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醫學科學院(籌)院長、結構生物學家顏寧來香港了。
5月8日,顏寧出席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的“理大高等研究院大會”并進行主題演講,講解蛋白質的前沿研究及其可能對痛癥藥物開發的深遠影響。演講后她回答了現場師生的提問。
為何選擇大灣區?
有學生問顏寧,為何當初會選擇前往美國,又因何考慮回國并選擇在粵港澳大灣區進行研究工作?對此,顏寧回答說,當她在美國時讀到關于大灣區的新聞,當時不知何故有一種感覺,認為自己“會結束美國的生活回國”。
之所以選擇深圳,是因為在她看來,在原本的崗位上付出同樣的努力所做出的貢獻是有限的,而大灣區經濟發達活躍,但在科研方面仍有努力的空間,所以她認為深圳是自己的未來所在。
事實上,顏寧一直沒有追求穩定,而是不斷挑戰自我。她在清華大學任教10年后加入普林斯頓大學,在普林斯頓大學5年后又轉身前往深圳開拓全新的醫科院。顏寧說,在清華和普林斯頓任教是她人生的第一個和第二個職業夢想,而且都提前實現了。
這種“不滿足于舒適圈”的態度是顏寧作為科學家的特質,也是她作出一系列選擇的原因。
告誡年輕學者應該理想遠大
顏寧在回答提問時還告誡年輕學者要心存遠大理想。她以自身經歷為例表示,研究本身對科學家來說至關重要,因為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新事物,這會讓自己感覺到個人價值。
“對我來說,住房、工資雖然很重要,但也沒有那么重要。當一個人有遠大理想的時候,就會設法努力地完成它,從而實現個人價值。”顏寧說。
當天活動上,顏寧還回答了“科學家的工作能否被AI取代”的問題。
顏寧說,雖然當前AI發展很快,只要它無法回答“宇宙起源”和“生命起源”兩個問題,任何研究工作就無法被取代。末了,顏寧還補充說:“我們會保住自己的工作”,引發全場掌聲。
當天的“理大高等研究院大會”是香港首個交叉學科研究與發展的大型學術會議,逾百位全球著名學者及專家將在為期四天的會議中擔任講者,分享不同研究領域的最新發展和真知灼見。
顏寧其人
顏寧1977年11月出生于山東章丘,著名結構生物學家,2000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2004年博士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2005年至2007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年僅30歲的顏寧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7年5月,顏寧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2019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21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顏寧主要從事與疾病相關的重要膜轉運蛋白、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的結構與工作機理及膜蛋白調控膽固醇代謝通路的分子機制方面的研究。
3月24日,深圳醫學科學院、深圳灣實驗室與南昌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南昌大學舉辦。此次合作標志著三方將攜手在生物醫學領域開啟深度融合,共同推進科研創新與成果轉化,為生命健康領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
據山東大學官網消息,3月1日,山東大學微生物改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舉行。會議舉行了全體學術委員會委員聘任儀式。山東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術才與南京師范大......
近日,微生物改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舉行。會議舉行了全體學術委員會委員聘任儀式。山東大學校長李術才與南京師范大學校長華桂宏為學術委員會主任譚天偉,副主任朱永官......
2月20日,中國婦女網發布公示,擬表彰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60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396個全國三八紅旗集體、600個全國巾幗文明崗。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寧、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因策馬雪原走紅......
嶺南大學(下稱嶺大)12月5日在香港舉辦2024年榮譽博士頒授典禮,世界知名數學家丘成桐和著名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獲理學榮譽博士學位。顏寧在致辭環節表示,回首求學之路,從清華大學至普林斯頓大學,每一步都是......
12月5日,顏寧院士一天內參加兩場公開活動。據“深圳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5日,2024光明科學城論壇拉開序幕。薛其坤、顏寧、樊建平、田奇……本屆論壇大咖云集。消息介紹,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醫學......
“希望獲獎人未來取得更好的成績,讓評委們‘臉上有光’;更希望獲獎人讓評委們有壓力,這樣才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委員顏寧話音剛落,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8月26日......
8月22日,深圳醫學科學院(SMART)在衛光生命科學園報告廳舉辦新生開學典禮,正式迎來首屆SMARTPhDProgram博士研究生。這群優秀學子將從這里開啟新的人生里程,在“高起點、國際化、重交叉、......
電壓門控鈉(Nav)和鈣(Cav)通道負責電信號的起始。長期以來,它們一直是治療各種疾病的靶標。來自多種生物的Nav和Cav通道的不同亞型的冷凍電鏡(cryo-EM)結構越來越多,需要一個通用的殘基編......
近期,顏寧院士在中國科學基金,發布文章《探索科研新路徑,做“頂天立地”的研究》,內容提取如下:1激發研究人員內驅力,開展“頂天立地”的科研調動科研人員的內驅力,就要給大家充分的自由,不被事務性的工作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