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根據腎活檢結果的診斷分析
患者女,58歲,因急性腎損傷(AKI)由初級醫院轉至三級醫院。既往史:復發性帶狀皰疹。入院前未服用藥物。轉院前患者因嚴重腸胃炎1周入住初級醫院,住院期間出現AKI。體格檢查:雙側肋脊角壓痛,其他無顯著異常。轉院時患者少尿,血肌酐8.84 mg/dl,血尿素180 mg/dl;輕度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血紅蛋白9.9 g/dl;輕度血小板減少128 g/L;白細胞正常;乳酸脫氫酶顯著升高(1626 IU/L)。外周血涂片檢查未見裂細胞;觸珠蛋白檢測不到。 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4 g/g;尿沉渣顯示腎小管損傷。抗核抗體、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陰性,補體水平正常。腎臟超聲顯示:雙腎大小正常,無尿路梗阻和動、靜脈血栓。轉院后1周,患者出現無尿,開始血液透析。腎活檢結果見圖1。圖1 重度急性腎小管損傷,(a)腎小管上皮細胞和(b)細胞內PAS染色色素沉積;(c,d)普魯士藍染。......閱讀全文
一例根據腎活檢結果的診斷分析
患者女,58歲,因急性腎損傷(AKI)由初級醫院轉至三級醫院。既往史:復發性帶狀皰疹。入院前未服用藥物。轉院前患者因嚴重腸胃炎1周入住初級醫院,住院期間出現AKI。體格檢查:雙側肋脊角壓痛,其他無顯著異常。轉院時患者少尿,血肌酐8.84 mg/dl,血尿素180 mg/dl;輕度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
一例AASA腎損傷診斷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女,62歲,10年前因雙手近端指間關節、雙踝及雙膝關節腫脹疼痛于西安市第五醫院住院診斷為“RA”,后關節癥狀時輕時重,伴見口干(進干食需飲水送服),眼干、牙齒塊狀脫落及雙下肢紫癜,時有咳嗽,未予重視。?2015年1月感冒后關節疼痛、咳嗽、皮疹癥狀加重,伴雙耳聽力下降,乏力等;2015年3
腎活檢概述
腎活檢通常情況下叫做腎穿刺。由于腎臟疾病的種類繁多,病因及發病機制復雜,許多腎臟疾病的臨床表現與腎臟的組織學改變并不完全一致。為了明確疾病的病因病理,進一步確診患者所患的具體病種,這時就需要做腎穿刺活檢術!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影像學設備的更新及操作技能的提高,經皮腎活檢技術開展得較為廣泛
腎活檢意義
了解腎臟組織形態學的改變對臨床醫生判斷病情、治療疾病和估計預后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可以說,腎臟病理檢查的開展是腎臟病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飛躍。目前,腎臟病理檢查結果已經成為腎臟疾病診斷的金指標。概括起來,腎穿刺檢查的臨床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⑴明確診斷:通過腎穿刺活檢術可以使超過三分之一患者的
腎活檢的指征
1、尿沉渣中有紅細胞管型; 2、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臨床或實驗室表現; 3、沒有視網膜病變或僅為輕度病變,而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者。 其基本的病變: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質增加,有腎小球結節性和彌漫性病變及小動脈玻璃樣病變,腎小球硬化
尿常規:無痛的腎活檢
現在大多數人都注意到了定期體檢的重要性,有些單位還統一組織職工體檢。在此我想提醒大家,在體檢項目中,不要忽略尿常規。泌尿系統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體內剩余的水、電解質、代謝廢物以及一些有毒物質都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如果泌尿系統出現問題,對人體的破壞力很大。然而可怕的是:有很多泌尿系統疾病是隱匿的,待出
腎活檢禁忌癥
腎活檢是一種創傷性檢查,選擇活檢病例時不但需掌握好適應征,還要認真排除禁忌征。 ⑴絕對禁忌證:①明顯出血傾向,②重度高血壓,③精神病或不配合操作者,④孤立腎,⑤小腎。 ⑵相對禁忌證:①活動性腎盂腎炎、腎結核、腎盂積水或積膿,腎膿腫或腎周圍膿腫。②腎腫瘤或腎動脈瘤。③多囊腎或腎臟大囊腫。④腎臟
一例導航引導穿刺活檢診斷下頜升支轉移癌病例分析
?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中有約1%為源自身體其他部位癌轉移形成的繼發腫瘤。原發癌部位以肺部(男)、乳腺(女)最為多見,其他部位包括腎、肝、前列腺等,頜面部的轉移部位以頜骨和牙齦較多。而發生于下頜升支同時侵犯翼頜間隙的轉移癌相對少見,由于該部位位置較深,臨床獲得病理結果較為困難,常規手術切取活檢創傷大,風
急性腎損傷的腎組織活檢指征檢查
1. 可能存在缺血和腎毒性因素之外的腎性急性腎損傷。 2. 原有腎臟疾病的患者發生急性腎損傷。 3. 伴有系統性受累表現的患者,如伴有貧血、長期低熱、淋巴結腫大等。 4. 臨床表現不典型者,腎活檢鑒別是貧血/中毒性急性腎小管壞死或急性間質性腎炎。 5. 臨床診斷缺血或中毒性急性腎小管壞死
一例根據涂片及核型進行的病例分析
患者男,41歲,表現為貧血(血紅蛋白112 g/dL)、白細胞增多(白細胞158.85 × 109/L)包括嗜堿性細胞增多(15.44 × 109/L)以及血小板增多(血小板467 × 109/L)。血涂片顯示2%的原始細胞、嗜堿性細胞增多(9.7%)和嗜酸性細胞增多(圖A)。抽吸液顯示4%的原始細
一例腎血管球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37歲。2013年10月28日因體檢發現左腎占位性病變1周人院。無肉眼及鏡下血尿,無外傷及手術史。B超檢查:左腎盂可見5.3cm×5.4cm中等回聲,內可探及血流。CT檢查:平掃見左腎竇擴張,其內密度增高,與腎實質分界不清;增強后見左腎竇區病變呈不均勻強化,部分腎盂、腎盞受壓。CT造影檢查
一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腎內型腎動脈瘤病例分析
病例?男,60歲,因左側腰部疼痛、血球于門診就診奇體:血壓120/80 mmHg(1 mmHg=0.133 kPa),腰部未捫及包塊,左腎區叩擊痛,輸尿管走行區無壓痛。血常規、血生化正常,尿常規:白細胞(鏡下)12.00 p/HPF、紅細胞(鏡下)57.90 p/HPF、尿潛血250.00 Ery/
一例活檢提示黑色素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57歲,無病史,皮膚及前哨淋巴結活檢提示為侵襲性黑素瘤,淋巴結明顯腫大,疑為黑色素瘤轉移。組織學檢查:非典型濾泡增生,彌散于整個淋巴結實質(圖A),淋巴濾泡中摻雜中心細胞和少量中心母細胞,并有豐富的胞外嗜酸性物質,形態特征類似于淀粉樣蛋白(圖B-C),這一異常特征提示淋巴瘤。免疫組化:CD2
一例活檢提示黑色素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57歲,無病史,皮膚及前哨淋巴結活檢提示為侵襲性黑素瘤,淋巴結明顯腫大,疑為黑色素瘤轉移。組織學檢查:非典型濾泡增生,彌散于整個淋巴結實質(圖A),淋巴濾泡中摻雜中心細胞和少量中心母細胞,并有豐富的胞外嗜酸性物質,形態特征類似于淀粉樣蛋白(圖B-C),這一異常特征提示淋巴瘤。免疫組化:CD2
病例分析:一例腎下垂診療經驗分享
在前一期我們醫院的一個護士因為腹部疼痛在普外科就診,在普外做了全面的檢查,沒有見到明顯的病征。后來轉診我們泌尿外科,一開始也沒有發現明顯的病征,最后仔細詢問病史及疼痛特點,患者表示行走時有加重,平臥會有好轉,因此主任懷疑是否有腎下垂。復習CT發現右側腎下垂約2個椎體,確定了診斷。由于患者年輕且沒結婚
一例后腎腺瘤超聲表現病例分析
患者女,46歲,常規體檢超聲檢查發現左腎下極實質性占位3周而入院進一步診療。患者左腎區無明顯不適,無腎區叩擊痛,血常規及尿常規無明顯異常。?超聲檢查:左腎下極見大小約3.4 cm×3.6 cm低回聲團塊,內部回聲欠均勻,邊界尚清,團塊周邊可見散在鈣化斑(圖1),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示內部少
IgA腎病行腎穿刺活檢臨床路徑
??? 一、IgA腎病行腎穿刺活檢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慢性腎炎綜合征、復發性或持續性血尿,病理診斷為IgA腎病(ICD-10:N02.801)。??? (二)診斷依據。??? 根據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編著或修訂的《臨床診療指南-腎臟病學分冊》、《臨床技術操
放射性腎炎的腎活檢的相關介紹
(1)急性放射性腎炎腎小球和小管變性、間質水腫和出血。如急性腎炎型,腎臟大小正常,腎小球基底膜增厚、斷裂、玻璃樣變,血管內皮細胞變性、內膜腫脹,大劑量照射后腎動脈及小動脈壁纖維素樣壞死,血栓形成;甚至有些病例可見新月體形成。免疫熒光檢查無免疫球蛋白、補體或纖維蛋白原沉積,受累組織與正常組織易于區
一例極罕見的腎表皮樣囊腫病例分析
患者,男,59歲。因查體發現左。腎占位性病變2d入院。無腰痛,無肉眼血尿等不適癥狀。觸診左腎區明顯腫物,質硬,輕壓痛。B超檢查:左腎中上部實質可見8.1 cm×7.3cm大小中等回聲占位,回聲不均,內可探及血流。IVU檢查符合左腎占位病變。腹部CT檢查:左腎體積增大,輪廓不清,可見軟組織腫物影,與正
一例左腎RosaiDorfman病病例分析
患者女,64歲。外院體檢行B超發現雙腎多發占位性病變1周,行CT平掃及增強掃描,提示雙腎多發錯構瘤,左腎中極外側可見直徑約2 cm腫物,輕度強化,疑診為左腎癌,于2013年7月1日收入本院。患者無明顯不適癥狀,體檢未發現明顯異常,實驗室檢查也無明顯異常。?影像檢查:(1)B超:左腎兩處低回聲區,大小
一例成人中胚葉腎瘤病例分析
中胚葉腎瘤(mesoblastic nephroma,MN)是一種先天性嘻,多見于2歲內的嬰幼兒。成人MN罕見,合并嚴重水并以泌尿系感染就診者尚未見報道。我院收治1例臨床病理檢查確診,報告如下。?患者,女,57歲。因間斷性尿痛伴發熱1個月于2015年7日入院。患者人院前1個月無誘因出現排尿疼痛,伴,
一例腎盞憩室誤診病例分析
腎盞憩室在臨床上較少見,部分腎盞憩室表現酷似腎囊腫,無明顯臨床表現,給診斷帶來極大困難,尤其在兒童中,腎盞憩室甚少被明確診斷。本文報道了一例誤診為腎囊腫的腎盞憩室患兒病例。病例資料患兒,女,7歲。因“腹痛1 d,發現肉眼血尿半天”入院。既往史:患兒5年前體檢B超發現右腎囊腫,大小約0.9 cm×
一例膀胱惡性腎源性腺瘤病例分析
患者,男,67歲。因間歇性全程無痛肉眼血尿伴血塊1周入院。無尿路刺激癥狀,無排尿困難,無發熱及腰痛。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壓極高危型,慢性貧血。查體未見陽性體征。尿細胞學檢查陰性。B超檢查:膀胱后壁約4.1 cm x 3.0 cm中低回聲團塊,基底寬,邊界欠清楚,形態不規則,內部回聲不均。CT檢查:膀胱
一例肝腎重復良性腫瘤病例分析
隨著疾病診斷與治療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壽命的延長,重復腫瘤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尤其消化道、肺、腦、甲狀腺、子宮和前列腺等臟器間的惡性重復腫瘤報告明顯增多。有關肝腎的重復腫瘤文獻報告相對較少,本文報告1例經手術后病理證實的肝臟局灶性結節增生重復腎錯構瘤同時性良性重復腫瘤,現結合文獻作一回顧分析。?1 臨床
腎缺血的診斷
臨床上有應用造影劑史,在24~48h內出現少尿、無尿、皮疹、心悸、出冷汗、血壓下降,嚴重者出現過敏性休克,尿檢異常,腎功能急驟變化尤其小管功能明顯異常者,即可作出本病診斷。 實驗室檢查: 1.尿液檢查尿液檢查可見尿中出現腎小管上皮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及上皮細胞管型,為非特異性,與腎功能改變不
腎缺血的診斷
臨床上有應用造影劑史,在24~48h內出現少尿、無尿、皮疹、心悸、出冷汗、血壓下降,嚴重者出現過敏性休克,尿檢異常,腎功能急驟變化尤其小管功能明顯異常者,即可作出本病診斷。 實驗室檢查: 1.尿液檢查尿液檢查可見尿中出現腎小管上皮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及上皮細胞管型,為非特異性,與腎功能改變不
腎下垂的診斷
根據完整病史與體格檢查可初步作出診斷體格檢查時應能捫及腎臟下移腎臟通常容易觸到當觸診有困難時可讓患者上下幾級樓梯然后進行立位觸診有助于捫及腎臟立位與臥位IVP與B超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診斷標準:可將患者癥狀體征X線檢查等綜合起來對腎下垂程度作一判斷。 輕度:有典型的腰酸痛癥狀未捫及或僅觸及腎
一例慢性咳嗽診斷分析
一名63歲女性患有慢性咳嗽。3個月前體健,之后干咳發熱。初始使用抗生素治療2周。咳嗽改善,發熱緩解。但是,又發生干咳。?患者主訴近期有幾次咯血,體重下降約5磅(2.3 kg),她將其歸因于近期飲食改變和運動,另外還有胸痛,氣促,呼吸困難,和明顯的腰痛。?既往病史是高血壓和糖尿病。家族史包括她的父親在
一例咯血、氣喘診斷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女,76歲。因全身不適1d,伴咯血、氣喘14h入院。患者人院前1d無明顯誘因出現全身不適,認為“感冒”,未予特殊處理。14h前患者出現右側胸痛,隨后咯出鮮紅色血液50 ml,繼而出現氣喘,入住當地縣醫院,肺CT示右肺上葉、中葉外側段炎性反應,右肺門略增大,血?WBC 0.66 x 10
一例胸腔積液診斷分析
男性患者,67歲,因“反復胸悶1月余,再發伴心悸、氣促1天”于2016-8-29入院,否認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患者1月前無明顯誘因開始出現胸悶,無胸痛,無惡心、嘔吐等癥狀,來我院急診。當時查cTnI 5.667ng/ml,EKG:右室高電壓,ST-T異常,右室面導聯輕度ST-T抬高,當時考慮急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