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血尿的臨床表現
血尿本身臨床表現無特殊,主要是原發病相應表現或血尿相關伴隨癥狀。 病史 ① 有無前驅感染及時間關系,如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常有較明確的前驅病史,于感染后10~14 d出現血尿;而IgA腎病,呼吸道癥狀與血尿幾乎同時發生,一般不超過3 d。② 近期有無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磺胺類等藥物史。③ 有無外傷史。④ 有無與鼠類接觸史,對流行性出血熱診斷極為重要。⑤ 有皮膚紫癜史支持紫癜性腎炎。⑥ 有肝炎病史者要除外肝炎相關性腎炎。⑦ 家族中有無血尿、腎衰、耳聾、眼疾患者,為遺傳性腎炎、 家族性良性血尿提供線索。⑧ 家族中出血史對血友病診斷有幫助。 伴隨癥狀 ① 明顯的尿路刺激癥狀多見于泌尿系統感染(但小嬰兒可僅有發熱、拒食、哭鬧及體重不增等),其次要注意除外腎結核累及下泌尿道、高鈣尿癥。② 腎區絞痛要考慮泌尿系結石。③ 瘦長體型有時左側腹痛和腰痛者,要考慮特發性腎出血。④腎區腫塊要考慮腎臟腫瘤、多囊腎、腎積水等。⑤ 肝脾腫大、角......閱讀全文
小兒血尿的定義
正常健康人尿中可有少量紅細胞,取10ml清潔新鮮中段尿1500 r/min離心5 min,棄去上清,將沉渣0.2ml混勻后涂片鏡檢,10×40高倍鏡下紅細胞≥3/HPF為鏡下血尿,國外鏡下血尿標準為紅細胞≥5/HPF,但2-3 周內至少3次。或者1小時尿紅細胞計數超過10萬,或12小時尿沉渣計數
小兒血尿的分類
根據肉眼是否可見血性分為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 根據尿常規鏡檢是否有紅細胞分為真性血尿和假性血尿。 根據持續時間分為持續性血尿和再發性血尿。 根據有無其他臨床伴隨癥狀分為無癥狀性(孤立性)血尿和癥狀性(非孤立性)血尿。 根據病因是否與腎臟有關分為腎性血尿和非腎性血尿。 根據血尿是否源自腎
小兒血尿的病因
小兒血尿病因很多,根據血尿來源分為腎小球性和非腎小球性血尿兩大類。 腎小球性血尿 指血尿來源于腎小球。① 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是小兒血尿最常見的原因。如各種急性、慢性、遷延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炎,腎病綜合征,IgA腎病等。除血尿外,尚伴隨有蛋白尿、水腫、高血壓及腎功能不全的表現。② 繼發性腎小
小兒血尿的發病機制
1. 免疫機制介導的腎小球基底膜損傷 免疫復合物(或原位復合物)沉積于腎小球,激活補體,引起免疫炎癥損傷,導致腎小球基底膜斷裂,通透性增加,紅細胞漏出,出現血尿。 2. 腎小球基底膜結構異常 如薄基底膜腎病、Alport 綜合征。 3. 腎血管的損傷 如高尿鈣癥的鈣微結晶、結石、腫瘤、感染、
小兒血尿的鑒別診斷
血尿的診斷思路:首先明確是否為真性血尿;其次明確血尿的來源;最后明確血尿的可能病因。 明確是否為真性血尿 當小兒尿色發紅時,需排除假性血尿:① 尿中某些代謝產物如卟啉尿、尿黑酸尿(酪氨酸代謝異常病)、膽色素、尿酸鹽及藥物如酚紅、氨基比林、利福平、鐵劑、甲基多巴、甲硝唑、呋喃妥英、嘧啶等均可使
小兒血尿的臨床表現
血尿本身臨床表現無特殊,主要是原發病相應表現或血尿相關伴隨癥狀。 病史 ① 有無前驅感染及時間關系,如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常有較明確的前驅病史,于感染后10~14 d出現血尿;而IgA腎病,呼吸道癥狀與血尿幾乎同時發生,一般不超過3 d。② 近期有無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磺胺類等藥物史。③ 有
小兒血尿多是數因為藥物作祟
小兒的腎臟調節功能差,腎血管功能穩定性亦差,因而凡是具有腎毒性或需經腎臟排泄的藥物都有可能引起腎臟組織結構發生損害,導致腎間質小管損傷,發生血尿。這種與藥物有關的血尿稱之為藥物性血尿,是小兒藥物不良反應中較為常見的表現之一。? ?? ?小兒藥物性血尿多為無痛性肉眼血尿,一般不伴有發熱、少尿、
關于小兒單純性血尿的簡介
凡尿中的紅細胞數量超過正常而無明確的全身性和泌尿系疾病及其癥狀(如水腫高血壓腎功能減退等)者,為單純性血尿。單純性血尿是一癥狀性診斷,須在除外各種能引起血尿的疾患后,僅有病因尚不能明確的無癥狀、孤立性血尿(不伴蛋白尿)者,為單純性血尿。在1979年我國兒科腎臟病科研協作組擬訂的腎臟病分類草案中稱
治療小兒單純性血尿的相關介紹
一般無需治療,通常隨小兒年齡增長或側支循環的建立癥狀即可緩解,個別嚴重者可行血管再植。特發性高尿鈣癥的及時治療不僅有助于緩解和消除所引起的癥狀,并可防止其后發生結石。此類患兒應給予足夠的液量,適當限制鈉鹽攝入,避免進食含草酸過多的果汁、巧克力等,以免尿中生成草酸鈣結晶。對有肉眼血尿,嚴重尿頻、尿
小兒血尿的發病機制及臨床表現
發病機制 1. 免疫機制介導的腎小球基底膜損傷 免疫復合物(或原位復合物)沉積于腎小球,激活補體,引起免疫炎癥損傷,導致腎小球基底膜斷裂,通透性增加,紅細胞漏出,出現血尿。 2. 腎小球基底膜結構異常 如薄基底膜腎病、Alport 綜合征。 3. 腎血管的損傷 如高尿鈣癥的鈣微結晶、結石、
小兒血尿的臨床表現及鑒別診斷
臨床表現 血尿本身臨床表現無特殊,主要是原發病相應表現或血尿相關伴隨癥狀。 病史 ① 有無前驅感染及時間關系,如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常有較明確的前驅病史,于感染后10~14 d出現血尿;而IgA腎病,呼吸道癥狀與血尿幾乎同時發生,一般不超過3 d。② 近期有無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磺胺類等藥
小兒溶血尿毒綜合征的簡介
小兒溶血尿毒綜合征(HUS)是多種病因引起血管內溶血的微血管病,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急性腎衰竭和血小板減少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綜合征,本病好發于嬰幼兒和學齡兒童,是小兒急性腎衰竭常見的病因之一。1/3以上的HUS患兒可有神經系統受累的表現。本病可分為典型和非典型兩型,典型病例常有前驅胃腸道癥狀,非典型
簡述小兒單純性血尿的臨床表現
1.單純性血尿 臨床上有兩種表現形式,即復發性及持續性,二者均無水腫、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改變。 (1)復發性復發性肉眼血尿兩次發作間尿常規檢查正常或有鏡下血尿。血尿發作的誘因有呼吸道感染、劇烈體力活動等。主要表現為肉眼血尿反復發作,每次血尿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5天。兩次發作間隔數月或數年
關于小兒單純性血尿的鑒別診斷介紹
診斷小兒單純性血尿時須鑒別以下疾病: 1.IgA腎病 IgA腎病是以腎小球系膜區有顯著IgA沉著為特點的腎小球疾病,多數患兒表現為復發性血尿,尿中紅細胞除呈腎小球性嚴重變形外,于發作期也可呈非腎小球性。部分小兒血清IgA升高,確診有賴于腎活檢免疫熒光檢查。 2.良性家族性血尿 有家族史,
關于小兒單純性血尿的檢查項目介紹
無腎功能不全等改變,發作間期尿常規檢查可正常或有鏡下血尿,尿中紅細胞數量多少可有波動。 1.血尿 是指尿液中紅細胞排泄超過正常,僅在顯微鏡下發現紅細胞增多者稱為鏡下血尿。肉眼即能見尿呈“洗肉水”色或血樣,甚至有凝塊者稱為“肉眼血尿”。肉眼血尿的顏色與尿液的酸堿度有關。中性或弱堿性尿顏色鮮紅或
關于小兒溶血尿毒綜合征的病因分析
本病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較公認的分型有: 1.腹瀉后溶血尿毒綜合征(post-diarrheaHUS,D+HUS) 占全部病例的90%左右,又稱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本病與產生螺旋毒素的細菌有關,如致病性大腸桿菌O157:H7、O26、O121、O145等株及志賀痢疾桿菌Ⅰ型。75%的病例
治療小兒溶血尿毒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本病無特殊治療,主要是早期診斷,及時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控制高血壓,盡早行血漿置換和透析是治療的關鍵。 1.一般治療 包括抗感染、補充營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2.急性腎衰揭的治療 治療原則和方法與一般急性腎衰竭治療相似,除強調嚴格控制入水量、積極治療高血壓及補充營養、維持水電解質酸
簡述小兒溶血尿毒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主要發生于嬰幼兒和兒童,男性多見。散發多見,少數地區呈爆發流行,國內以晚春及初夏為高峰。典型臨床表現為: 1.前驅癥狀 近90%的患兒有前驅癥狀,多數為胃腸炎表現,腹痛、腹瀉、嘔吐及食欲不振,伴重度發熱。腹瀉可為嚴重血便,極似潰瘍性結腸炎。少數病例以呼吸道感染癥狀為前驅癥狀。前驅期約持續數天
如何診斷小兒家族性復發性血尿綜合征?
良性家族性血尿的診斷主要依靠腎組織電子顯微鏡超微結構檢查,凡單純性血尿特別是持續鏡下血尿而腎功能和血壓正常,家族中有鏡下血尿病史者應高度懷疑,腎活檢是惟一的確診手段。
肉眼血尿與鏡下血尿區別
肉眼血尿:當每升尿含血量達到或者超過1ml時,尿呈淡紅色、洗肉水樣,霧狀或云霧狀,混濁外觀。含血量較多時,尿呈鮮紅色、稀血樣或混有血凝塊。鏡下血尿:尿經離心沉淀鏡檢時發現紅細胞數>3/HP。
關于小兒家族性復發性血尿綜合征的病因分析
家族性復發性血尿綜合征又稱家族性再發性血尿、良性家族性血尿、家族性血尿綜合征。以反復血尿、腎功能正常和陽性家族史為臨床特點。 家族性復發性血尿綜合征由遺傳所致,一般以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為主。
小兒家族性復發性血尿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1.血尿 本綜合征臨床特點是持續性鏡下血尿伴復發性肉眼血尿,后者常誘發于上呼吸道感染,并可能與劇烈運動有關。長期持續血尿而腎功能幾乎正常,或者有輕度降低,這種非進行性復發性血尿也有散發性病例,部分患兒除血尿外可伴有尿蛋白、高血壓,極少數病兒可發展至腎功能不全。 2.腎外表現 一般薄基底膜腎
關于小兒溶血尿毒綜合征的實驗室檢查介紹
1.血液改變 血紅蛋白下降明顯,可低至30~50g/L,末梢血網織紅細胞明顯增高,血涂片可見紅細胞形態異常,呈三角形、芒刺形、盔甲形及紅細胞碎片等。外周血白細胞數大多增高,可達(20~30)×109/L。血小板減少見于90%的患兒,可低至10×109/L,持續1~2周后逐漸升高。骨髓檢查見巨核
關于小兒溶血尿毒綜合征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介紹
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病例診斷并不困難,凡有前驅癥狀后出現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和急性腎衰竭三大特征者應考慮本病。癥狀不典型者可行腎組織活檢,如發現顯著的小血管病變和血栓形成有助于診斷。 本病應與與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急性腎小球腎炎、過敏性紫癜性腎炎、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
關于小兒家族性復發性血尿綜合征的檢查介紹
1.化驗檢查 尿鏡下檢查注意發現管型以助除外腎實質病變所致的血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或只含少量蛋白。 2.腎活檢 光學顯微鏡下完全正常但腎小囊內可見到紅細胞。免疫熒光鏡檢查無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沉著,這一點可與其他腎小球腎炎相鑒別。電子顯微鏡下局部腎小球基底膜可變薄甚至斷裂,可見灶性腎小球
血尿素與血尿酸有什么分別
血尿酸和血尿素是人體的不同代謝產物,通過抽血檢測,能夠了解這些物質在體內的濃度。 臨床上血尿酸和血尿素大部分都是通過腎臟來排泄的,所以說它們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腎功能的好壞。當出現腎功能衰竭的時候,體內的代謝廢物就會蓄積,可以出現血尿酸,血尿素的增高。在臨床上高尿酸血癥,除了跟腎臟疾病有關系以外
關于小兒家族性復發性血尿綜合征的鑒別診斷介紹
本綜合征須和各種血尿相鑒別尤其是再發性血尿(IgA系膜腎病)、Alport綜合征、外科性血尿(如結石結核腫瘤等)和泌尿系感染時血尿相鑒別。極少數患兒可發展至腎功能不全,部分患兒伴有耳聾為高頻區聽力障礙。
血尿定位診斷
血尿的定位診斷除緊密結合臨床病史、體征和X線、B超等輔助診斷手段外,尿液的實驗室檢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方法。 尿常規分析是血尿定位診斷的基礎。血尿標本中若有明顯的尿蛋白,醫學教諭網整理尤其是腎小球性蛋白尿則提示尿中紅細胞的起源可能來自于腎小球。腎小球性蛋白尿常以白蛋白及一些大分子的蛋白為主,而腎
血尿那些事
血尿,顧名思義就是尿中帶血。尿液離心取沉渣做顯微鏡檢查,如果沉渣中紅細胞數≥3?個/HP(高倍視野)就是血尿。1、血尿分鏡下血尿和肉眼血尿。輕度的血尿,尿中紅細胞雖然增多,但肉眼觀察正常,僅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稱鏡下血尿;嚴重的血尿,尿中大量紅細胞,尿的顏色變成洗肉水樣或者醬油色,甚至鮮紅色并有血凝
肉眼血尿與鏡下血尿的區別都有哪些?
肉眼血尿:當每升尿含血量達到或者超過1ml時,尿呈淡紅色、洗肉水樣,霧狀或云霧狀,混濁外觀。含血量較多時,尿呈鮮紅色、稀血樣或混有血凝塊。鏡下血尿:尿經離心沉淀鏡檢時發現紅細胞數>3/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