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食藥監總局日前組織專家解讀生鮮奶,專家稱直接飲用“生鮮奶”在營養方面并無特別之處,反而存在感染布魯氏菌病等健康風險。
有消費者認為“生鮮奶”具有“新鮮”和“原生態”的特點,是一種很好的飲品。其實,直接飲用“生鮮奶”在營養方面并無特別之處,反而存在感染布魯氏菌病等健康風險。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有關專家解讀“生鮮奶”。
專家稱,“生鮮奶”通常也叫生鮮乳(Raw Milk),是未經殺菌、均質等工藝處理的原奶的俗稱。目前市場上有少量“生鮮奶”以散裝形式出售,消費者購買后一般煮沸飲用。而市售的盒裝、袋裝等預包裝的純奶,則是將“生鮮奶”經過冷卻、原料奶檢驗、除雜、標準化、均質、殺菌(巴氏殺菌或超高溫滅菌)等工藝制成的,是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的產品。
專家表示,由于未經過均質工藝處理,“生鮮奶”的乳脂肪球較大,煮沸后會發生聚集上浮,從而帶來“粘稠”、“風味濃郁”的感官印象。不過,研究表明“生鮮奶”與經過巴氏殺菌的純奶其實在營養及人體健康功能方面并沒有顯著性差異。
專家表示,純奶具有獨特的營養特性,是一種很重要的食品。但由于營養豐富等特點,純奶也是微生物生長、繁殖的良好培養基,極易受到動物體以及擠奶環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引起“生鮮奶”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是來源于環境中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假單胞菌、真菌等,以及源于動物體的布魯氏桿菌、結核桿菌等人畜共患致病菌等。因此,如“生鮮奶”殺菌不充分,很容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傳播。
比如,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布魯氏桿菌一般寄生在牛、羊、狗、豬等與人類關系密切的牲畜體內,人群通過接觸受感染動物的分泌物,或進食受污染的肉類、奶制品等而被感染。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布魯氏菌的風險可能來自于未經過巴氏消毒的乳制品和未煮熟的肉制品。
專家稱,“生鮮奶”沒有經過任何消毒處理,而且產奶的奶牛是否健康、有沒有檢疫、運輸過程中有沒有被污染等信息尚難以做到完全追溯,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尤其是兒童、老人、孕婦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食用“生鮮奶”后被病原菌感染的風險更大。國內外都有因食用“生鮮奶”而引發食物中毒的報道。因此,建議消費者不要直接飲用“生鮮奶”。
專家還表示,為了加強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我國制定頒布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相關法規標準等。乳制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原奶是“生鮮奶”,乳品企業在收購“生鮮奶”時均按照國家標準要求進行合格性檢驗,不合格的原奶是不允許進入生產環節的。
天然優質的“生鮮奶”是指產自健康動物的乳房,整個生產過程按規范操作,最終檢測結果為細菌數低、體細胞數低、乳成分正常、無抗生素殘留、無沉淀物和異味、不摻水的自然乳。為了保障“生鮮奶”的質量安全,我國及美國、歐盟等國家都制定了生鮮乳中微生物的限量標準。
因此,專家建議監管部門應加強對現制現售生鮮乳飲品的監管,防止不合格“生鮮奶”的銷售;乳品加工企業應在“生鮮奶”收購過程中,加強對“生鮮奶”質量的檢查力度,全面監控,不留死角,保證收購“生鮮奶”的質量安全;消費者則應提高認識,盡量不直接飲用未經殺菌的“生鮮奶”。
上海市2024年度新型研發機構績效評價評審見面會已于2024年10月30日召開。現公布參加會議評審的專家名單。高衛國、薛小平、王盛義、王少波、廖湘洲、周金秋、曹黎明、滕堂偉、段周生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計算生物學領域項目通訊評審已結束,現公布參加通訊評審的專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蔡雷、陳愛華、陳輝、陳興、陳志龍、程時偉、代琦、范志寧、高棟、洪遠、黃金艷、黃瑾......
關于省科技創新人才計劃項目驗收專家的公示根據《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驗收管理工作規范》(湘科計〔2020〕29號)有關規定,省人才協作中心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湖湘青年英才”“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湖湘......
現公布第三批參加2024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復評的專家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名)。科學技術進步獎萬相奎、馬騰、王傳華、卞鴻巍、尹斌傳、尹煒、鄧華鋒、毋志曉、石召華、史志華、朱文珍、鄔堂春、劉華北、劉士清、......
保護1.22%的土地將有助于拯救最瀕危的物種免于滅絕。圖片來源:《科學前沿》在《科學前沿》近期發表的一篇創新性文章中,全球科學家聯合展示了如何通過保護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來保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這項計......
關于公布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天津)項目指南第一輪遴選論證專家名單的公告各有關單位:市科技局高度重視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天津)項目指南遴選論證工作,充分依靠科學家并尊重科......
關于征集湖南省科技成果轉化專家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質量和效益,依據《湖南省科技專家庫建設與管理辦法》(湘科發〔2020〕108號)有關要求,現征集一批產......
文|卜金婷2022年2月,《英國運動醫學雜志》(BritishJournalofSportsMedicin,BJSM)撤回了其前主編、澳大利亞著名腦震蕩研究專家PaulMcCrory的一篇社論。McC......
中新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馬帥莎)到明年底或2026年,人工智能(AI)或超越“最聰明的人”,美國知名企業家埃隆·馬斯克近日對人工智能的這一大膽猜想引起關注,這比他去年預測的2029年這一時間點提前......
據華中農業大學南湖新聞網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高等教育戰線久經考驗的忠誠戰士、華中農業大學原校長、著名的水稻遺傳育種專家張端品同志于2023年6月5日14時08分在武漢因病逝世,享年80歲。張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