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楊經綏研究員參與發起的國際地質對比計劃IGCP-649項目“金剛石和地幔再循環”獲國際地科聯(IUGS)批準立項。 據介紹,該項目是一項全球性的地質合作對比計劃,將從全球范圍開展不同造山帶中蛇綠巖地幔橄欖巖和鉻鐵礦及其伴生礦物,如金剛石等深部礦物的研究,通過建立在野外工作基礎上的巖石學、地球化學和年代學等分析,探討大洋巖石圈地幔中深部地幔礦物的形成和碳的起源等新的科學問題,以及地幔的演化規律和蛇綠巖侵位期間發生在板塊邊緣的動力學過程。 該項目由楊經綏聯合美國邁阿密大學的Dilek教授,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的6位教授發起,17個國家40余位專家學者參與了申請。業內專家認為,該項目的組織實施,是地學研究“走出去”邁出的堅實一步,將推動中國蛇綠巖和鉻鐵礦研究邁入世界前沿水平。 ......閱讀全文
“人類歷來是在海洋之外看海洋,看到的只是一個單向運動的世界;而當人類潛入深海,立足海底向上看,才會看到更多的精彩,獲得更多的發現。” 隨著中國經濟和科技水平日新月異的發展,國人“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豪情亦是節節高漲。近年來,如火如荼的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將人們的視線引向廣袤的
4月14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項重大研究計劃和1項重大項目2020年度項目指南。 其中,2項重大研究計劃為“特提斯地球動力系統”和“西太平洋地球系統多圈層相互作用”,1項重大項目為“焦慮障礙發病機制及臨床轉化研究”。 全文如下:特提斯地球動力系統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集中征集“2011~2012年度中俄 (NSFC-RFBR)合作項目”期間共接收申請項目13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按照相關項目管理辦法和征集項目通知的要求對申請項目進行了初審,初審結果現已公布。 受理申請項目共122項;不予受理申請項目共13項。 受理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站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批項目,共400項,每項批準金額130萬元。具體如下: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批項目序號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依托單
編者按 在7月剛剛公布的中國“科技十 二五”中,強調了對“三深”、“三極”的科學考察。深海、深地、深空,以及南極、北極、青藏高原,這些過去只能在科幻書籍中研讀的領域,正吸引著中國科學 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9年首都科技界大會上指出的,“空間、海洋和地球深
【前言】原子熒光光度計是為數不多的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科學儀器,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由郭小偉先生成功研制。發展30多年來,歷經兩代人的奮斗與付出,不僅成功地實現商品化,技術日趨成熟完善,還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推廣:其檢出下限改進了3個數量級,被測元素從9個增加到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公示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工作已結束,共有149項申報項目通過形式審查。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現將申報項目基本信息公示10天,公示時間:2016年6月13日-6月22日。在公示期內,對項目名稱、候選單位、候選人有異議的,可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404720250)資助下,中國地質大學與中國地質科學院合作在西藏羅布莎蛇綠巖型鉻鐵礦床中發現了多種形成于地球深部的新礦物種群。該基金課題是在中國地質大學施倪承教授主持下進行的。在2006-2007年,該課題組成員白文吉、方青松、施倪承及李國武已先后分別向國際礦物學會
2月14日,科技部網站公布了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通用項目)目錄,具體如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目錄(通用項目) 特等獎序號編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推薦單位1J-252-0-01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張洪濤,潘桂棠,侯增謙,唐菊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上午,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即通俗所說的“水十條”。 “通知”內容顯示,今后,國家將加強包括飲用水、地下水、湖泊流域水以及排放污水等水體的全面監測。全文內容如下: 附: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
“速生草本植物碳轉化刈割封存技術,可促進生物質飛躍大增產,獲得足量的生物質,將其制備成固體、氣體、液體形態的能源產品,替代化石能源,實現大氣溫室氣體負增長,可降碳除霾,解決相關環境問題。”中國的一位化學家雷學軍自信地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 雷學軍研究員,湖南省精細化工研究所所長、全國勞
董樹文在解讀深部探測計劃部署圖 “嫦娥”奔月見證中國航天科技自主創新重大突破;“蛟龍”入海見證海洋科技深度下潛;隨著國力增強,中國“入地”計劃也于兩年前拉開序幕。曾經追蹤歐美國家深部探測計劃的中國地質學家,開始自主主持大陸深部探測專項計劃,已有多項科學成果開始吸引世界的目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會(RFBR)雙邊合作協議,2018年雙方共同資助中俄合作交流項目。經公開征集,我委共收到202項申請,經初步審查并與俄方核對項目清單,以下189項申請通過初審:序號科學部編號項目名稱中方申請人中方依托單位俄方申請人俄方依托單位11181
1864年,科幻小說作家凡爾納發表科幻小說《地心游記》,描寫了人類由地面到地下,經過一番探險最終回到地面的故事。 如今,夢想照進現實。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前蘇聯、美國、德國等世界各國紛紛加入地球深部探測的行列。2008年,中國一項關于地球物理的重大的科技專項計劃也正式拉開序幕—
我平時很少上網,在同事的推薦下,在網上看到北大物理學院雷奕安副教授的一篇太過先進,無法展示?!核能新技術ADS真的靠譜嗎的評述性文章,前幾句話是前不久,網絡和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稱中國在核能應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太過先進,無法展示。這項技術叫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我以前關注
對于細胞凋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50年前,但直到1984年,細胞凋亡途徑中的一種重要蛋白Bcl-2蛋白家族被發現,這個領域才迎來研發熱情的真正爆發。如今,每年有關細胞凋亡或程序性死亡的文章和相關出版物有20,000份,而Bcl-2蛋白家族是其中最重要和經久不衰的靶點之一。 Bcl-2蛋白家族在腫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采”重點專項申報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深地資源勘查開采”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茲定于2018年6月6-7日召開“深地資源勘查開采”重點專項2018年度指南申報項目答辯評審會。此次評審采用視頻評審方式,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51人。根
根據《關于評選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發京黨字〔2009〕128號)文件規定,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評選程序性評審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進行,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及評選程序邀請相關人員對上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選出了30位候選人進入最終的評選。 現
2010年11月18日,由中國工程院、國家能源局舉辦的首屆中國能源論壇明確提出:我國將“堅持以煤炭為主體、電力為中心、油氣和新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戰略”,2030~2050年煤炭年需求達35億噸,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仍占50%。可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煤炭作為我國主導能源和基礎能源的地
在被小地震困擾數月后,2011年3月10日中午,西南邊陲小城云南盈江發生5.8級地震。 這場地震的救援階段在次日即告結束。老城區內,三層樓高的天緣超市以半跪的姿勢倒向一邊,永勝賓館和玉錦公司大樓則整層塌陷;農村房屋損壞情況更為嚴重。在距離縣城幾公里外的拉勐寨,由于房屋以磚木結構為主,90%以上
#aabbccdd6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6{border:1px solid #666666}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科學技術進步獎形式審查合格項目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推薦獎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專家/推薦單
【導語】每屆BCEIA,北京吉天都會展出幾款新儀器,這些新產品讓客戶耳目一新,而且多是國內首創乃至國際首創。吉天的DCMA-200型直接進樣汞鎘測試儀再次榮獲本屆BCEIA金獎,這是成立13年的吉天第5次獲BCEIA金獎。而吉天的董事長劉明鐘先生總是
根據《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四川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評審委員會、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的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杰出貢獻獎擬獎人選、四川省科技進步獎擬獎項目(人選),在四川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示。公示期為10個工作日,自2019年9月23日至10月10日。專用擬
近日,科技部網站發布《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中提到,178個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將于今年8月底實施期滿,進行結題驗收。通知全文如下: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
挺進地心 我國首臺萬米科學鉆探鉆機將亮相大慶 高達60米、重達1000噸、占地約1萬平方米的我國首臺萬米科學鉆探鉆機,計劃今年初將運抵大慶油田。中國科學家將聯合國際大陸科學鉆探計劃(ICDP)在此實施松遼盆地科學鉆探2井(簡稱松科2井)工程,計劃鉆進6600米,與已經完成的“松科1井”一起
國家自然基金委公布與金磚國家、埃及、日本、智利的國際合作項目初審結果,其中金磚國家146項、埃及82項、日本35項,智利25項通過初審,具體如下。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金磚國家科技創新框架計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 根據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特等獎通用項目1項 序號 獲獎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完成單位及名次(未注明則為獨立完成單位) 1 J-210-0-01 大慶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高效勘探開發技術 大慶石油學院(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4),中國地質大學(武漢)(5),清
福星村村民每天都以這種方式與垃圾場建設進行”抗爭“福星村撿回的”6.11“沖突中警察向村民發射的催淚瓦斯 2010年7月11日上午9時左右,桂林市灌陽縣灌陽鎮福星村板栗山屯年僅13歲的女孩王 (未成年人,化名)還在睡覺時,被4位陌
人類科學探索的手段,早已經抵達浩渺太空;但對于腳底下的地球深部,卻還是難以觸摸。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科學家就夢想打一口超深的鉆井,一直鉆穿地球殼幔邊界的“莫霍面”,看看原位的地幔究竟長什么樣? 六十多年過去了,這個夢想至今沒有實現。但由此發展起來的大洋鉆探計劃,已經成為地球科學史上規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