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堅持做10年,一定能做出成就來!”剛剛從“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現場趕回來的中國計量院電磁所副所長邵海明臉上,仍然難掩獲獎的激動與興奮。作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直流大電流計量標準研究建立與應用”項目的主要完成人,邵海明發自肺腑地說:“這不僅僅是我們課題組成員的榮耀,更是整個質檢系統的榮耀。” 經濟發展急需計量保障 談起高準確度國家直流大電流計量標準的重要性,邵海明舉了幾個例子。 我國發電量居世界第一,直流用電量占20%至40%,而直流高壓輸電線路就需要依靠準確的直流大電流測量來計算線路損耗;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并網運行也需要準確測量直流大電流評價換流效率;在金屬電解行業,直流用電量約占其總用電量90%,行業準入、節能考核都需要準確測量直流大電流來評價電流效率;高鐵、地鐵等現代機車靠直流電機驅動,裝配有大量直流大電流傳感器對機車運行狀況進行監控,這些直流大電流的準確有效測量完全依賴高準......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制的鍶87原子光晶格鐘(鍶光鐘)數據首
把科技興檢口號喊得更響 把科技興檢旗幟舉得更高―――支樹平在全國質檢科技工作會議上講話解讀 質檢系統五年 共獲10項國家科技進步獎 “十一五”期間,質檢系統共榮獲10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其中兩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8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支樹平在講話中透露的消息。 由中國計量
2007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獎項目202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1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科研管理處提出。 &
新中國成立60年來質檢科技工作回首 圖為計量院科研人員正在調試檢測設備。 無論在科技領域,還是質檢系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天初都是德高望重的科研專家。可是,這位頭發花白的老專家卻一直聲稱,自己只是科研團隊中的“小字輩”,眼前備受矚目的科研成果源自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和奮
云南省計量院隸屬于云南省質監局,是省級國家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和科研單位。該院設有工程測量與力學、熱工、信息與電學、衡器、流量、理化、醫學、交通8個專業計量研究所,宜良計量檢測站、楊林計量檢測站2個計量檢測站,以及能源檢測技術研究中心、計量產品質檢中心、產業計量測試中心3個中心。 該院先后承擔國家
2009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獎項目218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1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技術發展處提出。 聯系人:謝正文 聯系電話:822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向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分類管理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建設轉變,推進科技基礎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宋偉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宋偉在致辭中講到,國家計量院作為國家的法定計量技術
六十歲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發。 60年前,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大科學院之一,成為我國醫療衛生系統的國家隊和先行者。 從“落后”到“領先”,從“模仿”到“原創”,從“空白”到“超越”……60年來,醫學科技創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國醫學科學院人深深的足跡,為人民健康護航途中的每一次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出285個項目(人選)。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下設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出285個項目(人選)。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下設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
有一家企業,50年間不斷地朝著國際一流實驗室的目標發展,并已成為行業翹楚;有一個人,30余載矢志如一地扛著質量檢測的重擔,也已是行業引領者!這,便是蘇州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其掌門人胡德霖。 五十年風雨滄桑,五十年薪火傳承,五十年輝煌燦爛。今日的電科院,已是目前國內唯一單獨上市的輸變電領
2012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在12月18日舉行的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全會上揭曉。 2012年度高校這十大科技進展是:安徽醫科大學主持的全基因組外顯子測序分析發現汗孔角化癥、掌跖角化癥和少毛癥致病基因研究,北京大學主持的強激光場下原子分子隧道電離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主持的先
2011年10月15日上午10時,2011年BCEIA金獎和CAIA獎頒獎儀式在北京展覽館2號館隆重舉行。出席頒獎儀式的嘉賓有: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王順昌先生、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丁輝先生、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吳波爾女士、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秘書長李紅梅女士、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咨詢部主任
根據《關于評選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發京黨字〔2009〕128號)文件規定,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評選程序性評審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進行,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及評選程序邀請相關人員對上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選出了30位候選人進入最終的評選。 現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附件3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單位(專家)初評建議等級1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梨優質早、中熟新品種選育與高效育種技術創新張紹鈴,施澤彬,王迎濤,李秀根,吳 俊,李 勇,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召開,北京主持完成的71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67項,占國家獎通用項目授獎總數的30.5%,連續四年超三成;此外還有44項北京參與完成的成果獲獎,北京主持和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數占國家通用項目授獎總數的49.4
記者從10月11日召開的全國質檢科技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一五”期間,質檢系統共榮獲10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其中兩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8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支樹平在講話中透露的消息。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完成的“激光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裝置研究”于2006年
實驗室儀器是科學儀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涉及的專業多、應用領域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實驗室儀器越來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實驗室儀器取得了重大進步和發展,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知識產權。 一、天平 1、天平儀器發展現狀 天平行業按其產品結構劃分:電子天平和機械天平和水分測定
2017年5月20日,2016年度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表彰現場(資料圖片) 自1875年5月20日,17個國家在法國巴黎簽署“米制公約”,在全球范圍內推行國際單位制以來,計量科技在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積極推進和影響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從科學研究到國防建設,從工業發展到經濟繁榮,從
唐九華(1929年—2001年) 唐九華,浙江紹興人,出生于上海。中國光學工程總體設計專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世紀50年代,負責研制成功地形一號經緯儀、自動記錄紅外分光光度計并推廣工業生產。60年代,負責研制成功多種大型光學跟蹤測量設備和坐標基準傳遞設備,均達到世界
質檢中心檢測人員正在對熱能表進行檢測 2006年 ★2006年12月11日,編制了《國家質檢總局“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 ★2006年8月17日至8月19日,全國第二次質檢系統科技工作會議召開。 ★質檢技術機構科研體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將于2019年3月27日-28日 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與第十七屆CISILE科儀展同期舉辦! 將有哪些業內大咖出席會議? 議題有哪些?日程怎么安排? 企業的參與情況如何? 本文帶給你最全最新的大會資訊演講嘉賓介紹魏復盛中國工程院院士 魏復盛,1938年1月19日出生于成都簡陽,環
將于2019年3月27日-28日 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與第十七屆CISILE科儀展同期舉辦! 將有哪些業內大咖出席會議? 議題有哪些?日程怎么安排? 企業的參與情況如何? 本文帶給你最全最新的大會資訊演講嘉賓介紹魏復盛中國工程院院士 魏復盛,1938年1月19日出生于成都簡陽,環
在這金秋時節,以“計量科技支撐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主題的“國際計量科學發展論壇”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院區隆重舉行。此次論壇匯聚國內外計量界精英,是中國計量工作者了解國際計量科技最新發展動態,探討計量如何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加強與國際計量組織和世界計量技術機構代表交流計量
唐九華(1929年—2001年) 唐九華,浙江紹興人,出生于上海。中國光學工程總體設計專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世紀50年代,負責研制成功地形一號經緯儀、自動記錄紅外分光光度計并推廣工業生產。60年代,負責研制成功多種大型光學跟蹤測量設備和坐標基準傳遞設備,均達到世界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獲獎項目248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一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提出。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