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志最近發表的兩項動物模型和一些人類數據研究,揭示了Y染色體在癌癥結局的性別差異中起的作用,其中雄性常比雌性受到更大的不利影響。這些發現或能引導開發療法,降低與性別相關的癌癥風險。
已知性別影響癌癥發病率、臨床結局和癌癥生物學,大多數癌癥在男性中會導致相比女性更壞的結局。這種差異背后的性別特異機制尚未得到深入理解,但一些研究認為Y染色體的功能可能起了作用。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評估了一種結直腸癌(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常見原因,在男性中更常見、更具侵襲性和轉移性)小鼠模型的性別差異。模型是該疾病的一個特定形式,由一個已知的致癌基因KRAS驅動。研究者觀察到雄性小鼠更高頻率的轉移和較差生存率,反映了在人類身上觀察到的結局。分析顯示,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驅動腫瘤侵襲和免疫逃逸)的一個酶有基因上調。這一基因表達在Y染色體上,從而提供了KRAS驅動的結直腸癌進展中性別差異的一個可能基礎。
在另一項獨立研究中,西達賽奈醫學中心團隊研究了Y染色體缺失如何影響癌癥結局。Y染色體缺失是多種癌癥類型中觀察到的一個特征,但其臨床和生物學重要性尚不明確。他們首先研究了300名男性膀胱癌患者的臨床數據,識別出Y染色體缺失和較差預后存在關聯。他們接著研究了膀胱癌細胞系,發現與有Y染色體的腫瘤相比,缺失Y染色體的腫瘤更具侵襲性,T細胞介導免疫反應更受抑制。他們指出,Y染色體缺失在人類和小鼠中與對某種特定類型免疫療法的響應增加有關,意味著這類膀胱癌亞群的一個潛在治療路線。
哪些人更容易隨著年齡增長罹患退行性疾病?哪些人更容易罹患癌癥?“端粒長度的平衡在人類疾病中起了關鍵作用。長端粒更容易導致癌癥,短端粒則更容易患與年齡相關的退行性疾病。”在10月25日舉行的2024年世......
關于發布癌癥、心腦血管、呼吸和代謝性疾病防治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24年度公開競爭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科技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
關于發布癌癥、心腦血管、呼吸和代謝性疾病防治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24年度公開競爭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科技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新研究,探索了衰老免疫系統是如何促進腫瘤生長的,為癌癥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見解。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科學》雜志上。黃色和藍色分別表示表達IL......
近期,《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了一項來自美國癌癥協會的研究,科學家們對2300余萬名美國癌癥患者和730余萬例癌癥死亡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34種癌癥中有17種的發病率在年輕人中猛增,腸癌、腎癌、胰腺癌......
生活工作中,人們已能感受到生成式AI的強大。但除了覆蓋到日常生活,還有一類領域也正在被AI模型悄悄改變——醫學中的癌癥診斷。革命性的轉變就在眼前。現在,美國哈佛醫學院、斯坦福大學和布萊根婦女醫院聯合團......
當希波克拉底最初使用καρκ?νο?(古希臘語,原意為“螃蟹”)來描述腫瘤時不知能否想象到,兩千年后的今天癌癥依然每年奪去全球上千萬人的生命作為一位腫瘤相關領域的學者他和北大諸多科研工作者共同奮戰在癌......
記者9月12日獲悉,近日,中核集團控股公司中國同輻旗下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癌癥骨轉移檢測新產品氟[18F]化鈉注射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準。作為國內首個獲批用于骨顯像的PET顯像劑......
瑞典科學家研究發現,跨性別男性(出生性別女性)在性別肯定激素治療期間,免疫反應會變得更像順性別男性。這項分析涉及23名跨性別男性,凸顯出性激素在免疫調節中的作用。這些發現對于進行性別肯定激素治療的人的......
北京首都醫科大學內分泌學家楊金奎與合作者研究發現,2007年至2021年間,中國與肥胖相關的癌癥發病率以驚人的速度每年增長3.6%,而與肥胖無關的癌癥發病率則保持穩定。而且,這一增長在年輕人中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