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八政,食為政首。中央多次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四個最嚴”“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等強調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糧食與食品安全中,種子安全問題、合成生物技術對生態的影響問題、非食品原料的添加問題、糧食與食品變質后的無害化低成本處置問題等,無不涉及科技實力包括檢測實力,亦涉及食品科技背后的科技倫理問題、科技法治問題。科技倫理是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需要遵循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是保障國家糧食與食品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憑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為糧食與食品領域的科技與生產活動提供了倫理指南,亦提出了明確的法治要求。
糧食與食品安全中的科技倫理之法治內涵非常豐富。種子安全涉及糧食基礎、民族健康、后代安全的基本倫理規則問題。化肥對土地與環境的污染,新品引入與復合種植、工廠化生產糧食等,涉及復雜的生態價值觀、生態倫理觀及生態法治建設。非食品原料的添加或以假充真、以劣充優,既涉及個體的基本誠信,涉及食品科技檢測及評價的倫理標準,亦涉及食品安全的法治協同、刑法等領域的責任銜接。轉基因食品、合成生物技術糧食與食品,更涉及復雜疫學因果關系及法治的綜合利益考量。保質期過后的糧食與食品處理,涉及環保科技的技術實力與價值取向,實踐中往往由食品安全法治政策及環保法治政策決定。由于糧食與食品對人類以及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動物、寵物,其生化作用、影響結果具有潛在性、累積性、廣域性等特點,使得科技倫理與科技法治更顯重要。
糧食與食品安全的實現,不能滿足于產能適配需求的低層次要求,應當借由科技倫理與法治支撐,實現更高層次的目標:糧食與食品領域的良法善治。倫理、法治與技術的三位一體,方能有助于中華民族在“食”的最基礎方面,以最文明的方式贏得其他民族尊重、樹立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形象。糧食與食品領域,一切技術性活動,絕不能不擇手段、破壞生態,而應遵循“增進人類福祉、尊重生命權利、堅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風險、保持公開透明”的科技倫理原則。
這些科技倫理原則,具體體現在糧食與食品類法律法規與規范性標準之中,以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方式外在化、顯性化,并借助科學技術手段而加大公正、提升效率。以糧食與食品安全之行政執法為例,現場執法的證據可靠性、網絡執法的數據準確性、食品溯源的結果可信性、食品鑒定的方法先進性以及食品保質保鮮及安全防腐防毒等,無不與技術密切關聯,也無不與執法人員、操作人員的倫理道德水平有關,無不與法律具體條文有關。
總之,倫理、法治與技術融合融通之路,將為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提供強大的支撐與高效的保障。
自然資源部關于發布深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25年度公開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科技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依據國家科技......
近日,湖北省出臺具體措施,規范概念驗證中心建設與運行管理,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助力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概念驗證是從技術、市場、產業等維度,驗證一項科技成果的技術可行性,并判斷商業價值、評估......
3月1日,哈爾濱市科技局組織多名來自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的青年科技特派員,到方正縣開展助春耕活動。活動首發啟動儀式上,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與方正縣人民政府簽署了農業科技合作協議,進一步推動哈爾濱市農業產業......
為貫徹落實市政府主要領導調研指示要求,2月17日上午,寧波市科技局局長、黨組書記費小琛帶隊,聯合市委人才辦、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數據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區管委會及寧波市天使投資引導基......
近日,湖北咸寧出臺12條措施,激勵科技創新,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全面服務“5+4”現代產業體系。對在咸寧新建的國家實驗室分支機構,建成運營后按照投資總額的20%給予補貼,最高補貼1000萬......
“1+7+N”高校院所科技政策包是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在成功推出“1+7+N”惠企科技政策包后,再度發力,精心梳理的又一項科技創新政策匯編,也是推動科技政策落地落實的有力舉措。推出這一科技政策包,旨在加......
根據《河南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和《河南省科技計劃項目信息公開管理辦法》等有關要求,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將2025年度河南省重點研發專項擬立項項目予以公示,公示期5個工作日(2025年3月5日—......
關于發布上海市2025年度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計劃“生物醫藥創新發展”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
關于公布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業名單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技小巨人工程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41號)要求,經公開......
各有關單位:按照《黑龍江省企業科技創新平臺創建行動計劃(2024-2026年)》要求,為優化完善全省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對具有一定建設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基礎,尚不符合備案建設省級科技創新平臺條件的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