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發生物燃料電池效率近乎100%
研究人員正試圖使用糖為電子設備提供能源。 據國外媒體報道,研究人員一直在不斷的研發能夠通過生物過程發電的各種生物電池,但大多數生物電池都無法產生大量的能量。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一種生物電池原型,它比現在手機等電子設備中的電池更加輕便、更加強大。 人體通過新陳代謝過程將糖轉變成為能量,在將糖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這種生物電池也能通過捕獲糖分解過程中產生的電子來產生能量。由于生物電池使用的是生物材料,它們可再生而且無毒性,這就使它們有希望成為傳統電池的替代品。 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Percival Zhang和Zhiguang Zhu設計出了這種新型生物電池,它能夠將糖直接轉換成能量,這就意味著它的輸出遠超之前的生物電池,甚至也超過普通的鋰離子電池。 這種新生物電池依靠酶蛋白獲得如此高的效率,它能近乎百分之百提取出糖分子所蘊含的能量,并且產生二氧化碳和水。而之前的生物電池提取的能量只......閱讀全文
未來生物燃料電池或使用混合燃料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美國研究人員表示,通過用細胞的線粒體取代酶分解和重建生物燃料中的纖維素分子,未來的生物燃料電池或將依靠各種生物燃料組成的能量“飲料”來工作。 科學家在美國化學學會的年會上展示了一款新的生物燃料電池模型。新電池不使用酶而使用細胞中的線粒體來分解燃
燃料電池掀熱潮-生物燃料成投資熱點
本周以來,在新能源汽車熱潮的助推下,燃料電池概念強勢來襲,wind燃料電池指數更是連續兩個交易日收出放量長陽。而隨著燃料電池炒作熱潮的逐步蔓延,圍繞燃料電池的相關概念也進入細化階段,其中生物燃料就悄然進入投資者的視線中。消息面上,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技術團隊在基于細菌表面展
-生物燃料電池即將研發出來
據國外媒體報道,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高效的新生物燃料電池原型,能夠通過酶蛋白從糖中獲取能量,理論上效率接近100%。未來或將取代傳統鋰電池為手機等設備供能。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高效的新生物燃料電池原型,能夠通過酶蛋白從糖中獲取能量,理論上效率接近100%。未來或將取代傳統鋰電池為手機
研究開發出生物質燃料低溫電池
據報道,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直接以生物質為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這種燃料電池只需借助太陽能或廢熱就能將稻草、鋸末、藻類甚至有機肥料轉化為電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出近100倍。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自然通訊》上。 盡管以甲醇或氫驅動的低溫燃料電池技術得到長足發展
青島能源所生物燃料電池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特殊的燃料電池,它使用酶或產電微生物作為生物催化劑,通過電化學途徑將生物質燃料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生物燃料電池反應條件溫和、原料來源廉價、生物相容性好,因此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技術團隊研究人員在基于細菌表面展示酶的生物燃料電
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望走出實驗室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Bruce Logan的研究組正在嘗試開發微生物燃料電池,可以把未經處理的污水轉變成干凈的水,同時發電。無論對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這項“一舉兩得”的技術都相當誘人。更誘人的是,據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網站消息,該項技術未來還可能實現海水淡化,成為
改造細菌助力生物燃料
一項研究發現,一種經過遺傳改造的降解木質纖維素的細菌不僅能夠把生物質纖維素轉化成糖,還能把糖轉化成乙醇燃料。利用植物生物質進行具有成本效率的生物燃料生產的一個主要障礙是利用微生物發酵制造乙醇之前的化學和酶預處理的成本。微生物工程的工作的方向因此一直放在了制造可以執行向乙醇的生物質轉化的所有階段的
生物燃料或不“綠”第三代生物燃料備受關注
近年來,生物燃料發展迅猛。所謂生物燃料一般是泛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萃取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由于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生物,生物燃料被認為可以替代化石燃料,成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 有研究機構預計,到2018年,全球生物燃料(生物乙醇與
天工生物所在酶生物燃料電池的開關元件方面取得新進展
酶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利用氧化還原酶類,可將儲存在糖類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電化學裝置。酶生物燃料電池使用對環境無害的生物燃料和生物催化劑,被認為是一種新型的綠色能源,目前已經有酶生物燃料電池為植入型、穿戴型電子設備,以及自供電型生物傳感器供電的報道。但是酶生物燃料電池的產電過程是即時的、不可控制
成都生物所微生物燃料電池產電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微生物燃料電池產電機制 微生物燃料電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是一種以產電微生物為陽極催化劑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在廢水處理和新能源開發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雖然目前已發現很多產電微生物,如希瓦氏菌、地桿菌、克雷伯氏桿菌等,但這些
梁禹翔: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翻倍
你能想象這發生在一個25歲小伙子身上嗎?就讀于浙江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梁禹翔,巧妙地借助太陽光輔助提升微生物燃料電池的輸出性能,開發出了目前國際上該領域輸出功率最高、穩定性最好的光電微生物燃料電池,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9篇學術論文,授權了6項國家發明ZL,為該技術的工程化應用
長春應化所折紙生物燃料電池研究獲進展
近日,英國皇家化學會《化學世界》(Chemistry World)以Soft drinks power origami cell 為題報道了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董紹俊課題組發表在《化學通訊》上的關于生物燃料電池研究的新進展。 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酶替代貴金屬催化劑
科學家研發生物燃料電池-效率近乎100%
研究人員正試圖使用糖為電子設備提供能源。 據國外媒體報道,研究人員一直在不斷的研發能夠通過生物過程發電的各種生物電池,但大多數生物電池都無法產生大量的能量。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一種生物電池原型,它比現在手機等電子設備中的電池更加輕便、更加強大。 人體通過新陳代謝過程將糖轉
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成本低性能高
英國巴斯大學、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和布里斯托爾機器人技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一種采用廚余垃圾中典型成分作為有效催化劑的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體積小,價格低,但性能卻更強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電化學學報》上。 研究人員說:“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潛力從廢物如尿液中產生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美開發生物質燃料低溫電池-可將稻草轉為電能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9日報道,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直接以生物質為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這種燃料電池只需借助太陽能或廢熱就能將稻草、鋸末、藻類甚至有機肥料轉化為電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出近100倍。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自然通訊》上。 盡管以甲醇或氫驅動的低溫
哈工大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獲重要進展
在國家重大水污染專項課題和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的資助下,哈爾濱工業大學陳志強教授課題組在微生物燃料電池深度脫鹽和去除重金屬方面的研究日前取得重要進展。 該課題組的3篇相關研究成果《微生物燃料電池耦合膜電容去離子技術提高脫鹽效率的研究》《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同步脫
生物質燃料熱值儀器能檢測哪些燃料
生物質燃料熱值儀器也叫量熱儀,只要能燃燒的生物質,其熱量,量熱儀都可檢測。量熱儀主要適用于電力、煤炭、造紙、石化、水泥、農牧、醫藥、科研、教學等行業或部門測定煤炭、石油、化工、食品、木材等固體或液體可燃物質的熱值。
糖也可以用來產生能量-索尼制成新生物電池
索尼公司近日宣布開發出一種生物電池,這種電池利用酶作為催化劑,依靠糖的分解產生電流。這種生物電池的外殼所用材料是用蔬菜制成的塑料,因此對環境完全友好。相關論文已提交給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舉行的第234屆美國化學學會全國年會。?生物電池是利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等為原料,通過酶分解來發電的一
超級海藻:生物燃料新來源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通過最新技術,此前由被粉碎的植株提取而成的納米纖維素(Nanocellulose),現在可由經“工廠”提供水、光照及時間培育出的海藻提取。這個方案不僅成本低廉,成長迅速,而且具備極高商業價值。 科學家最近在研究一種可廣泛運用于生產從盔甲到智能手機屏幕等各種產品的原料,據
意大利或掀起生物燃料革命
很多悲觀的說法認為,意大利的新能源無力參與全球競爭。但是,在提供新能源減少碳排放方面,意大利國內主要的國際財團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可能會掀起“綠色革命”。 最近,在意大利克雷申蒂諾,一家投入1.5億美元的生物燃料乙醇工廠正式投產。據說,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利用酶轉化法實現商業規模化生產“第二
紙電極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更廉價高效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化學學會·能源通訊》雜志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用紙制造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電極,與過去的方法相比這能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更為廉價和高效。 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利用微生物來產生電能的裝置,一個重要應用場景是廢水處理,微生物在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同時,還能產生電能。但目前所
青島能源所在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等項目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器團隊負責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劉愛驊等在基于木糖脫氫酶表面展示體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生物燃料電池是指以微生物或酶為催化劑,將生
《自然通訊》:直接利用生物質發電的新型混合燃料電池
報道:雖然以甲醇或氫為發電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已經得到充分的研究,但由于聚合物材料缺乏有效的催化劑體系,現有的低溫燃料電池技術并不能直接利用生物質(biomass)作為燃料。 目前,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低溫燃料電池,借助于太陽能或熱能激活的催化劑,能夠直接將生物質
美研究稱生物電能要比生物燃料更有效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在開發生物能源過程中,以單位土地面積的能效來看,利用生物電能要比利用生物燃料更有效,前者可更好地利用土地,保護環境。 生物能源主要包括生物電能和生物燃料兩大類。生物電能指的是利用各種植物秸稈進行發電,而生物燃料則是以玉米等作物和農業廢棄物為原料制造的乙醇等燃料。生物能
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望走出實驗室-可凈化污水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Bruce Logan的研究組正在嘗試開發微生物燃料電池,可以把未經處理的污水轉變成干凈的水,同時發電。無論對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這項“一舉兩得”的技術都相當誘人。更誘人的是,據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網站消息,該項技術未來還可能實現海水
日本研究者試制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獲進展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 《參考消息》20日登載《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開發出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報道摘要如下:利用常見植物和微生物來發電的技術正受到關注。日本山口大學副教授阿齊茲·莫克蘇德開發出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利用芋頭、茄子等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來提取電力。它產生的電力能夠用來點亮小燈泡等,且
測量生物發光共振能量轉移
fff簡介分子之間的能量轉移大多是由輻射導致的。然而當不同熒光物質非常靠近時(
測量生物發光共振能量轉移
fff簡介分子之間的能量轉移大多是由輻射導致的。然而當不同熒光物質非常靠近時(
全球首個先進生物燃料裝置投產
10月9日,全球首個以秸稈和能源作物為原料生產纖維素乙醇的工業化裝置,在意大利北部開始工業化生產。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座工廠。 這個工廠以小麥秸稈、水稻秸稈以及種植于非耕地上的高產能源作物蘆竹為原料,年產6萬噸纖維素乙醇。乙醇生產過程的副產品木質素可用于發電,不僅可以滿足生產所
汽車“喝酒”-生物燃料要唱主角
2020年全國普及乙醇汽油 汽車“喝酒” 生物燃料要唱主角 近期,全國各地盡管多為藍天,但臭氧污染卻節節攀高。生態環境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表示,臭氧問題將在大氣污染治理中越來越突出,治理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油品。 無獨有偶,天津市政府發布了《天津市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