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24年北京懷柔區全國科普日科普薈(大集)在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開幕。60余個展位集中亮相,為萬余名市民群眾帶來一場高端科普饕餮盛宴。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活動采取“1個主會場+N個分會場”的方式進行。“1”是在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A地塊舉辦2024年懷柔區全國科普日科普薈(大集)活動。“N”是在9月15日至25日全國科普日期間,懷柔區圖書館、鹿世界、車站路社區、裕華園社區等20余個科技教育體驗基地,將舉辦一系列分會場活動,共同營造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
主會場活動涵蓋國科天花板、科技前沿、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科普文創、行業科普五大板塊60余個展棚。還在室內安排了昆蟲、海洋等主題展,以及科普報告、科學表演秀、科技科普視頻展播等精彩活動。
在城市客廳水天相接、花草相映之間,歡聲笑語隨處可聞。一位位科學世界的探索者,或在領略海洋的壯麗奇詭,或在感悟“極地英雄”科考故事中閃耀的科學家精神......一連串精彩紛呈的活動,點燃了公眾對科學的熱情。
國科天花板板塊和前沿科技板塊,充分展示了懷柔科學城科技成果科普化的最新成果,展現了大科學裝置、科學研究、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領域新成就,匯聚成一場科技與創新的盛宴。
國科天花板板塊,匯聚了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環形加速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教學級太陽望遠鏡觀測、北京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的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科普、北京激光加速中心的激光加速腫瘤治療裝置等眾多展品,讓人目不暇接。
在前沿科技板塊,懷柔儀器、多場低溫、中科艾科米等科技領先企業紛紛展出了極端環境納米馬達、校準真空計設備、仿生智能型測試機器人等一系列尖端科技產品。
在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板塊,漫山慢水·小毛驢農場、禧寶露文化中心等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示范點,帶來的農科院新品優品、太空種子等,讓不少市民群眾眼前一亮。
在科普文創板塊,北京工藝美術學會、中信書店、思想天下、《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社等展棚,帶來了一批精美科普文創產品,科技探索、文化傳承與藝術創意巧妙融合,吸引著行人駐足欣賞。
在行業科普板塊,懷柔區總工會、市場監督管理局、體育局等單位,就健康生活、食品安全、體育科學等觀眾關切的熱點話題展開科普,在與觀眾的一問一答中,共同營造了一個充滿趣味性與實用性的科普氛圍。
同時,來自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北科科普宣講團的專家們開展“科學圓桌派”活動,圍繞生命健康核心議題,關注“運動、視力”等熱點,與在場朋友們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以專業視角科學守護青少年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長。
活動現場,懷柔區科協還為新認定的懷柔科技館聯盟第二批科技教育體驗基地頒發了認證證書。本次共認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科技館、北京激光加速創新中心等9家科技教育體驗基地。
近日,山東大學研究團隊就高熵氧化物納米顆粒在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中的空間結構調控研究獲得新成果,發表于《先進材料》。近年來,高熵氧化物(HEOs)憑借其多元素組成和獨特的催化性能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些材料......
興產業的投入持續加大 9月21日,《中國海洋新興產業指數報告2023》(簡稱“報告”)在青島舉行的2024海洋腐蝕防護產業大會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新增海洋新興產業相關企業1.......
9月21日,2024國際海洋腐蝕防護產業大會、第十屆海洋材料與腐蝕防護大會暨第四屆鋼筋混凝土耐久性與設施服役安全大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會議為期兩天,以“創新、延壽、突破、發展”為主題,交流研討國際國......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教授張惠蘭團隊與藥學部制劑中心團隊,經過7年潛心研究,成功研發的創新中藥制劑——芪防肺纖顆粒于近日獲國家發明專利認證,為肺間質纖維化患者帶來了治療新......
近日,我所儲能技術研究部(DNL17)李先鋒研究員和袁治章研究員團隊在鋅鐵液流電池電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通過調節電解液中活性物質的溶劑化結構,揭示了其對Fe(CN)64-/Fe(CN)63-低......
在全球公共衛生領域,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pylori,簡稱Hp)作為一種常見的胃部致病菌,其感染問題日益受到瀾湄流域國家的廣泛關注。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針對幽門......
當今世界,人工智能正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的各個領域,勢必在微觀與宏觀兩個層面對人文社會科學產生沖擊。數智時代人文社會學科發展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如何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與科技人文知識體系?數智時代高校學術......
9月20日至25日,第十五屆全球工業微生物學大會暨2024國際代謝工程論壇將在上海舉辦。大會由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主辦,設置十二個工業微生物領域相關議題,并專設國際代謝工程論壇,聚焦工業微生物與......
“長三角聚勁科創大賽的意義不僅在于角逐冠亞軍,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堅定信心,用科創去引領時代的未來。”在長三角聚勁科創大賽2024賽季總決賽現場,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強調,“科創是我們的未來,而且是......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需要怎樣的人才?如何培養人才?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劉昌勝的觀點頗具哲學內涵:“一是大道明德,襟懷家國,強調洞察時勢、有志有為,并用明德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