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0-06-18 01:28 原文鏈接: 1/5的水源存在污染物超標現象

      日前,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和衛生部聯合印發了《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2008―2020年)》,這是我國第一部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規劃》的實施將有效指導各地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進一步改善我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提升水源地環境管理和水質安全保障水平。

      1/5的水源存在污染物超標現象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口持續增長和城鎮化率逐步提高,城市集中供水需求逐年增大,目前的服務規模大約覆蓋5億人口。然而,飲用水源所在區域的工業、生活和面源污染給水源環境質量帶來了很大的威脅。

      《規劃》對全國655個設市城市及縣級政府所在地城鎮4002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環境管理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發現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中存在的水質達標率較低、保護區劃分與管理不規范、監測及應急能力薄弱等問題。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調查顯示,有近1/5的水源存在污染物超標現象。而目前,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管理還僅限于主要污染物,有毒有機污染物的監測與管理在大多數地方尚未納入工作范圍。

      《規劃》提出了“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統籌規劃、綜合治理、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創新機制、加強監管、明確職責、強化考核”的水源環境保護原則,明確了全面改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質量狀況、提升水源應急監測及應急供水能力,滿足2020年小康社會對水源水質安全的需求等總體目標,并進一步將規劃目標分解為水質、保護區劃分與管理、一級保護區整治、水源地監管能力共4類5項指標。

      八項建設解決水質不達標

      《規劃》以解決水質不達標及重污染水源地的環境問題為重點,明確了八項建設任務:

      一是采用物理隔離或生物隔離的方式,對部分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進行隔離防護,確保一級保護區內沒有與供水設施無關的建設項目。二是采用清拆、關閉等措施,徹底取締一級保護區內可能污染飲用水水源的活動。三是采用排污口關閉和搬遷等措施,加強二級保護區內的污染綜合整治,改善二級保護區內的環境質量。四是采用廢物資源化、垃圾集中收集轉運、規范網箱養殖和水上運輸等工程和管理措施,降低保護區內農業、養殖及水上運輸等非點源污染物的產生量。五是采用水源周邊生態屏障建設及生態修復等工程措施,進一步降低非點源對水源水質的影響。六是通過構建水源監測體系,提高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監測能力和監督管理水平。七是通過飲用水水源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為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八是進一步提升飲用水水源地預警能力和突發事件應急能力,預防飲用水水源污染,保障居民飲用水安全。

      測算投資高達580億元

      《規劃》實施依托于八項工程,測算投資高達580億元。由于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主要由城市所在地人民政府負責,工程建設資金以地方政府和企業自籌為主落實。相關部門要求各地要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公眾監督”的運營管理機制,多方拓寬投融資渠道,充分調動全社會特別是企業的積極性,認真落實規劃項目建設資金。從目前的情況看,預計《規劃》能夠按照計劃執行,但是對于一些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需要進一步加強資金保障工作。

      《規劃》同時要求,各級政府要明確職責,進一步強化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責任制,根據規劃的目標和任務,擬定本轄區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規劃及年度實施計劃,建立評估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認真落實規劃項目和建設資金,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

    相關文章

    張興贏:因地制宜科學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

    對于生態環境的變化,需要客觀科學地從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科學系統分析,而對于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恢復從科學上來看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所長張興贏對于當前我......

    王金南院士:應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改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保護是新時期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4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出席“水與發展縱論”第二期線上活動時指出,“到2035年之前,環境質量改善仍然是環境......

    3項環保標國標求意見函發布,涉及AAS、GCMS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3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意見函。此次發布的標準包括《水質滅菌指示微生物(枯草芽孢桿菌黑色變種)的鑒定生物學檢測法》《水質總銦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水質揮發......

    “十四五”國家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設置方案發布

    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國家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設置方案》。全文如下:......

    又一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這次是什么領域?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你中心報送的《國家環境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整治修復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任務書》(以下簡稱《計劃任務書》)收悉。經研究,現同意以你中心為依托單位,建設國家環境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整治修復重點......

    盡銳出戰全面奪取治污攻堅決定性勝利

    剛剛閉幕的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總結2019年工作進展,分析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安排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緊密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保持方向不變、力......

    加快構建環境治理體系,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

    1月12日至13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習近......

    內蒙古副主席包鋼: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初見成效

    今年以來,內蒙古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工作,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初見成效,優良天數增多,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提高,土壤環境質量整體良好。這是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包鋼2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的情況。......

    云南榜樣: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日前從云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自2016年“土十條”頒布以來,云南省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著力“摸底數、強監管、推試點”,有力推動土壤污染防治各項措施落地生效,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居環境安全,實現全省......

    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進入轉折期預判峰值在“十三五”

    ●當前至2020年是我國污染物排放跨越峰值并進入下降通道的轉折期●未來5~10年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拐點將全面到來●大氣污染物從當前的總量水平削減60%以上,才能實現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改善,這一過程可能......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