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經被誤認為是不明飛行物,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沒有合理解釋。但如今,我國科學家首次拍到在雷暴天氣出現的球狀閃電的視頻。 蘭州西北師范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青海省一個雷暴天氣中繪制輻射地圖時,意外記錄下這個難以捉摸的發光球。光球從地面升起,變成一道閃電,在地上穿行15米,然后消失。研究人員說,它的直徑約5米,只出現了不到2秒鐘。這場發生在2012年的風暴的視頻和光譜,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自然界球狀閃電的首次科學記錄。 這項研究詳細內容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物理學評論快報》上,證實了球狀閃電的真實存在性,并提供了球狀閃電如何存在的重要線索。 球狀閃電是云層至地面的閃電,在持續發光期間水平移動。很早就有人目擊球狀閃電,但是由于其罕見性,沒有人拍攝記錄到這一現象。 此次蘭州西北師范大學研究人員使用光譜設備記錄了球狀閃電,從而能夠識別構成球狀閃電的主要元素。他們發現球狀閃電中包含:鐵、硅、鈣,這與土壤主要成分相同。 2000年,詹......閱讀全文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中國研究人員首次使用光譜儀拍攝到球狀閃電,這項研究詳細內容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物理學評論快報》上。證實了球狀閃電的真實存在性,并提供球狀閃電如何存在的重要線索。 球狀閃電是云層至地面的閃電,在持續發光期間水平移動。很早就有人們目擊球狀閃電,但是由于其罕見性,沒有人拍攝記
第一張圖片顯示,球狀閃電位于左下方,在云對地閃電的最下端;彩色部分是云對地閃電和球狀閃電的光譜。第二張圖片顯示,云對地閃電消失,只剩下球狀閃電。球狀閃電持續約1.64秒,其顏色也有變化。0毫秒時刻,云對地閃電產生球狀閃電,顏色為紫白色;20毫秒時刻,云對地閃電消失,只剩下球狀閃電,顏色與0毫秒時刻大
量子聽起來很高深,球狀閃電聽起來很科幻,兩者結合會得到什么?美國和芬蘭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在實驗室中創造出一種奇特的物理結構,可能正是球狀閃電的量子版本。球狀閃電在都市傳說和文學作品里十分常見,但可靠的科學觀測很少,其本質尚無定論。有科學家認為,球狀閃電是一團等離子體,其磁場就像許多套在一起的封閉圓
量子聽起來很高深,球狀閃電聽起來很科幻,兩者結合會得到什么?美國和芬蘭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在實驗室中創造出一種奇特的物理結構,可能正是球狀閃電的量子版本。圖片來源于網絡 球狀閃電在都市傳說和文學作品里十分常見,但可靠的科學觀測很少,其本質尚無定論。有科學家認為,球狀閃電是一團等離子體,其磁場就
目擊者畫出的UFO幾乎一模一樣我國1月之內出8起UFO事件專家預言明年將出現重大UFO 今年4月,英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金剛剛警告大眾“外星人肯定存在應避免接觸”,很快,不明飛行物UFO頻繁出現在我國各地。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教授就最近頻
今天是四月一日,往年的這一天,各位是騙人的那一邊,還是被騙的那一邊?不管是怎么樣,雙方哈哈一樂也就過去了,不能當真。其實,普通人在那天會互相惡作劇,看似永遠嚴肅認真的科學家們也會,而且因此有時還會鬧出大騷動。他們在4 月1 日都干了什么“壞事”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 企鵝居然會飛?!
又是一年春末夏初,春暖花開的同時,高影響天氣也進入多發季。像雷暴,往往伴隨著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系統出現,破壞性、影響性極強。近日,有媒體報道,印度研究人員應用一座渺子(μ子)望遠鏡設施,測出發生于2014年的歷史上最高一次雷暴云電勢,比此前測得云電勢最高紀錄高10倍。什么是雷暴云,發生雷暴云后對
美國 深空探測異彩紛呈,宇宙探索發現不斷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2018年,“好奇號”“朱諾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等探測器持續提供著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帶天體的相關數據。“旅行者2號”朝星際空間進發;OSIRIS-Rex抵達小行星貝努;“黎明”號完成了探測任務,將在谷神星軌
血漿中約70%的代謝物是脂類,脂類代謝是動植物的第一大類代謝。加上質譜法的廣泛應用,大大加速了脂質組學的發展,脂質組學已成為代謝組學中最為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 萬事萬物都存在著辯證,盡管我們對高血脂深惡痛絕,心痛它對我們身體的摧殘。但脂質卻又是人體無法舍棄的重要組成,少了它,生命將一團亂麻以至
數千年前,當一小群幼體海星在澳大利亞海岸附近因被海水沖走而脫離其“父母”后,事實證明它們比湯姆·漢克斯在電影《荒島余生》中所表現的更為足智多謀。 這些腕足粗短、以體形圓胖而著稱的“面包海星”,在漂流的過程中沒有抱團聚集成排球狀,相反卻發展出了自我交配的能力。 7月18日,一項在線發表
血漿中約70%的代謝物是脂類,脂類代謝是動植物的第一大類代謝。加上質譜法的廣泛應用,大大加速了脂質組學的發展,脂質組學已成為代謝組學中最為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 萬事萬物都存在著辯證,盡管我們對高血脂深惡痛絕,心痛它對我們身體的摧殘。但脂質卻又是人體無法舍棄的重要組成,少了它,生命將一團亂麻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