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2-01-22 22:36 原文鏈接: 鼻咽癌頸部皮膚轉移病例分析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51 歲,左側頸部術后斑塊、潰瘍 1 年。 患者1 年前因鼻咽癌( T2M0N1) 于外院行手術治 療,拆線后行根治性放射治療,手術切口持久不愈 合,切口處隨后出現潰瘍,潰瘍四周可見浸潤性鮮紅 色斑塊,范圍逐漸擴大。體檢: 神志清,精神狀態一 般,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心肺腹部查體未見明顯 異常。皮膚科情況: 左側頸部可見大小約11 cm × 12 cm 邊界不清的鮮紅色浸潤斑塊,中央可見一蠶 豆大小肉芽腫樣增生物,其上潰瘍,有壞死組織以及 黃色分泌物滲出( 圖1) 。取潰瘍周圍浸潤性斑塊送 檢,皮損組織病理檢查示: 表皮稍萎縮,基底層明顯 液化變性。真皮內可見多個細胞團塊,細胞形態大 小不一,核染色深,明顯異型( 圖2) 。免疫組織化學 染色: CK5/6( 3 + ) ,P40( 3 + ) ,P63( 3 + ) ,EBER ( +) ,Ki-67 約( 40% +) ( 圖3) 。診斷:鼻咽癌皮膚
    轉移。治療:患者于外院接受洛鉑 40 mg d1 + 多西 他賽60 mg d1 +多西他賽40 mg d8 治療已有2 個療 程,左側頸部潰瘍處未愈合。

    1584956954570664.png


    1584957040294106.png

    2 討論


    鼻咽癌是中國南方地區尤其是廣東地區最常見 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流行病學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 三個方面:區域性、種族性、家族聚集性[1]。根據鼻 咽癌的 WHO 病理分型,鼻咽癌分為 3 型: WHO Ⅰ 型:角化型鱗狀細胞癌; WHO Ⅱ型: 非角化分化型; WHO Ⅲ型: 非角化未分化型。中國南方鼻咽癌患 者大多為 WHO Ⅲ型,而且與 EB 病毒關系密切。鼻 咽癌臨床表現不典型,與其原發、轉移部位相關,可 表現為涕中帶血、鼻塞、耳鳴以及聽力下降等。 鼻咽癌較為常見的轉移部位是骨、肺、肝臟,轉 移途徑可以通過直接蔓延、淋巴轉移、血液途徑以及 手術種植等[2]。鼻咽癌的皮膚轉移較為少見,通常 表現為孤立或者多發的皮下結節或者腫塊,而表現 為潰瘍、斑塊的極為少見。本案例中,轉移瘤發生在 接受過手術治療和放療的部位,不能排除手術種植 的可能性;此外,也需要考慮放療本身對于腫瘤轉移 的影響。國外研究發現,放療會造成放療局部組織 免疫功能發生改變,間接促成腫瘤轉移。本例中,患者鼻咽癌轉移部位與接受放射治療 部位一致,需要與放療誘發的惡性腫瘤鑒別。目前, 放療誘發的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即為鱗 癌,Hall 等[3]認為放療導致惡性腫瘤發生的重要原 因之一是能夠使 DNA 雙鏈結構破壞,從而導致細胞 遺傳物質的不穩定,使得正常細胞發生癌變。兩者 從形態學難以鑒別,本例中鑒別主要依據兩點: ① EBER 的檢測,即利用免疫組織化學的方法檢測 EB 病毒,EBER 是 EB 病毒編碼的一種小分子 RNA,幾 乎存在于所有被 EB 病毒感染的細胞中,是活動性 EB 病毒感染的指標[4],可用于區別鼻咽癌與其他 來源于頭頸部的鱗狀細胞癌; ②放療誘發的鱗狀細 胞癌,通常始于表皮,而本例中的異型鱗狀細胞位于 真皮層,考慮由深部鼻咽癌組織轉移而來。本例中, 患者表皮完整,異型細胞團塊主要位于真皮層,且有 EB 病毒感染征象,結合患者病史,考慮診斷為鼻咽 癌皮膚轉移。 轉移性鼻咽癌的治療較為復雜,治療效果較差, 目前推薦以鉑類為基礎,聯合氟脲嘧啶、紫杉醇、吉西他濱等化療藥物的化療方案。有研究發現,4 ~ 6 個療程的化療方案能夠提高療效且不顯著增加不良 反應。后期根據治療效果,可以考慮更換化療方案 或者應用分子靶向以及免疫治療等。在鼻咽癌等頭 頸部腫瘤中,EGFR 表達水平較高,因此可以考慮針 對 EGFR 的靶向治療,目前研究較多的是單克隆抗 體西妥昔單抗、尼妥珠單抗等[5]。除此之外,考慮 到 EB 病毒感染可引起局部組織免疫環境的變化, 目前,基于 EB 病毒抗原的免疫治療正在研究中[6]。 總之,轉移性鼻咽癌目前缺乏絕對有效、安全的治療 方案,仍需進一步科學研究。 本案例中,患者接受洛鉑聯合多西他賽的化療 方案已有兩個療程,療效不佳,目前該患者仍在隨 訪中。


    參考文獻略。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