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中國藥品優先審評這15款創新藥備受期待!
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公示信息,截止6月30日,上半年共計有107項(按受理號統計)上市申請被正式納入優先審評,包括57項新藥上市申請和50項仿制藥上市申請。 在創新藥方面,除了已獲批的藥物,目前還有50項新藥上市申請正在審評審批中,涉及35款藥物。從納入優先審評理由來看,其中有16款為具有明顯治療優勢的創新藥,14款為罕見病、兒童藥品,4款為艾滋病藥品,還有1款因臨床急需短缺等原因被納入。本文節選備受期待的,有望通過優先審評獲批上市的15款創新藥,與讀者分享。 1、輝瑞:伊珠單抗奧唑米星 納入優先審評理由:具有明顯治療優勢創新藥 Besponsa(伊珠單抗奧唑米星)是輝瑞(Pfizer)公司開發的一款創新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由靶向CD22的單克隆抗體和細胞毒劑卡奇霉素兩部分組成。由于CD22抗原在B細胞表面普遍存在,Besponsa能夠通過靶向癌細胞,與其表面的CD22抗原結合,并在隨后......閱讀全文
平均48周減掉24.2%體重!禮來新藥創驚人記錄
減肥愛好者的福音來了!當地時間周一,《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服用最高劑量的禮來實驗性藥物 retatrutide 48周后,肥胖患者平均減輕了24.2%的體重,即約58磅,這是迄今為止肥胖治療領域出現的最高減重幅度。禮來支持的中期試驗顯示,四分之一接受最高劑量的患者體重下降超過了3
南開大學研創抗腦膠質瘤新藥-已在澳洲臨床試驗
記者13日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最新創制一種抗腦膠質瘤的新藥為全球腦膠質瘤患者帶來福音。目前,此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已進入澳洲進行臨床試驗,并獲得了十余個國家的ZL保護。 腦部膠質瘤是一類最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其因惡性程度高、發展速度快、復發周期短、手術放療難以
南開大學研創抗腦膠質瘤新藥-已在澳洲臨床試驗
記者13日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最新創制一種抗腦膠質瘤的新藥為全球腦膠質瘤患者帶來福音。目前,此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已進入澳洲進行臨床試驗,并獲得了十余個國家的ZL保護。 腦部膠質瘤是一類最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其因惡性程度高、發展速度快、復發周期短、手術放療難以
日本開發出能夠大幅降低新藥研制成本的“AI創藥”系統
據《西日本新聞》報道,九州工業大學開發了一種“AI創藥”系統。該系統能夠在利用人工智能(AI)對長期積累的醫療數據進行分析基礎上,預測針對某種疾病的現有藥物是否對其他疾病有效。 研究人員注意到不同疾病之間會存在不同類型的蛋白質變異,于是利用AI對各種類型的蛋白質變異情況進行比照,然后根據蛋白質
藝妙神州晚期腫瘤新藥研發入選2023年國創中心“揭榜掛帥”技術攻關項目
12月8日,北京藝妙神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藝妙神州”)“晚期消化道腫瘤創新細胞治療藥物IM96 CAR-T的研發”項目入選2023年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細胞療法“揭榜掛帥”技術攻關擬立項目名單。 晚期消化道腫瘤創新細胞治療藥物IM96 CAR-T是藝妙神州自主研發的用于治療晚期消化
國際納米眾創空間揭牌迎創客
1月25日,在“納米科技產業工作推進會暨北京納米盟理事會議”上,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創新聯盟為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國際納米眾創空間(籌)授牌,標志著位于雁棲經濟開發區的國際納米眾創空間正式開啟迎接創客之門。同時揭牌的還有位于北京化工大學的“未來之星”納米眾創空間(籌)。 為推動大眾創業、萬從創新,激
吉利德提交丙肝新藥Ledipasvir/Sofosbuvir新藥申請
吉利德(Gilead)2月10日宣布,已向FDA提交了ledipasvir(LDV)+sofosbuvir(SOF)固定劑量組合片劑(LDV/SOF,90mg/400mg)新藥申請(NDA),該藥開發用于基因型1慢性丙型肝炎成人感染者的治療。據估計,在美國約75%的丙肝患者為基因型1 HCV
新藥開發無間道:來自毒品的新藥
今天英國制藥公司 GW Pharmaceuticals 宣布 FDA 受理了其大麻二酚(CBD)液體制劑 Epidiolex 用于罕見癲癇病 Lennox-Gastaut 癥(LGS)和 Dravet 綜合癥的上市申請。這個申請是優先審批,PDUFA 日期為明年 6 月 27 日。另外今天強生發
創新藥企百濟神州布局新藥
創新藥企百濟神州正繼續完善其在血液腫瘤領域的創新藥管線。昨天,百濟神州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吳曉濱在第八屆血液腫瘤大會上表示,繼自主研發出BTK抑制劑澤布替尼后,公司正積極布局研發新藥——BCL2抑制劑和BTK蛋白降解劑(BTK CDAC)。在全球生物制藥領域,一款藥物的年銷售額突破十億美元大關,通常被視
“浦東創客”助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春)上海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作為“排頭兵中的排頭兵”,浦東新區明確定位:要成為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區,成為萬千創業者的創新樂園。 浦東要打造中國的硅谷、藥谷,需要更多的國際一流企業、一流研發機構及一流人才。今年,浦東正在推進建設大規模的傳統孵化器向“
安徽合肥高新區:“科創”驅動“雙創”
過去三年,合肥高新區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家科技成果轉化的公司設立,每周都會有科技型企業發布創新產品,每月都會有國家重大專項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發布成果。”安徽合肥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呂長富15日如是說。 9月15日,2022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啟幕。本屆活動周以“創新增動能,創業促就業”為
胃腸外科手術:從“巨創”到“微創”
?周巖冰(中)與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胃腸外科臨床機器人手術團隊 8月19日,經過10多個小時的緊張工作,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胃腸外科臨床機器人手術團隊使用Da Vinci(“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完成了4例高難度胃癌、直腸癌手術,為第三屆中國醫師節獻上了一份厚重而特殊的禮物。 達芬奇機器人系統于
中科院創客之夜亮相全國雙創周
6月13日晚,2019年全國雙創活動周中國科學院創客之夜活動在杭州舉行。這是“創客之夜”舉辦6年來首次亮相全國雙創周。活動匯聚了來自中科院全國各院所及浙江本地的優秀雙創項目,展示了中科院在“率先行動”計劃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取得的豐碩成果。活動現場同時舉辦了圓桌論壇,來自科技產業界的專家共同探討
“創·在上海”創孵大講堂正式開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367.shtm11月13日,“創·在上海”創孵大講堂在滬正式開啟,近300名來自“創·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大賽的獲獎企業負責人及核心管理人員參加活動。 ???創孵大講堂正式開啟。復旦管院供
上海成立科創投資基金-助力科創中心建設
9月23日,在浦江創新論壇科技金融專題論壇上,上海科創中心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科創基金)正式揭牌成立,資管司張衛星副司長出席揭牌儀式并做主旨演講。上海科創基金是由上海國際集團、上海國盛集團、上海國際信托、上海港務集團、張江高科等國有基石投資人共同發起設立的市場化母基金平臺,目
無創DNA檢測的“創口”:真能保證“無創”嗎
近日,一篇《華大癌變》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流傳,讓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NIPT)再次進入公眾視野。低風險、高篩查率,這項讓醫療機構、商業公司乃至患者“推崇”的新技術,卻依然無法避免唐氏綜合征患兒的誕生。 由此,曾經“包打天下”的產前檢測技術遭到質疑:“無創”的DNA檢測真的能保證“無創”嗎?
科創板第五套標準賦能創新藥企-生物醫藥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近期,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 更好服務新型工業化》文章中表示,“深入研究完善發行上市、私募創投等制度安排,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競爭力,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和適配性”。 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持續推動一系列創新制度先行先試、落地生根,成功助力一批科技創新企
科創板第五套標準賦能創新藥企-生物醫藥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近期,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更好服務新型工業化》文章中表示,“深入研究完善發行上市、私募創投等制度安排,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競爭力,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和適配性”。 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持續推動一系列創新制度先行先試、落地生根,成功助力一批科技創新企業
創新中心“創”什么?
5月中旬,連續兩天兩條科技新聞引人關注: 百度公司稱已在人工智能基準測試中取得全球最好的結果,他們的秘密武器超級計算機Minwa,將構建一個能夠每秒進行7千萬億次計算的系統,成為全球性能最強大的10臺超級計算機之一。 中國北斗產業化領軍企業北斗星通發布全球首款全系統多核高精度導航定位芯片,率
無創光學活檢
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是近年來出現的一項新型內鏡檢查技術。它將微型化的共聚焦激光顯微鏡整合至電子內鏡頭端,在進行普通白光內鏡檢查的同時可通過共聚焦激光掃描技術進行顯微鏡檢查,實現了活體成像由宏觀向微觀的縱深發展。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
無創產前檢測
無創產前檢測(NIPT)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檢驗科在無創產前檢測方面的工作也越來越多。什么是無創產前檢測?1997 年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Dennis L)教授發現在母體外周血漿中存在胎兒游離 DNA。這種胎兒游離 DNA 來自于胎盤滋養層細胞,在懷孕后 5 周就可檢測到,懷孕 10 周
創科博覽2017在港開幕-展示古今創科成就
由團結香港基金主辦的“創科博覽2017”24日開幕,約130件展品亮相香港會展中心,展示中國古代發明和現今科技成就。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當天在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巨大的創科浪潮正在沖擊甚至顛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所以今天每一個年輕人都必須努力裝備自己,緊跟時代步伐、靈活應變,這樣才能應對未來挑
《敢創·香港》:NIPT帶給無創式醫學檢測的啟示
2016丙申猴年伊始,由香港藝人萱萱主持的《敢創·香港》欄目,第一次以專輯的形式把無創DNA產前檢測從醫學實驗室推向觀眾的熒幕,節目中,NIPT(無創DNA產前檢測)褪去在實驗室中的神秘面紗,以最樸素無華的姿態走進大眾。 1997年,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教授第一次在孕婦外周血中發現了胎兒的游離
科技傳播跨界沙龍聚焦“科創文創融合”專題
? ? 11月12日,“科創文創融合”專題研討會議暨2021年第六期科技傳播跨界沙龍在清華大學舉行。本次沙龍圍繞“科創文創融合”主題,邀請來自科創、文創領域的學界和業界的嘉賓進行主題分享。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沈潔、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副主任陳銳、中國人
廣州創投周為雙創大賽企業點燃“資本引擎”
比賽現場。主辦方 供圖 比賽現場。主辦方 供圖 ?需求對接現場。主辦方 供圖 “要創業來廣州,要創新到廣州!”9月27日,隨著一聲整齊響亮的雙創口號響徹會場,第六屆廣州創投周收官之戰冠軍巔峰對決——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廣州賽區)暨2022年廣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
科技傳播跨界沙龍聚焦“科創文創融合”專題
?11月12日,“科創文創融合”專題研討會議暨2021年第六期科技傳播跨界沙龍在清華大學舉行。本次沙龍圍繞“科創文創融合”主題,邀請來自科創、文創領域的學界和業界的嘉賓進行主題分享。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沈潔、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副主任陳銳、中國人民大學文化
科創對話:沒有資本“加持”科創能否“跑出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153.shtm近日,在2023復旦管院科創周活動中,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復旦大學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長、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領軍科學家馬劍鵬和國泰君安創新投資醫療健康負責人黃平圍繞科學家轉
FDA發布2018新藥審批報告:首創新藥達35%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藥物評價和研究中心(CDER)近期發布了《2018年度新藥評審報告》,對即將過去的這一年中的工作進行了總結。根據報告,截止2018年11月30日,CDER共批準了55個新分子實體(NME),其中41個新藥申請(NDA),14個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與以往NM
球新藥研發困難重重-未來新藥研發何去何從?
根據醫藥行業咨詢公司IMS?health的預測,2010年全球醫藥市場的份額達8500億美元。未來幾年,整個行業的發展將會保持5%~8%的增長率,預計2011年全球醫藥行業的產值將達到8800億美元。雖然醫藥行業的年增長率略高于其他行業,但是目前制藥行業主要盈利品種――
新藥季度評估報告
??? 亞洲網費城消息:湯姆森公司旗下子公司、為全球調研與商界提供信息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8月15日發布了其《 The Ones-to-Watch》季度報告,就2007年4月至6月間進入各個新臨床開發階段的5種前景最廣闊的藥物提供了專家觀點。?? 高居本季度待批名單之首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