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4-02-27 16:14 原文鏈接: 基金委發布與國際農業磋商組織合作項目征集指南

      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國際農業磋商組織合作研究項目征集指南

      一、項目說明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國際農業磋商組織(CGIAR)下屬10個中心(研究所),即國際生物多樣性中心(Bioversity)、國際熱帶農業中心(CIAT)、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國際馬鈴薯中心(CIP)、國際干旱地區農業研究中心(ICARDA)、世界農用林業中心(ICRAF)、國際半干旱熱帶作物研究所(ICRISAT)、國際食品政策研究所(IFPRI)、國際家畜研究所(ILRI)以及國際水稻所(IRRI)達成的合作共識,各方將共同資助雙方科學家開展合作研究。優先資助領域由 NSFC和CGIAR所屬中心共同確定,項目的受理、評審和管理由中方負責。中方科技人員應以項目主持人身份與CGIAR相關領域的科技人員共同提出項目申請。NSFC對得到批準的合作項目提供科研和人員交流經費。CGIAR所屬中心為參與合作研究的CGIAR科技人員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以及研究所需的材料和培訓學習機會。

      二、2013年項目征集說明

      (一)資助領域及說明

      經過雙方協商,NSFC與CGIAR下屬10個中心(研究所)2014年度將在如下領域受理項目申請:

      1、與國際生物多樣性中心

      (1)農業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生態系統管理(申請代碼:C0312)

      包括作物種內遺傳多樣性研究;農業生物多樣性的評價研究;物種多樣性在農田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機制及生態系統管理;農業生物多樣性與作物病蟲害控制。

      (2)農業生物多樣性異生境/原生境保護與遺傳多樣性(申請代碼:C1304)

      包括農業生物(包括微生物)種質資源保護研究;重要資源繁擴與保存的理論與新技術;作物野生近緣種的保護;重要基因的發掘;優質和抵御逆境特性的遺傳分析和種質資源創新。

      2、與國際熱帶農業中心

      熱帶牧草:

      (1)熱帶牧草種質資源系統評價及其遺傳多樣性研究(申請代碼:C1702)

      開展對涉及基因、表型和農藝特性的熱帶牧草種質資源的系統評價及其遺傳多樣性分析,為熱帶牧草育種篩選優質種質并提供親本材料。

      (2)熱帶牧草品質改良和適應性的生理學和遺傳學分析(申請代碼:C1702)

      采用傳統和分子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優質熱帶牧草的生理學與遺傳學研究,培育高營養價值的新品種;開展熱帶牧草對生物與非生物脅迫的生理學、遺傳學及其反應機制研究,為更高產、更有效的農業系統培育新種質。

      (3)提高熱帶牧草產量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C1702)

      開展熱帶牧草產量與品質特性的生理學和生態學研究,提高熱帶牧草產量和質量。

      木薯:

      (1)木薯種質資源綜合評價(申請代碼:C1304)

      開展對涉及農藝性狀、基因、蛋白質等木薯種質資源的綜合評價和遺傳多樣性分析,發掘木薯新的優良品質特性,為育種提供優良的親本材料。

      (2)高品質特性的木薯分子綜合育種(申請代碼:C1304)

      利用分子標記、關聯作圖、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方法,開展培育適用于工業和食用的高產優質(包括生物強化)木薯新品種研究。

      (3)木薯對生物和非生物脅迫的響應(申請代碼:C1401)

      通過納入來自拉丁美洲的木薯新基因,開展提高木薯耐寒性研究,防止現有種植區內木薯因冬季低溫而造成的凍害,研究木薯栽培北移的可行性;開展木薯抗病蟲害研究,保護作物免受因生產系統的集約化和天氣模式的改變而引起日趨嚴重的生物脅迫影響。

      3、與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

      (1)玉米、小麥優質、高產、抗逆種質資源挖掘及其利用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C1304)

      利用雙方的遺傳平臺材料和普通種質資源開展玉米和小麥優質、高產、抗逆種質資源的發掘、鑒定和評價研究,開展相關的遺傳學基礎和環境互作研究,并進一步創造特異種質,豐富玉米和小麥遺傳資源,為育種提供有利基因或新種質。

      (2)小麥和玉米品質改良的生理和遺傳學基礎(申請代碼:C1304)

      探討優良加工品質和營養品質(包括鐵、鋅及維生素等)形成的分子機理,定位和克隆關鍵基因,發掘并驗證分子標記,篩選和培育優良種質。

      (3)提高水分、養分利用效率的栽培理論與模式(申請代碼:C1507)

      研究小麥-玉米或小麥-水稻耕作制度下的栽培模式(包括保護性耕作),水分和養分的作用規律和提高水分和/或養分利用效率的栽培理論與技術方法,探討基因型對栽培模式的適應機制。

      (4)小麥和玉米病蟲害控制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C1401)

      小麥和玉米抗性基因的發掘及遺傳學機制研究,病害發生與蟲害災變生態控制及綜合防治策略研究,小麥和玉米可持續抗性研究。

      4、與國際馬鈴薯中心

      (1)馬鈴薯和甘薯種質資源評價與分析(申請代碼:C1304);

      (2)馬鈴薯和甘薯遺傳改良的基礎研究(包括生物強化)(申請代碼:C1304);

      (3)馬鈴薯塊莖和甘薯塊根形成的生理和遺傳機理(申請代碼:C1304);

      (4)馬鈴薯和甘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的新策略和方法(申請代碼:C1401)

      包括馬鈴薯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絲核菌、病毒病、甘薯蔓割病、線蟲等以及新的作物管理技術(水、肥管理等)。

      5、與國際干旱地區農業研究中心

      旱地農業和旱地作物改良(申請代碼:1303)

      6、與世界農用林業中心

      (1)全球變化和關鍵陸地生態系統(農田、森林、草地)的響應(申請代碼:C0308)

      包括中國和東南亞、中國和非洲關鍵生態系統比較研究;全球變化影響下物種適應性、關鍵物種及其類群的變化趨勢及保護;中國和東南亞、中國和非洲關鍵生態系統碳儲量及其潛力;氣候變化情景下可持續土地管理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補償機制研究。

      (2)木本植物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木本植物遺傳多樣性研究(申請代碼:C1601)

      包括功能基因和生物技術;種質資源在遺傳水平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種子休眠、珍稀瀕危經濟植物的馴化、就地和遷地保護研究。

      7、與國際半干旱熱帶作物研究所

      旱地農業和旱地作物改良(申請代碼:1303)

      8、與國際食品政策研究所(申請代碼:G0305)

      (1)中國農村貧困的識別和瞄準機制研究;

      (2)全球變化下中國水資源對糧食安全影響的風險評估和抵御對策研究;

      (3)作物營養強化對改善人口營養健康影響及評估研究;

      (4)中非農業技術轉移機制及效果評估研究;

      (5)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民社會保障制度與管理

      9、與國際家畜研究所

      (1)畜禽抗病及高效生產遺傳資源挖掘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C1701)

      利用功能基因組學和表型組學的方法和手段,探討畜禽遺傳資源形成的機制;探討抗病和高效生產的遺傳學機制;利用基因操作技術,研究關鍵基因的功能。

      (2)重大畜禽疾病防治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C1801)

      流行病學及傳播機制;分子免疫學及抗原疫苗投放途徑的改良;診斷技術的研制。

      (3)提高草食動物對農作物副產品的利用效率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C1701)

      瘤胃粗纖維消化和甲烷生成的微生物生態學;利用宏基因組學和代謝組學手段,研究反芻動物消化道微生物的功能基因及甲烷排放的調節機制;農作物副產品營養品質遺傳改良的基礎研究。

      10、與國際水稻所

      (1)水稻優質、高產、抗逆種質資源挖掘及其利用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C1304)

      利用雙方的遺傳平臺材料和普通種質資源開展水稻優質(包括生物強化)、高產、抗逆種質資源的發掘和評價研究,開展相關的遺傳學基礎和環境互作研究,并進一步創造特異種質,豐富水稻遺傳資源,為育種提供有利基因或新種質。

      (2)氣候變化條件下水稻高產與資源高效利用基礎研究(申請代碼:C1507)

      研究氣候變化條件下干旱、高溫、低溫、CO2和澇害等對水稻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過程的影響以及水稻抗非生物逆境的遺傳和分子機制,探索氣候變化條件下協同增產、提高水分和養分利用效率和減少環境污染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水稻抗逆栽培調控的策略和方法。

      (3)水稻主要病蟲害可持續抗性形成機理研究(申請代碼:C1401)

      研究水稻在不同生態條件下對主要病蟲害(如稻瘟病、紋枯病、病毒病、稻飛虱等)可持續抗性的形成過程及其機理,探索病蟲害綜合防治新策略和新方法。

      (4)水稻重要農藝性狀的遺傳調控網絡研究(申請代碼:C1304)

      研究影響水稻重要農藝性狀形成的生物學過程的遺傳及生理生化調控機理,進一步通過分析這些性狀形成的不同階段生物學過程之間的互作關系,闡明影響水稻重要農藝性狀的遺傳調控網絡。在此基礎上,開展高產育種的分子設計理論研究。

      (二)資助年限、經費及說明

      2014年的合作研究項目數為10-12項,資助經費為每項200-300萬元,實施周期為5年(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資助經費包括研究經費和合作交流經費。

      三、申請資格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管理辦法》,申請本項目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申請人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二)作為項目負責人,正在承擔或承擔過3年期以上科學基金項目;

      (三)雙方科學家之間應當具有一定的合作基礎,項目申請應充分體現強強合作,優勢互補。

      四、限項規定

      本項目屬于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須遵循以下限項規定:

      (一)申請人(不含參與者)同年只能申請1項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上年度獲得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不包括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本年度不得申請本項目;

      (二)本項目計入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人員申請(包括申請人和主要參與者)和承擔(包括負責人和主要參與者)項目總數限3項的范圍;

      (三)關于限項規定的詳細說明,請見《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

      五、申報要求

      為使申報工作順利進行,請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方申請人須登錄ISIS科學基金網絡系統(http://isis.nsfc.gov.cn),在線填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申請書》(以下簡稱“中文申請書”)。具體步驟是:選擇“項目負責人”用戶組登錄系統,進入后點擊“項目申請”進入申請界面;點擊“新增項目申請”按鈕進入項目類別選擇界面;點擊“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左側+號或者右側“展開”按鈕,展開下拉菜單;點擊“合作研究(組織間協議項目)”右側的“填寫申請”,進入選擇“合作協議”界面,在下拉菜單中選擇“NSFC-CGIAR項目(國際組織)”,然后按系統要求輸入要依托的基金項目批準號后即進入具體申請書填寫界面。未按要求填寫指定申請代碼的申請書將不予受理。

      (二)中方申請人須與CGIAR下屬有關中心(研究所)的合作者聯合提出申請,并共同填寫英文申請書(可從ISIS科學基金網絡系統下載),填寫完成后上傳添加至中文申請書的“附件”欄中一同提交。

      (三)雙方須就合作內容及知識產權等問題達成一致,并簽署合作協議(協議范本見附件1),上傳添加至中文申請書的“附件”欄中一同提交。

      (四)報送材料:以上全部材料在線填寫和上傳確認無誤后,點擊提交,并將系統自動生成的中文申請書(PDF文件)及附件打印。電子版申請書及其附件須經依托單位科研處登陸ISIS系統審核確認后提交,紙質申請書(含附件)經本人簽字、依托單位簽字蓋章確認后,寄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組(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83號101房間,郵編100085,電話:010-62328591),亞非與國際組織處不直接接收項目申請材料。

      申請人必須保證在線提交申請材料的電子版和紙質版的一致性、完備性。若出現申請材料電子版和紙質版不一致,或申請材料不完整,簽字蓋章手續不完備等不符合要求的情形,我委將不予受理。

      (五)受理時間:中方申請人在線提交申請書并由依托單位確認提交的截止時間為2014年4月21日(周一)下午16時,郵寄材料的郵戳應在截止日期當日或之前。

      六、項目聯系人

      聯系人:張永濤

      電 話:010-62325449

      Email:zhangyt@nsfc.gov.cn

      國際合作局生命科學部管理科學部

      2014年2月25日

    相關文章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七屆五次全委會召開

    8月21日,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市基金委)七屆五次全委會召開。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市基金委主任張繼紅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宇蕾主......

    450萬!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采購高分辨液質聯用儀

          項目概況浙江省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能力提升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政府采購云平臺(https://www.zcygov......

    最新!上海市白玉蘭人才計劃2類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公布

    2023年度上海市白玉蘭人才計劃浦江A類、B類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名單公布2023年度上海市白玉蘭人才計劃浦江A類、B類項目通訊評審已結束,現公布參加通訊評審的專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艾連中、安東亞、......

    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重點專項“揭榜掛帥”項目2023年度項目正式申報

    關于填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重點專項“揭榜掛帥”項目2023年度項目正式申報書(含預算申報書)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

    2024年度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工作通知

    按照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年度工作計劃,現啟動2024年度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工作,詳細信息如下:一、2024年度改革調整事項(一)面上項目面上項目主要資助科技人員在2024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

    一家公司近280萬中標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采購項目

    一、合同編號:11N329987592202314402二、合同名稱: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項目合同三、項目編號:HZHQ-WZSYJC-202301四、項目名稱: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項目五、合同主體采購人......

    2023年度面上項目、青年、地區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

    2023年7月12日-14日,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科學部2023年度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在北京召開。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江松出席會議并講話。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副主任何鳴鴻介紹會議評審監督情......

    2023年度重點項目及重點國際合作研究項目評審會

    2023年7月11日,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科學部2023年度重點項目及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評審會議在北京召開。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江松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副主任......

    關于受理高等學校建筑學等專業評估(認證)申請的通告

    根據有關規定,現將2023—2024年度高等學校建筑學、城鄉規劃、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專業評估(認證)申請受理工作通告如下:一、申請條件申請學校相關專業點需符合......

    202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項目獎初審結果公示

    202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項目獎初審結果公示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現對202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項目獎初審結果進行公示,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