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組織的2009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科技進展揭曉。
這十大基礎研究進展分別是:
據介紹,本次評選活動的新聞來源由《科技導報》、《中國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院刊》和《中國基礎科學》共同推薦。通過初評,從184項推薦新聞中遴選出30項候選新聞。隨后以問卷形式將候選新聞送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973”計劃顧問組和咨詢組專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專家進行無記名投票獲得結果。
本次入選項目呈現出兩個主要特點。
首先,我國具有傳統優勢的學科領域顯示出持續創新能力。如我國在古生物學研究方面有獨特的學術資源和地域優勢,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研究體系,在諸多領域已經與國際同步。我國科學家發現的澄江、甕安動物化石群,引起了全球古生物學界的轟動。2009年,我國又在鳥類起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發現了一些關鍵證據,為研究恐龍向鳥類進化過程中有關手指進化問題提供了有力證據,產生了重大的國際影響。
在材料科學研究領域,物理學家對納米孿晶純銅極值強度形成機制的闡釋、高溫銅氧化物超導體物性和超導機理研究均有良好發揮。在高溫超導研究領域,有關鐵基超導的重要成果不僅入選中國基礎研究十大進展,且入選了《科學》雜志評出的2008年十大科技進展,引起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今年又有一項高溫銅氧化物超導研究的成果入選,表明我國在高溫超導方面經過長期的積累沉淀,具有了扎實的基礎和雄厚的潛力。
其次,群體性突破不斷涌現。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司長張先恩說,醫學一直是我國的薄弱領域,但近年來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具有國際影響的重大成果不斷涌現。2009年,有3項醫學領域的成果入選基礎研究十大進展,表明我國醫學領域在多年積累的基礎上,已經出現群體性突破的勢頭。這樣的勢頭往往孕育著重大的革命性突破。
如由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小組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曾凡一小組合作開展的誘導性多能干細胞,也被稱為iPS細胞的全能性驗證研究,一直困擾著生命科學向縱深推進。兩個研究小組合作,在實驗中通過對iPS細胞的培養基以及iPS克隆挑取時間等因素的優化,提高了iPS細胞的獲得效率及iPS克隆的質量,制備出37株iPS細胞系,并利用其中6株iPS細胞系注射了1500多個四倍體囊胚后,其中3株iPS細胞系獲得了共計27只成活小鼠。經多種分子生物學技術鑒定,這些小鼠確實是由iPS細胞發育而成。目前,這些小鼠現已發育成熟并繁殖了后代。此項研究首次證實,iPS細胞具有與胚胎干細胞相同的全能性。相關研究發表在2009年9月3日《自然》雜志上。
此外,關于全球性熱點、焦點問題的研究,我國科學家也取得了世界矚目成績。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2006年關于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續積累有機碳的成果入選了基礎研究十大進展,2007年有關碳匯的研究成果入選,2008年通過氧同位素研究東亞季風變化的成果入選,2009年又有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平衡狀況的研究成果入選。這些研究不斷深入,為我國應對全球變化,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
智能制造正深刻改變著世界制造的面貌。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可以說,新型工業化是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工業化,是自主創新驅動的工......
......
各市科技局,省直有關部門,省轉型綜改示范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戰略部署,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壯大我省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力量,努力......
各市科技局,省直有關部門,省轉型綜改示范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戰略部署,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壯大我省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力量,努力......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高技術中心”)張洪剛主任帶隊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西南交通大......
根據《山西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經2024年6月21日省科技廳第25次廳黨組會審議通過,現對2024年度第一批山西省基礎研究計劃(自由探索類)資助項目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4年6月2......
6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共同設立大飛機基礎研究聯合基金。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竇賢康,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三地深層次科技合作,推動基礎研究更好地支撐區域重點產業發展,三地科技主管部門共同研究編制了2024年度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按照《關于共同推進京津冀基礎研究的合作協議(2021-2025年)》安排,京津冀三地繼續實施基礎研究合作專項,2024年度將圍繞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兩......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常進4月25日在中關村論壇上表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原動力,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基,而基礎研究發展的關鍵在于人才。常進稱,要培養基礎研究領域的青年科技人才,推動其開展國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