暴跌
伊朗改善了它的技術創造和對新近創新的傳播 在9月7日發表在《科學計量學》(Scientometrics)上的一份排名中,印度的技術能力排名從91個國家的第18位猛跌至81位。 覆蓋了2002-2009年的這份“技術成就指數”說,另外三個新興國家——巴西、中國和南非——肩并肩地排在這個排名的中部。 由巴基斯坦科學技術理事會的Anthony Nasir及其同事提出的這個指數評估了各國在創造和傳播新技術、傳播舊技術和發展使用它們的技能方面的能力。它把重點放在了創造和使用技術上,而非放在技術本身。 巴西的排名是第53位,比2002年的第56位稍微上升;中國從第42位滑到了第54位,而南非從第58位上升到了55位。 韓國從2002年的第9位上升到了第1位,之后是芬蘭和瑞典。美國排名第8,英國排名第9。 技術創造指標包括了ZL、版權收入和授權費。技術傳播是通過電話、手機和互聯網用戶數量以及技術出口......閱讀全文
最新“技術成就指數”排名公布-中國下滑印度暴跌
伊朗改善了它的技術創造和對新近創新的傳播 在9月7日發表在《科學計量學》(Scientometrics)上的一份排名中,印度的技術能力排名從91個國家的第18位猛跌至81位。 覆蓋了2002-2009年的這份“技術成就指數”說,另外三個新興國家——巴西、中國和南非
剛剛!2023最新自然指數排名公布!
關注“高績”,第一時間掌握高校發展資訊!剛剛,自然指數官網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數排名(統計時間節點為2022.1.1-2022.12.31)。最新自然指數排名中,哈佛大學位居全球高校第一,中國科學院大學位居全球高校第2,內地高校第1位。自然指數(Nature Index)于2014年11月首次發布,是
羅馬尼亞創新指數世界排名攀升
近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康奈爾大學、英士商學院等機構聯合發布了《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從制度、人力資本與研究、基礎設施、市場成熟度、商業成熟度、知識與技術產出、創意產出等7個維度的81項指標對全球127個經濟體的創新能力進行了評估,形成了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產出投入比3個次
地表水質量將按水質指數排名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技術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進一步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規范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和信息發布,強化公眾監督,進一步推動水污染防治工作。 據了解,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包括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和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變化情況排
2022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位居第11位
當地時間9月29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結果顯示,中國排名第11,較去年再上升1位,連續十年穩步提升,位居36個中高收入經濟體之首。《報告》指出,中國的創新與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正向關系,創新投入轉化為更多更高質量的創新產出。 《報告》
2022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位居第11位
當地時間9月29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結果顯示,中國排名第11,較去年再上升1位,連續十年穩步提升,位居36個中高收入經濟體之首。《報告》指出,中國的創新與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正向關系,創新投入轉化為更多更高質量的創新產出。 《報告
Nature指數公布2018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
最近,Nature指數公布了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大學/機構排名。 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另外有17大學/機構順利挺進全球前100名,其中湖南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成功突入100名;湖南大學首次入圍全球大學前100強; 在全球生命科學領域
中科院在自然指數排名中持續領跑
8月10日,2017年自然指數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7 Tables)正式公布(點擊見完整榜單),中國科學院位列全球首位。根據此前發布的數據,中科院已經連續五年位列該排行榜全球第一。 2017自然指數排行榜顯示,中科院在全球科研機構綜合排名中高居榜首,美國哈佛大學和德國馬普
國內微生物技術專家H指數排名
H指數由美國物理學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用于“評價科學家的科研績效”。H指數可簡單表述為:“有H篇論文被引用了不少于H次。” 其特點是關注科學家發表了多少有影響力的論文。如果研究沒有一定的質量,沒有引起學界的關注和交流,無論你發表了多少論文,都無法獲得一個較高的H指數。12月2
山西綜合算力指數居全國前十,算力環境指數排名前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63.shtm
我國創新指數全球排名提高22個位次
今天(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結束后,今年全國兩會第二場“部長通道”再次開啟。
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發布-中國排名上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75.shtm 當地時間9月29日,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繼續攀升,位列11名。瑞士、美國、瑞典、英國和荷蘭位列前五,新興經濟體保持強勁表現。
中國能源架構績效指數排名下滑11位
為了支持全球向新的能源結構轉型,世界經濟論壇(WEF)于近日發布了《2014 年全球能源架構績效指數報告》,中國排名從上年度的74位滑落至85位。 WEF根據經濟增長、環境可持續發展和能源安全性能來評估各地區和124個國家的能源架構績效指數,分析復雜的權衡關系和影響國家發展的依賴因素。
Nature指數公布-2020全球學術排名!北大首進前10
2020年1月3日,Nature指數公布了2018年10月1日到2019年9月30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我們發現: 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其次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南京大學。可喜的是,北京大學首次進入全球前10,另外有19大
全球氣候變化脆弱指數中國排名49-史上最低
英國全球風險顧問公司Maplecroft對全球171個國家進行分析后,公布了本年度的氣候變化脆弱性指數(CCVI)。中國今年的氣候變化脆弱程度排第49位,成為該指數中國獲得的最高排名,這意味著中國抗氣候變化能力達到了史上最低。 據英國路透社10月19日消息,CCV
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10年間上升22位
研發投入大幅度增長,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國際ZL申請持續增加,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猛增……10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日新月異,中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來自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10年間上升22
最全的2020年中國大學綜合指數排名
7月20日,南方教育智庫大學第三方課題組《2020年中國內地大學第三方評價綜合研究報告》正式出爐。《大學第三方評價綜合研究報告》自2017年起連續4年發布,目前已形成《中國內地大學第三方指數報告》《世界大學第三方指數報告》《全球四大灣區高等教育第三方指數競爭力報告》等系列評價報告,分別對大學、區
不健康食品垃圾指數排名:可樂白酒營養價值低
一說到“垃圾食品”人們會馬上想到漢堡包、方便面,其實,從營養素角度來說,雞肉漢堡并不能被稱為垃圾食品,其蛋白質含量較高,還含有一定量的B族維生素。真正的垃圾食品一般包含三層含義:營養質量較差;容易讓人在不知不覺中發胖;不利于預防慢性病。按照這三個含義,我們來給垃圾食品排排名。 ? 垃圾指
2017年Nature最新自然指數,中國醫院排名TOP100
近日,Nature出版集團發布了2017自然指數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7 Tables)。 2017年自然指數 2017年自然指數的統計時間范圍為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它全面衡量了全球各個國家/地區、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以及產業機構的高水平論文產出。同
中國5個領域研究前沿熱度指數排名世界第一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以下簡稱“戰略咨詢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科睿唯安聯合舉辦的2023研究前沿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發布了《2023研究前沿》報告和《2023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報告。 報告顯示,綜合11大學科領域整體表現,美國繼續以強勁優勢領先,在超過一半的研
中國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世界再提升三位
11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2-2023》顯示,全球創新格局保持亞美歐三足鼎立態勢,科技創新中心東移趨勢更加顯著,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第10位,向創新型國家前列進一步邁進。 該報告選取與我國具有可比性的40個國家(其研發投入總和占全球95%以上,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出爐:28所中國高校躋身100強!
2022年2月7日,Nature Index公布了2020 年 11 月 1 日 ?-2021 年 10 月31 日學術機構排名。在全球前100名的大學中,中國占了28位。位居中國(含港澳臺)前10名的大學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
重磅!《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0》發布,中國排名世界第14位
6月3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在2021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0》,報告顯示,中國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世界第14位,科技創新能力快速提升。 “國家創新指數是反映國家綜合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劉冬梅說,近年來,中國創新資源投入持續增加,知
Nature指數公布,這所大學力壓清華排名第二!
近期,Nature指數公布了2020年5月1日到2021年4月1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 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其次是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另外有21個大學/機構順利挺進全球前100名。浙江大學再次進步
TOP500!2018自然指數-中科院排名第一
2018自然指數Top500一覽表是基于2017年元旦到2017年12月31日的自然指數數據給出的,中國科學院排名第一。北京大學(12)、清華大學(15)、南京大學(18)、中國科技大學(23)、中國科學院大學(31)、浙江大學(35)、復旦大學(44)。中國入選的其他77家研究機構(排序在50
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9項指標排名全球第一
10月9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了“知識產權這十年”專題新聞發布會暨國家知識產權局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媒體提問: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剛剛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的排名再次提升,位列第11位。如何評價這一成就?對此,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表示,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剛剛發布的202
2019自然指數公布,看你的母校排名多少(附名單Top200)
日前,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19年最新的自然指數排名(統計時間節點為2018.2.1—2019.1.31),中國高校整體表現依舊強勢,各高校排名相比上一期(2018.1.1—2018.12.31)略有變化。 自然指數于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目前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
2013年《全球糧食安全指數報告》發布,中國排名第42
剛剛發布的發布的《全球糧食安全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糧食安全指數位列全球第42位,屬于中上游。 經濟學人智庫全球糧食安全指數(GFSI)表明,盡管遇到了糧食價格波動、地區政治不穩定、歐洲經濟危機持續,以及美國中西部和東歐嚴重干旱等挑戰,去年全球糧食安全狀況大體上保持了穩定。 全球糧食
最新!全球頂尖科學家排名發布:朱健康,施一公,董晨等上榜
D-index(學科H-index)學者排名指標,僅包括被調查學科的論文和引用值。根據官網介紹,D-index細分為化學,電腦科學,數學,法律,材料科學等26個細分領域。iNature系統地總結了生命科學領域的前20位在中國單位任職的學者,包括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免疫學,醫學,微
2012中國自然出版指數發布-中科院排名第一
5月30日,作為《自然》增刊的《2012中國自然出版指數》發布。來自中國的的作者在2012年度在《自然》和自然子刊上共發表了303篇論文。 2012年,在所有《自然》和自然子刊上發表的研究性論文中,有8.5%的論文是來自于中國的作者,這一數字比2011年同比增長了35%。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