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知道,鳉魚每年會以兩種速度中的一種生活:“暫停”或“快進”。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里,這種微小的淡水魚在非洲大草原上的沉積物中度過滯育期,就像植物種子一樣。當雨水填滿洼地時,它們必須孵化、生長、成熟,并在洼地干涸之前產生下一代。
近日,研究人員在《當代生物學》指出,在短短兩周內,非洲鳉魚就能從一個只有1毫米大小的受精卵,充分發育成熟(體長4或5厘米),并開始繁殖。研究人員表示,這是“脊椎動物性成熟的最快紀錄”。
“我們猜測,在特定條件下,非洲鳉魚的某些種群可以實現非常快速的生長和性成熟。”捷克科學院脊椎動物研究所的Martin Reichard 說,“但我們發現,這種快速成熟是一種常態,而非罕見的例外。”
研究結果還表明,魚類的壽命非常多變。Reichard說,一些研究表明,這種魚在10周內達到性成熟,這比研究人員在野外觀察到的時間長5倍。
Reichard實驗室主要對野生種群的衰老過程感興趣。在大多數脊椎動物中,衰老是逐漸發生的,需要數年才能完成。通過研究非洲鳉魚,科學家能夠捕捉整個衰老過程,在很短的時間內,這些魚會顯示出正常老化的所有跡象,包括顯著的功能下降。
該研究小組在2016年1月至5月,通過調查莫桑比克南部的非洲鳉魚得出了這些結論。他們在第一次充滿雨水后的3周內從8個單獨的水坑中收集了這些魚。通過比較水注入時間和魚的估計年齡,他們斷定這些魚在雨后3天內孵化,而雌雄魚個體在14或15天內完全成熟。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再次提醒人們對野生動物的多樣性知之甚少。該團隊將繼續分析這些魚的老化模式,并希望探索其種群差異,包括為什么雄魚死亡比雌魚更早。
擴大非洲生產mRNA疫苗的能力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BioNTech在盧旺達基加利設立了一家設施。該設施專門用于制造供非洲聯盟使用的疫苗。BioNTech可以每年生產多達5000萬劑產品,其RNA工藝類......
14日上午,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袁隆平銅像前,外賓們紛紛插下雜交水稻秧苗,緬懷這位“雜交水稻之父”。走進雜交水稻新品種展示田,外賓們捧起金黃飽滿的稻穗仔細觀察,又現場觀看機械化插秧、無人機播種等新技術......
現代人類起源于非洲,相比于其他大陸,現代人類在非洲居住時間最長,并且在遷徙,融合和對環境適應性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超過3000個民族和2100種語言。目前非洲人群不僅具有世界上最豐富的遺傳多樣性和表型多樣......
坦桑尼亞阿魯沙的一家紡織廠內,工人正在檢查蚊帳上的洞。圖片來源:JimYoung/Reuters/Alamy近日,在盧旺達舉行的瘧疾和被忽視的熱帶病基加利峰會上,非洲國家、國際捐助者和制藥公司承諾將提......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團隊、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仇華吉研究員團隊、北京大學湯富酬教授團隊合作,在PNA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TranscriptomeProfilinginSwineMa......
世界氣候歸因組織近日發布一項最新的歸因研究,該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加劇了非洲東南沿海與熱帶風暴相關的降水事件的強度和頻率。2022年初,非洲東南沿海在六周內連續遭遇三個熱帶氣旋、兩個熱帶風暴的襲擊,超過......
“××,生日快樂”“祝×××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我愛你”……多年前,想必不少人在網絡或朋友圈都看到過類似的喊話視頻——從幾秒到幾十秒不等,幾名黑皮膚男子或小孩,笑容滿面,舉著一個小黑板或照片,......
納米比亞的非洲毫米波段射電望遠鏡目前位于智利的拉西拉。圖片來源:Y.Beletsky(LCO)/ESO如今,非洲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對非洲第一座毫米波段射電望遠鏡即將建成的消息反應熱烈。非洲毫米波段射電望......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考古學研究論文稱,非洲東部和南部人群之間的文化聯系一直保持到至少5萬年前,這比遺傳學分析預測的兩者分離時間晚了約2萬年。在論文中,研究人員通過分析過去5萬年里非洲東......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科研人員重新分析非洲坦桑尼亞北部來托利(Laetoli)的化石足跡發現,在距今約360萬年前,有不止一個人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