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內翻臨床路徑
一、膝內翻行脛骨高位截骨術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膝關節膝內翻畸形(ICD-10:M21.103 /Q74.104/E64.302) 行脛骨高位截骨術(ICD9-CM-3:77.2701)。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常規-骨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外科學(下冊)》(8年制和7年制臨床醫學專用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膝內翻畸形,關節痛。 2.體格檢查:膝關節活動正常,關節穩定,內翻畸形。 3.輔助檢查:X線檢查發現膝內翻畸形,內側關節間隙無明顯......閱讀全文
膝內翻臨床路徑
? 一、膝內翻行脛骨高位截骨術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膝關節膝內翻畸形(ICD-10:M21.103 /Q74.104/E64.302)??? 行脛骨高位截骨術(ICD9-CM-3:77.2701)。???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常規-骨科學分冊
治療膝內翻的方法介紹
O型腿的矯正方法包括:手術、正O儀器、夾板、綁腿、鍛煉、矯正鞋墊等。 手術適應于有骨性畸形的患者。通過手術截骨+內固定矯形,可以馬上恢復正常的肢體力線及外觀。 嚴重的膝內翻畸形,一期新截骨+內固定矯形可能會造成神經、血管緊張及牽拉,易出現相關并發癥。故可采用外固定架輔助下截骨矯形,緩慢糾正畸
關于膝內翻的發病機理介紹
缺鈣和遺傳是O型腿形成的兩個基礎,但更直接的原因,還是在于走姿、站姿、坐姿及一些運動。 走路外八字腳、稍息姿勢站立、長期穿高跟鞋、盤坐、跪坐、蹲馬步等等,會給膝關節向外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會牽拉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長期如此,就會導致膝關節外側副韌帶松弛。 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是膝關節內外側角度的穩
簡述膝內翻的疾病危害
正常的膝關節,壓力是平均分布在關節面上的。而O型腿的人,由于膝關節內翻,身體重量就過多集中于膝關節內側關節面上。過度的壓力和摩擦力,會導致膝關節內側軟骨面磨損,脛骨平臺塌陷,繼發骨性關節炎。到年齡大了,就容易出現關節痛,影響到正常的行走活動。
內翻足的臨床表現
內翻足前足寬而厚,伴有內收畸形,患足1-5趾短縮,跟骨內翻,足跟窄小,足下垂或伴有空凹畸形,患足外側緣向外成明顯弧形改變,患肢肌肉萎縮,足部活動功能障礙,站立時足背中外部著地負重。
簡述瞼內翻的臨床表現
1.先天性瞼內翻常為雙側,痙攣性和瘢痕性瞼內翻可為單側。 2.患者有畏光、流淚、刺痛、眼瞼痙攣等癥狀,老年性瞼內翻可急性發作,癥狀發作性加重。 3.檢查可見瞼板、尤其是瞼緣部向眼球方向卷曲。倒睫摩擦角膜,角膜上皮可脫落,熒光素彌漫性著染。如繼發感染,可發展為角膜潰瘍。如長期不愈,則角膜有新生
改良截骨法治療內翻畸形膝骨性關節炎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女,69歲。主訴為雙膝關節疼痛10年,加重伴活動受限2個月。患者10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膝關節疼痛,與活動相關,休息可緩解,無夜間痛。曾多次于外院行口服藥、熱敷等保守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癥狀逐漸加重,近2個月前疼痛加重,伴活動受限。下蹲、上下樓困難,步行小于500m。入院后進行詳細的體格檢
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臨床路徑
? 一、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ICD-10:I67.6)。???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神經病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中國腦血管病防止指南》(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1
脛骨近端骨巨細胞瘤病灶清除骨水泥填充術后嚴重膝內翻
脛骨近端骨巨細胞瘤病灶清除骨水泥填充術后嚴重膝內翻診療分析臨床資料病人女,32歲,因“右膝部腫瘤術后14年,現活動受限1年余”入院。14年前因無明顯誘因出現右膝疼痛并包塊形成就診本院,完善術前檢查及準備后行“右脛骨近端骨巨細胞瘤病灶清除骨水泥填充術”,病理檢查示“右脛骨近端骨巨細胞瘤”,術后病情穩定
內鏡下胃息肉切除術臨床路徑
一、內鏡下胃息肉切除術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胃息肉(ICD-10:K31.7/D13.1)。??? 行內鏡下胃息肉切除術(ICD-9-CM-3:43.4102)。??? (二)診斷依據。??? 根據《實用內科學》(復旦大學醫學院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9月,
內翻足的治療原則
內翻足的治療原則是越早越好,應該出生后立即開始。絕大多數患兒通過手法按摩和必要的控制措施,可以獲得正常的足部形態,尤其是松軟型的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完全可以達到這個要求;甚至被認為較困難的僵硬型通過耐心持久的手法按摩治療,也能使部分患兒獲得治愈。新生兒階段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的重要治療手段,小兒越小,生
內翻足的功能鍛煉
功能鍛煉在足畸形的恢復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根據患兒年齡、病情、畸形程度及治療進展,制定相應合理的鍛煉計劃。矯正患足的內收、內翻畸形,恢復足部各項功能,合理的功能鍛煉可以積極促進患足正常形狀及生理功能的恢復穩定,維持和鞏固療效。 功能鍛煉有主動功能和被動功能的鍛煉,通過醫護人員的幫助,首先建
簡述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的臨床表現
由于生后即能看到足部畸形,通常診斷并不困難。先天性馬蹄內翻足一般可分為僵硬型(內因型)和松軟型(外因型)。 1.僵硬型 畸形嚴重。踝與距下關節跖屈畸形明顯,距骨跖屈,可從足背側皮下摸到突出的距骨頭。因跟骨后端上翹藏于脛骨下端后側,足跟似乎變小,乍看似無足跟而呈棒形,故又稱棒形足。跟腱攣縮嚴重
關于瞼內翻的病因分析
1.先天性瞼內翻 多見于嬰幼兒,女性多于男性,大多由于內眥贅皮、瞼緣部輪匝肌過度發育或瞼板發育不全所引起。如果嬰幼兒較胖,鼻梁發育欠飽滿,也可引起下瞼內翻。先天性瞼內翻少見,常發生在下瞼,通常伴有其他異常,如瞼板發育不良、小眼球,它可以與先天性內眥贅皮或下瞼贅皮同時存在。 2.痙攣性瞼內翻
治療瞼內翻的相關介紹
1.先天性瞼內翻 隨年齡增長,鼻梁發育,可自行消失,因此不必急于手術治療。如果患兒已5~6歲,睫毛仍然內翻,嚴重刺激角膜,可考慮手術治療,行穹隆部-眼瞼皮膚穿線術,利用縫線牽拉的力量,將瞼緣向外牽拉以矯正內翻。 2.老年性瞼內翻 可行肉毒桿菌毒素局部注射。如無效可手術切除多余的松弛皮膚和切
賁門失弛緩癥內鏡下氣囊擴張術臨床路徑
??? 一、賁門失弛緩癥內鏡下氣囊擴張術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賁門失弛緩癥(ICD-10:K22.0)。??? 行內鏡下氣囊擴張術(ICD-9-CM-3:42.9204)。???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消化系統疾病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
喉癌臨床路徑
?? 一、喉癌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喉癌(ICD-10:C32,D02.0)??? 行喉部分或全切除術(ICD-9-CM-3:???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耳鼻喉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癥狀:聲嘶或其他喉部不
淋病臨床路徑
? 一、淋病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淋病(ICD-10:A54)。???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皮膚病與性病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皮膚病與性病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出版社)。??? 1.患者
癲癇臨床路徑
? 一、癲癇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癲癇(ICD–10:G40)。??? (二)診斷依據。??? 根據《尼爾森兒科學》(Richard E. Behrman主編,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年,第七版)、《臨床診療指南-癲癇病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
肛裂臨床路徑
? 一、肛裂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肛裂(ICD-10:K60.0-K60.2)??? 行肛裂切除術(ICD-9-CM-3:49.04)。???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外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病史:排便
白癜風臨床路徑
? 一、白癜風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白癜風(不伴有并發癥)(ICD-10:L80)。???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皮膚病與性病分冊》(中華醫學會編,人民衛生出版社)、《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皮膚病與性病分冊》(中華醫學會編,人民軍醫出版社)、
瞼內翻的基本信息介紹
瞼內翻指眼瞼,特別是瞼緣向眼球方向卷曲的位置異常。當瞼內翻達一定程度時,睫毛也倒向眼球。因此瞼內翻和倒睫常同時存在。瞼內翻可分為三類:先天性瞼內翻;痙攣性瞼內翻;瘢痕性瞼內翻。先天性瞼內翻常為雙側,痙攣性和瘢痕性瞼內翻可為單側。患者有畏光、流淚、刺痛、眼瞼痙攣等癥狀。檢查可見瞼板、尤其是瞼緣部向
內翻足的治療方案有哪些
內翻足的治療原則,以矯正畸形為主,早期畸形矯正,足功能均可恢復。治療可分為四個時期。 1、1歲以內的嬰兒,哺乳時,由母親及一名助手共同協助進行手扳法矯正,嬰兒屈膝(使跟腱松弛),助手固定患兒膝關節,操作者一手握患兒踝關節上方,一手托扶足前部跖面,用力使患足外翻,外展及背伸,每日2次,手法輕柔,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的概述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亦稱先天性畸形足,是比較常見的先天畸形,多為單側,亦可為雙側。病因尚不清楚。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無特殊藥物治療。
怎樣檢查先天性馬蹄內翻足?
根據臨床表現均能作出診斷,一般不需依據X線檢查確診。但對于判斷馬蹄內翻足畸形程度和對治療療效的客觀評價,X線攝片是不可缺少的。正常新生兒足部X線片可見跟、距和骰骨的化骨中心。馬蹄內翻足的患兒足部諸骨的骨化中心出現較晚。舟骨在3歲后方才出現。跖骨干生后骨化良好。 1.正位片 正常的足距骨縱軸與
如何診斷先天性馬蹄內翻足?
1.嬰兒出生后即有一側或雙側足部跖屈內翻畸形。 2.足前部內收內翻,距骨跖屈,跟骨內翻跖屈,跟腱,跖筋膜攣縮。前足變寬,足跟變窄小,足弓高。外踝偏前突出,內踝偏后且不明顯。 3.站立行走時跖外緣負重,嚴重時足背外緣負重,負重區產生滑囊炎和胼胝。 4.單側畸形,走路跛行,雙側畸形,走路搖擺。
下咽癌臨床路徑
? 一、下咽癌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下咽癌(ICD-10:C13)。??? 行下咽切除術、下咽加喉部分或喉全切除術(ICD-9-CM-3:29.33/30.2-30.4)。???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耳鼻喉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
矮小癥臨床路徑
? 一、矮小癥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矮小癥(舊稱侏儒癥)(ICD-10︰E34.3)。??? (二)診斷依據。??? 根據《兒科學》(王衛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矮身材兒童診治指南》(中華兒科雜志,2008
熱性驚厥臨床路徑
? 一、熱性驚厥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熱性驚厥(FS)(ICD-10:R56.0)。??? (二)診斷依據。??? 根據《尼爾森兒科學》(Richard E.Behrman主編,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年,第七版)、《臨床診療指南-癲癇病分冊》(中華醫學會
產褥感染臨床路徑
? 一、產褥感染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產褥感染(ICD-10:O85/O86)入院者(第一次入院),行保守治療。???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婦產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癥狀:不同部位的感染有相應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