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科技部再次對外公示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據統計,這次的發布的重點專項名稱是 “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 "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重點專項、“數字診療裝備研發”試點專項、“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點專項目、“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點專項。擬立項新項目共有122個,總經費高達數十億元。
“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43個項目
據悉,本專項以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中醫“治未病”、中藥開發及 質量控制三大領域為重點,從基礎、臨床、產業三個環節進行全 鏈條、一體化設計,將專項研究任務分解為中醫藥理論傳承與創 新、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中藥資源保障、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科 技示范、中醫藥國際化、民族醫藥傳承與創新等 6 大任務,2019年將在上述6大任務部署32個研究方向,實施周期從 2019 年—2021 年。根據指南方向研究內容體量,建議支持經費總計 5.3 億元。
從實際立項情況下,共有43個項目擬立項,牽頭單位包括北京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等眾多高校和其他科研機構。
"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重點專項:23個項目
2019年申報指南顯示,本專項按照全鏈條部署、一體化實施的原則,下設食品安全保障機理機制基礎研究、食品安全關鍵共性技術和產品研發、食品安全關鍵技術轉化集成和綜合示范等三個任務。在2017年、2018年任務部署的基礎上,2019年計劃從上述三個任務部署20個研究 方向,國撥經費總概算為4.2億元,實施周期為2019年—2022 年。
從實際立項情況下,共有23個項目擬立項,牽頭單位包括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 、江西中醫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 武漢輕工大學 、新疆大學、西北大學等高校和其他科研機構。
“數字診療裝備研發”試點專項:47個項目
2019年申報指南顯示,本專項旨在搶抓健康領域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契機,按照全鏈條部署、一體化實施的原則,以早期診斷、精確診斷、微創治療、 精準治療為方向,以多模態分子成像、大型放療設備等十個重大 戰略性產品為重點,系統加強核心部件和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突破一批引領性前沿技術,協同推進檢測技術提升、標準體系建設、 應用解決方案、示范應用評價研究等工作,加快推進我國醫療器械領域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整合,促進我國數字診療裝備整體進入 國際先進行列。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已分別啟動項目70個、71個和29個。
結合實施方案總體安排以及醫療器械發展的瓶頸問題,2019年專項項目申請指南擬設立6大任務。實施周期為3年,國撥經費總概算數約為3億元。
從實際立項情況下,共有47個項目擬立項,牽頭單位包括哈爾濱醫科大學、浙江大學、深圳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以及眾多企業。
“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點專項:7個項目
2019年申報指南顯示,本專項聚焦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糖尿病 和神經精神疾病等重大慢病,突出解決重大慢病防控中的瓶頸問 題,重點突破一批重大慢病防治關鍵技術,搭建重大慢病研究公 共平臺,建立健全重大慢病研究體系和創新網絡,為加快重大慢 病防控技術突破、控制醫療費用增長、促進技術合理規范應用、降低醫療和社會負擔、遏制重大慢病發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局面提供積極有效的科技支撐。
2019年本專項將結合前期的部署情況,以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惡性腫瘤為研究對象,聚焦惡性 腫瘤篩查早診早治研究和突破性診療新技術的研發,擬在液體活檢技術研發、惡性腫瘤篩查方案優化與評價研究及惡性腫瘤新型免疫治療技術研發三個方面,重點部署5個三級指南方向,擬支持項目 8 個,國撥經費總概算約 1.2 億元,實施周期為2019 年—2021 年。
從實際立項情況下,共有7個項目擬立項,牽頭單位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復旦大學、上海長海醫院、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等。
“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點專項:2個項目
根據《“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點專項 2019 年度項目申報指南》,本專項聚焦我國生殖健康領域的突出問題,重點研究生殖健 康相關的疾病、出生缺陷和輔助生殖技術;開展以揭示影響人類生殖、生命早期發育、妊娠結局主要因素為目的的科學研究;實 現遺傳缺陷性疾病篩查、阻斷等一批重點技術突破;建立我國重 大出生缺陷疾病防治的全鏈條研發體系,建立適宜中國人群且經 濟有效的生殖健康相關疾病預警、早期篩查、診斷、治療的綜合 防治平臺。
隨著婦科惡性腫瘤發病率日益年輕化、5 年生存率逐漸升高, 患者生育力保護保存意義重大,因此研發婦科腫瘤患者保留生育 功能新技術有助于彌補該領域專項研究內容。結合專項總體安排,2019 年擬在女性生育力保護技術研發方向部署項目,實施周期為2019 年—2021 年。
從實際立項情況看,共有兩個項目擬立項,分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和北京大學牽頭。
一、行動背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中醫藥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9日,國務院食安辦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詳解管理新......
2025年4月10-11日,四月的杭州,春意正濃,迎來了食品安全技術領域的年度盛會——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5)。作為食品安全技術領域的年度盛會,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
2025年4月10-11日,四月的杭州,春意正濃,迎來了食品安全技術領域的年度盛會——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5)。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本次會議的支持媒體,進行會議報道。本次論......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總結全國執法實踐,發布《第一批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指導性案例》(以下簡稱《第一批指導性案例》)。這一舉措旨在通過指導性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解決各地裁量標準不一、法律適用分歧、類案處理差異......
記者2日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自2025年4月15日起施行。據介紹,該規定是在已實施的《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基......
3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25),并于2027年3月16日正式實施。新發布標準包括:食品標簽標準2項、特殊膳食......
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3月27日發布了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標準修改單,這些標準主要聚焦民生關切和產業發展需求,標準之間相互銜接,協同管控食品安全風險。新發布標準包括:食品標簽標......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提升中......
關于申報2025年自治區重點研發和成果轉化計劃(科技合作)項目的通知內科資字〔2025〕21號各盟(市)科技局,滿洲里市工信和科技局、二連浩特市教育科技局,自治區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習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