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關節腔液檢查的檢查過程介紹
檢查方法:于關節腔穿刺抽液 檢查過程: (1)、患者仰臥于手術臺上,兩下肢伸直。 (2)、穿刺部位按常規進行皮膚消毒,醫師戴無菌手套,鋪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用7—9號注射針頭,一般于髕骨下方,由股四頭肌腱外側向內下刺入關節囊;或于髕骨下方,由髕韌帶旁向后穿刺達關節囊。 (4)、抽液完畢后,如需注入藥物,則應另換無菌注射器。 (5)、術后用消毒紗布覆蓋穿刺部位,再用膠布固定。......閱讀全文
關于關節腔液檢查的檢查過程介紹
檢查方法:于關節腔穿刺抽液 檢查過程: (1)、患者仰臥于手術臺上,兩下肢伸直。 (2)、穿刺部位按常規進行皮膚消毒,醫師戴無菌手套,鋪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用7—9號注射針頭,一般于髕骨下方,由股四頭肌腱外側向內下刺入關節囊;或于髕骨下方,由髕韌帶旁向后穿刺達關
關于關節腔液檢查的基本信息介紹
人體的漿膜腔有胸膜腔、心包腔、腹膜腔、關節腔、陰囊鞘膜腔等。在正常情況下,腔內僅有少量液體,起滑潤作用。但在病理情況下,腔內可有大量積液,稱為漿膜腔積液,如胸腔積液、腹水、心包積液、陰囊鞘膜積液、關節腔積液等。由于積液病因不同,可分為漏出液與滲出液兩種,其各種成分和性質明顯不同,檢查各種積液的量
關節腔穿刺液檢查
相信許多患有膝關節疾病的患者或多或少都遇到過因為膝關節腫脹、疼痛看醫生,醫生說關節內有積液,建議抽一抽積液,并且做個關節液檢查的情況。那么為什么要做關節液檢查?關節液檢查又檢查了什么?首先說一說關節液是怎么產生的,關節內都生有滑膜,滑膜由富有血管的結締組織和間質上皮構成,薄而光滑,襯于纖維囊的內面,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關節腔液檢查介紹
關節腔液檢查介紹: 人體的漿膜腔有胸膜腔、心包腔、腹膜腔、關節腔、陰囊鞘膜腔等。在正常情況下,腔內僅有少量液體,起滑潤作用。但在病理情況下,腔內可有大量積液,稱為漿膜腔積液,如胸腔積液、腹水、心包積液、陰囊鞘膜積液、關節腔積液等。由于積液病因不同,可分為漏出液與滲出液兩種,其各種成分和性質明顯不同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關節腔液檢查介紹
關節腔液檢查介紹: 人體的漿膜腔有胸膜腔、心包腔、腹膜腔、關節腔、陰囊鞘膜腔等。在正常情況下,腔內僅有少量液體,起滑潤作用。但在病理情況下,腔內可有大量積液,稱為漿膜腔積液,如胸腔積液、腹水、心包積液、陰囊鞘膜積液、關節腔積液等。由于積液病因不同,可分為漏出液與滲出液兩種,其各種成分和性質明顯不同
漿膜腔穿刺液及關節腔穿刺液檢查(二)
六、免疫學檢查1.結核病的特異性抗體:在結核性漿膜腔積液中存在特異性IGG抗體,常用ELISA法或ABC-ELISA法檢測,由于各試劑盒選用抗原不同,如結核桿菌化蛋白衍生物或結核分支桿菌抗原等,檢測方法差異造成結果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也不同,一般認為用Ag5作抗原最佳。近年來用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積液中結核
漿膜腔穿刺液及關節腔穿刺液檢查(一)
第一節 漿膜腔穿刺液檢查人體的漿膜腔如胸腔、腹腔、心包腔等在正常情況下僅有少量液體,據估計正常成人胸腔液在20毫升以下,腹腔液小于50毫升,心包腔液約為10-30毫升,它們在腔內主要起潤滑作用,一般不易采集到。在病理情況下則可能有多量液體貯留而形成漿膜腔液這些積液隨部位不同而分為胸腔積液腕水、腹腔積
關于漿膜腔穿刺液檢查的其他檢查介紹
(1)鐵蛋白(feritin,Ft):癌性積液中鐵蛋白多大于600μg/L,但有人報告結核性時也升高,因此鐵蛋白對癌性和結核性鑒別缺乏特異性。如果與溶菌酶一起測定則有價值,癌性腹水鐵蛋白明顯升高,腹水Ft/血清Ft>1,而溶菌酶含量不高;結核性者兩者均升高,溶菌酶升高極為明顯。 (2)纖維連結
簡述關節腔液檢查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量增多:見于非炎癥性關節炎、炎癥性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 (2)、顏色: 草綠色:見于類風濕關節炎、細菌性感染、結核性關節炎、免疫功能缺陷等。 紅色:見于外傷、血友病、壞血病、腫瘤、血管瘤、色素性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穿透關節的骨折。如為不均勻紅色,見于關節穿刺時損傷血管
關于漿膜腔積液的檢查過程介紹
(一)抽血 (二)顯微鏡檢查 1、細胞計數 漏出液多低于300×106/L,滲出液一般超過1000×106/L。 2、細胞分類 (1)紅細胞增加:多見于惡性腫瘤、結核、穿刺損傷以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等。 (2)中性粒細胞增加:見于化膿性炎癥、早期結核性漿膜炎等。 (3)淋巴細胞增加:見于
關于漿膜腔穿刺液檢查的細胞計數檢查介紹
細胞計數方法懷腦脊液相同,計數時應把全部有核細胞(包括間皮細胞)都列入細胞計數中。 紅細胞計數對滲出液與漏液的鑒別意義不大。文獻報告惡性腫瘤引起的積液壓中血性者占50-85%。當積液中的紅細胞大于0.1×1012/L時應考慮可能是惡生腫瘤、肺栓塞或創傷所致也要考慮結核病可穿刺損傷的可能。紅細胞
關于漿膜腔穿刺液檢查的酶學檢查介紹
(1)乳酸脫氫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Light 曾提出漿膜腔積液中LD>200U/L,積液LD/血清LD比值>0.6可作為滲透出液的指標,已為大家所接受。在各類滲液中經化膿性感染和積液LD活性最高,其次是癌性種液,結核性略高于正常。LD同功酶測定如 LD3、LD4
關節腔積液的化學檢查
1.黏蛋白凝塊形成試驗正常關節腔液中含有大量的黏蛋白,在乙酸的作用下形成堅實的黏蛋白凝塊,有助于反映透明質酸的含量和聚合作用。正常關節腔液的黏蛋白凝塊形成良好,黏蛋白凝塊形成不良多見于化膿性關節炎、結核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及痛風。而創傷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的黏蛋白凝塊形成良好。2.蛋白質正常關節腔液
關節腔積液的理學檢查
1.量正常關節腔內液體極少,約0.1~2.0ml(士-0.1~0.3ml),且很難采集。在關節有炎癥、創傷和化膿性感染時,關節腔液量增多。2.顏色 正常關節腔液為淡黃色、草黃色或無色黏稠液體。病理情況下可出現不同的顏色變化。顏色臨床意義淡黃色關節腔穿刺損傷時紅細胞滲出、輕微炎癥紅色穿刺損傷、創傷、出
簡述關節腔液檢查的相關疾病和癥狀
1、注意事項? 檢查前:聽醫生囑咐擺好體位。 2、相關疾病 報 小兒急性化膿性關節炎,復發性風濕病,老年人痛風,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龍線蟲病,痛風性心肌病,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3、相關癥狀 肘關節畸形,肺性肥大,關節僵直,關節積液,滑膜增厚,滑膜發
關于漿膜腔穿刺液的化學檢查介紹
1、6PH PH測定時標本應抽取在肝素化的真空注射器具內,注意與外界空氣隔絕。即時送驗及時檢查。漏出液PH>7.4;滲出液一般偏低。化膿性感染時積液PH
關節檢查的檢查過程
患者取坐位,醫者立于患者一側,一手托住患者頦下,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漸向上牽引頭部。 患者取坐位,醫者立于患者身后;雙手手指互相嵌夾相扣,以手掌面下壓患者頭頂,兩前臂掌側夾于患者頭兩側保護,不使頭頸歪斜,以免擠壓時造成意外。
關于漿膜腔穿刺液檢查的簡介
人體的漿膜腔如胸腔、腹腔、心包腔等在正常情況下僅有少量液體,據估計正常成人胸腔液在20毫升以下,腹腔液小于50毫升,心包腔液約為10-30毫升,它們在腔內主要起潤滑作用,一般不易采集到。在病理情況下則可能有多量液體貯留而形成漿膜腔液這些積液隨部位不同而分為胸腔積液腕水、腹腔積液心包腔積液等。區分
關于漿膜腔穿刺液檢查的漿膜腔積液采集和保存介紹
漿膜腔積液標本由臨床醫師行胸腔穿刺術,腹腔穿刺術或心包穿刺術分別采集。送驗標本最好留取中段液體于消毒容器試管或消毒瓶內,常規及細胞學檢查約留取2毫升,生化檢驗學留2毫升,厭氧菌培養留1毫升。如查結核桿菌則約需10毫升。為防止出現凝塊,細胞變性、細菌破壞自溶等,除應即時送驗及檢查外,常規及細胞學檢
關于漿膜腔穿刺液檢查的白細胞分類介紹
穿棘認應在抽出后立即離心沉淀,用沉淀物涂片經瑞氏染色進行分類。必要時可用細胞玻片離心沉淀儀收集細胞。以提高白細胞分類的準確性。漏出液中細胞較少,以淋巴及間皮細胞為主。滲出液則細胞較多,各種細胞增加的臨床意義如下。 (1)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增多:常見于化膿性滲出液,細胞總數也常超過1000×106
關節腔積液的顯微鏡檢查
1.細胞計數(1)檢測原理:清晰或微渾的關節腔積液標本,可直接計數細胞總數和白細胞數。渾濁關節腔的積液標本,需用生理鹽水稀釋后再做細胞總數和白細胞數計數,結果需乘以稀釋倍數。(2)參考值:無紅細胞,白細胞:(200~700)×106/L。(3)臨床意義化膿性關節炎的細胞總數往往超過50000×106
關于滑膜液常規檢查的檢查過程介紹
在關節疾病發展過程中,可多次進行關節鏡檢查,通過拍照、錄像或滑膜活檢,可取得其他診斷法所難以得到的資料,對診斷、治療和預后判斷均有極大幫助。對膝肩關節的一些病變在細心明確出院診斷后可在鏡視下用特殊器械進行手術,取得滿意的效果。
關于滑膜液肉眼檢查的檢查過程介紹
首先在無菌條件下,行關節腔穿刺,抽出關節液,分別作常規檢查和特殊檢查。常規檢查包括用肉眼觀察和顯微鏡檢查。 肉眼觀察內容主要包括關節液的顏色、清亮度、粘性、自發凝集測定和粘蛋白凝集試驗。正常關節液是一種呈草黃色、清亮、透明的粘性液體,可含少量細胞成分,白細胞計數為200-750個/mm3。若滑
關于漿膜腔積液葡萄糖的檢查過程介紹
葡萄糖定量:正常漿膜腔液,葡萄糖含量(3.6-5.5mmol/L)與血糖相近,漏出液葡萄糖含量較血糖稍減低,但滲出液葡萄糖較血糖明顯減低(
關于關節積液的檢查介紹
1.磁共振檢查 顯示關節囊腔積液,以及排除是否合并有骨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等疾病的可能。 2.關節穿刺抽液檢查 可以確定積液性質,比如細菌性、無菌性、結核性、血性等。 3.特殊的體格檢查 如浮髕試驗陽性。 4.關節檢查 關節有無紅腫、活動有無異常、功能是
顳下頜關節檢查的檢查過程
以兩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內,向前方觸診,以兩手拇指分別置于兩側耳屏前,囑患者張閉口運動,檢查髁狀突的動度及有無彈響、磨擦音等。另外還需檢查面部左右是否對稱、下頜骨各部位有否畸形、中點是否居中、各關節區及咀嚼肌群有否壓痛、下頜運動有否偏斜及牙合關系是否良好。
關節鏡檢查的檢查過程
持續硬膜外麻醉下,置患肢于手術臺上,用硬膜外穿刺針于髕上囊做關節穿刺,將滲出液抽出,向關節內注入生理鹽水使關節腔擴張(鹽水瓶懸掛高度一般為高于膝關節1m左右)。穿刺點選在髕腱外側緣,股骨外踝前緣,脛骨上緣形成的三角形中心上。先在皮膚切一0.5cm左右小口,然后用和關節鏡直徑配套的套管針穿刺,拔去
漿膜腔積液的檢查過程
(一)抽血 (二)顯微鏡檢查 細胞計數 漏出液多低于300×106/L,滲出液一般超過1000×106/L。 2.細胞分類 (1)紅細胞增加:多見于惡性腫瘤、結核、穿刺損傷以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等。 (2)中性粒細胞增加:見于化膿性炎癥、早期結核性漿膜炎等。 (3)淋巴細胞增加:見于慢性
漿膜腔積液的檢查過程
(一)抽血 (二)顯微鏡檢查 1.細胞計數 濾出液多低于300×106/L,滲出液一般超過1000×106/L。 2.細胞分類 (1)紅細胞增加:多見于惡性腫瘤、結核、穿刺損傷以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等。 (2)中性粒細胞增加:見于化膿性炎癥、早期結核性漿膜炎等。 (3)淋巴細胞增加:見于
關于漿膜腔穿刺液檢查的一般性狀檢查
1.量 該項由病室醫護人員用量筒測定或將全部由檢驗人員測其總量。液量可隨病情,部位和抽取目的不同而異,可由數毫升至上千毫升。 2.顏色 多為深淺不同的黃色,可用淡黃色、黃色、深黃色表示。一般漏出液顏色較淡,滲出液體深。紅色多為血性,可用淡紅色、紅色、及暗紅色報告之。可能為結核菌感染、腫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