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Medical Design&Outsourcing網站都會根據各公司的金融監管機構備案文件以及在醫療器械業務方面的營收情況進行全球100大醫療器械公司的排名。近日該網站發布了2018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TOP100榜單。
與往年榜單相比,2018年榜單反映了該行業在過去一年中發生了更多的整合。排名TOP10公司中,僅美敦力和強生排名未發生變化,仍穩居榜單前兩位,其他公司均有變化。
今年的TOP100公司中,年收入超過100億美元的有11家,除了下表中的TOP10公司之外,百特以105.61億美元排在第11位(去年排名第10位)。根據已發布的數據,TOP100公司總收入3842億美元,其中TOP10公司總收入為1867億美元,在TOP100公司總收入的占比達到了48.6%。
該網站指出,合并和收購繼續改變著醫療器械行業的規模。過去,年收入至少1億美元才能入圍TOP100榜單。而在今年,榜單排名第100位的EDAP公司的收入僅為4040萬美元。而由于并購和收購的狂熱,未來幾年該榜單仍將繼續呈現出動態的變化。
以下是2018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TOP10榜單。除了給出財年收入數據之外,也對相關企業在過去一年來的重大新聞進行了梳理。
1、美敦力
美敦力醫療設備主要分為4大類:心臟及血管業務、微創治療業務、恢復性療法業務、糖尿病業務,公司2017財年總收入為299.53億美元。
2017年底,一場野火席卷了美國加州圣羅莎市,不過美敦力的2家工廠并沒有受到大火侵襲。2018年初,美敦力宣布了一項重組計劃,旨在到2022財政年度末每年節省30億美元。該公司還公布了12億美元回購一些優先債券以償還債務的計劃。并購方面,美敦力在2017年表現相對平靜:2017年底4500萬美元收購胃腸道疾病診斷公司Crospon,之后是2800萬美元收購QT Vascular公司的Chocolate PTA球囊。今年5月,美敦力將其在中國先健科技公司的25%股權出售給光大控股和另一家未公開的投資者。同月,在報告2018財年數據超過共識預測之后,美敦力給出了未來幾年的目標:有機收入增長4%或以上,調整后的每股收益增長8%。
2 、強 生
強生醫療器械業務涉及整形外科、心血管、糖尿病、視力保健和手術領域制造醫療器械,其中在骨科領域的業務位居全球第一,2017財年收入265.92億美元。
強生在去年繼續推進醫療技術業務的轉型。該公司已在2016年達成了一系列并購交易,2017年初更是以43億美元收購雅培醫療光學(AMO),之后又馬不停蹄的完成了另兩筆收購,分別是美國干眼診斷和治療設備公司Tear Science以及美國在線隱形眼鏡電商平臺Sightbox。與視力保健市場的頻繁并購正好相反,強生要賣掉糖尿病業務的謀劃已久,包括出售旗下LifeScan、Animas和Calibra Medical品牌。2017年底,公司宣布停運Animas胰島素泵業務,由美敦力接手;今年6月,將LifeScan作價21億美元出售給Platinum Equity;今年7月,將Calibra以未公開的價格出售給了CeQur。此外,強生在去年2月還將Codman神經外科業務以10.5億美元出售給Integra LifeSciences。
3、費森尤斯醫療
費森尤斯醫療是慢性腎臟病護理領域全球最大的醫療設備公司,為全球30多萬患者提供透析產品及服務。該公司已成為全球透析市場的領導者,2017財年收入為200.96億美元。
今年,有關費森尤斯醫療的大新聞與去年相同:去年8月,該公司宣布以20億美元收購美國家庭透析設備廠商NxStage Medical,加強該公司透析業務的垂直整合。該公司在今年7月曾表示,該筆交易預計會在今年11月5日完成。同月,費森尤斯還以21.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在Sound Inpatient Physicians Holdings中的控股權出售給了由頂峰資本牽頭的一個投資財團。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費森尤斯宣布斥資43億美元收購美國仿制藥公司Akorn;然而今年4月,公司宣布取消該筆交易,原因是對Akorn的盡職調查過程中發現其產品開發涉嫌違反FDA的數據完整性要求,目前兩家公司仍在相互扯皮。今年6月,費森尤斯還與Humacyte簽署了一項價值1.5億美元的協議,獲得了Humacyl生物工程化血管商業化的獨家權利。
4、飛利浦醫療保健
飛利浦醫療保健是跨國科技公司飛利浦的醫療技術子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個人健康、診斷治療業務、互聯醫療和健康信息,2017財年收入177.8億歐元(約合200.91億美元)。
近幾年,飛利浦繼續從傳統照明業務轉向醫療市場,特別關注有價值的環節。該公司繼續與醫療服務提供商達成一系列協議,包括:2018年6月底,與Jackson Health公司合作建立世界首項以企業健康監測服務模式為基礎的11年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17年10月,為其Wellcentive人口健康管理項目中增加了10家服務提供商。今年1月,公司宣布將北美總部轉移到生物技術樞紐馬薩諸塞州劍橋市。這一轉變也涉及一系列的收購,比如:Remote Diagnostic Technologies(未披露,2018年6月)、EPD Solutions(2.93億美元,2018年6月)、Digirad的銷售&服務業務(800萬美元,2018年2月)、VitalHealth(未披露,2017年12月)、Forcare(未披露,2017年12月)、Analytical Informatics(未披露,2017年11月)。飛利浦還表示,作為6億美元研發計劃的一部分,計劃關閉克利夫蘭生產計算機斷層掃描儀的一家工廠的制造業務。
5、GE醫療
GE醫療是通用電氣旗下醫療保健公司,2017財年收入實現強勁增長,達到了191.16億美元。
GE正尋求在新任CEO John Flannery(去年接替Jeff Immelt)的領導下進行轉型。該公司在2016年1月宣布計劃將其全球總部遷往波士頓以吸引科技人才。今年6月底,GE正式宣布將把GE醫療業務分拆為一家獨立運營的醫療公司。GE還計劃在未來2-3年內“有序分離”其在BHGE油氣服務和設備單元中的62.5%股權。GE醫療總部位于芝加哥,長期以來一直是GE的一大亮點,盡管GE整體業績下滑,但GE醫療的銷售和利潤仍在持續增長。今年4月,GE同意以10.5億美元將部分醫療業務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Veritas Capital,以精簡公司業務。
6、康德樂
康德樂是一家全球性的整合醫療服務和產品提供商,有兩大主要業務:制藥業務(分銷品牌藥、仿制藥、專科藥、非處方醫療保健和消費者產品)和醫療業務(分銷康德樂品牌醫療、外科、實驗室產品)。該公司醫療業務在2017財年收入160億美元。
在2018年,康德樂繼續推進業務演變。去年4月,該公司斥資61億美元收購美敦力旗下病患護理、深靜脈血栓形成及營養機能不全部門。去年11月,康德樂將旗下康德樂中國業務以12億美元出售給上海醫藥。今年6月,該公司將后急性期醫療服務提供商naviHealth 55%股權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CD&R,交易完成后康德樂繼續持有naviHealth 45%的股份,并保留重新收購業務的權利。
7、西門子醫療
西門子醫療是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集團旗下的醫療保健公司,是全球醫療領域最大的健康技術供應商之一,專注于提供醫療技術和軟件解決方案,2017財年收入155.82美元。
西門子醫療最大的新聞是今年3月在首次IPO中募集了42億歐元(約合52億美元),使其成為記錄在案的最大規模的醫療保健公司IPO之一。西門子醫療IPO發行價為每股28歐元,此次IPO中,該公司發行了1.5億股股票,占該公司普通股大約15%的比例,西門子仍然是西門子醫療的多數股東。截止8月底,西門子醫療股價上漲30.2%,達到了37.89歐元。此次IPO使西門子健康公司的市值達到了280億歐元,約合345.2億美元。
8、丹納赫
丹納赫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科學與技術創新產品與服務的設計商及制造商,業務由生命科學、診斷、牙科、環境及解決方案四個平臺組成。其中生命科學及診斷是最大的2個業務部門,從上游研發到下游生產都有解決方案。在2017財年,生命科學、診斷、牙科收入143.61億美元。
繼2015年將專業儀器儀表和工業技術兩大業務拆分成Fortive后,丹納赫今年又上演拆分“大戲”。7月中旬,丹納赫宣布計劃將牙科業務分拆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DentalCo,從而完善了向生命科學公司的轉型。此次分拆預計將于2019年下半年完成。拆分完成后,牙科部門現有的Nobel Biocare、Ormco、KaVo Kerr將構成全新的DentalCo。丹納赫牙科業務在2017年產生了近30億美元的收入,在全球擁有超過12000名員工。
9、漢瑞祥
漢瑞祥總部位于美國紐約梅爾維爾,是全球最大的以診所為主的口腔醫療、動物健康的醫療保健產品和服務提供商。2017財年收入124.62億美元。
今年4月,漢瑞祥表示計劃剝離其動物健康業務,并將其與Vets First Choice合并,新組建的業務在2017年的形式銷售額約為36億美元。該交易預計將在年底完成,通過此次分拆,漢瑞祥將可獲得一筆10億美元至13億美元的免稅現金。此外,漢瑞祥還宣布與在線媒體及營銷軟件的領先提供商Internet Brands成立合資公司Henry Schien One,旨在通過集成的牙科技術,幫助該行業改善管理、營銷以及患者溝通狀況。新成立的Henry Schien One將整合漢瑞祥的牙科診所管理軟件Practice Solutions的產品&服務、漢瑞祥的國際牙科診所管理系統以及Internet Brands的牙科業務,合并后的公司將為全球市場提供服務,據估2017年形式銷售額約為4億美元。不幸的是,此次重組還包括裁員和關閉工廠,盡管該公司對細節保持沉默,只是表示預計今年的重組費用為4500萬至5500萬美元。
10、史賽克
史賽克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密歇根州卡拉馬祖的醫療設備公司,專注于整形外科、內外科、神經技術和脊柱。該公司在2017財年增長表現強勁,同時實現了銷售額超過120億美元的重大里程碑,總收入達到124.44億美元。
在去年6月完成對Novadaq價值7億美元的收購之后,史賽克作為收購方在并購市場一直很活躍,包括斥資2.16億美元收購法國脊柱植入物制造商Vexim、6.64億美元收購微創鼻竇球囊制造商Entellus Medical、收購一次性使用設備處理公司Hygia Health Services以及收購瑞士外科排煙公司SafeAir。但關于史賽克最轟動的新聞莫過于:今年6月份有傳言稱該公司將收購波士頓科學。如果該消息屬實,這筆交易完成后將會創造一個估值超過1100億美元的醫療設備巨頭,僅次于美敦力和強生。據悉,目前波士頓科學的市場估值約440億美元,而Stryker的估值接近670億美元。不過就在該傳言流出的2天后,史賽克方面發表聲明稱“目前沒有”與波士頓科學商討潛在收購事宜。至于之前是否討論過,未來會否討論收購事宜,史賽克并沒有明確答復。
6月26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院教授周智廣、肖揚團隊,聯合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出了適用于中國人群糖尿病分型診斷的1型糖尿病遺傳風險評分模型(以下簡稱C?GRS)......
近日,2025年《財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榜單日前正式揭曉,丹納赫中國醫學診斷平臺總裁陳小穗女士憑借卓越的戰略領導力、持續推動本土創新轉化及對行業發展的深遠影響,榮譽上榜,成為醫療健康領域女性領......
糖尿病患者,如何更快、更準確地診斷出他罹患的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即使是資深臨床醫生,在面對那些癥狀不典型、沒有檢測出胰島自身抗體的糖尿病患者,也很難第一時間做出準確判斷。這一現象在我國更突出,因為許......
記者6月30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麻類研究所南方特色作物遺傳育種創新團隊聯合多家單位,以柑橘資源為核心,開發出一種兼具抗感染與促再生功能的新型生物材料,為糖尿病難愈性創面治療提供了新方案。相關成......
記者從香港中文大學(簡稱“港中文”)醫學院了解到,該學院近日與英國埃克塞特大學、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針對華人群體的1型糖尿病基因風險評分(C-GRS),大幅提升糖尿病分類診斷的準......
工業化與生活模式轉變加劇代謝性疾病負擔工業化與生活模式轉變導致代謝性疾病激增,預計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7.84億,其并發癥糖尿病腎病(DKD)作為慢性腎病主因,通過高血糖驅動的代謝紊亂使終末期......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研究員王國成團隊聯合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孔亮團隊、常州大學趙曉兵團隊在《先進科學》發表最新研究。該研究針對糖尿病患者骨植入失敗率高的臨床難題,開發了新型納米限域......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教授蔡衛斌團隊與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教授陳慧團隊合作,創新性提出“代謝-協調結構”是糖尿病心肌病的重要發病機制,糖尿病狀態下酰基輔酶A結合蛋白(ACBP)可作為同時改善......
近日,丹納赫集團旗下全球生命科學分析技術領軍企業SCIEX宣布重大人事任命,原貝克曼庫爾特診斷公司(BeckmanCoulterDiagnostics)核心實驗室特種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ChrisHag......
4月6日,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開美資企業圓桌會。特斯拉、GE醫療、美敦力等20余家美資企業代表參會。凌激表示,習近平主席在3月28日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時充分肯定外資企業在中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