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于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與冰山碰撞,無人員受傷,船舶動力設備、通訊導航設備運行正常。
船只配備了用于識別礙航物的雷達,為何還會撞上冰山?一名有著南極海區航海經驗的船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極區航行,船載雷達是有效的探測礙航物的手段,但這種手段也有弊端,比如根據反射回來的信號,難以區分浮冰、冰山。自然資源部在情況通報中也提到,“雪龍”號是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
“阿蒙森海海域是南極冰架崩解底部融化最強烈、前端崩解最活躍的地方。”北京師范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程曉教授告訴記者,1月13日至20日連續8天的衛星影像顯示,該海域存在大量碎浮冰,夾雜有小型冰山,受沿岸下降風影響,浮冰整體向北漂移,對“雪龍”號航行產生一定影響。
對比該海域2018年同期衛星影像,程曉發現,2018年該海域內浮冰較為穩定,多為大面積浮冰;2019年破碎浮冰大增。天氣條件方面,2018年與2019年該海域內的云量變化均較大,但2018年氣旋條件較為穩定,因此海冰情況較為穩定,海冰邊緣線較為清晰;2019年氣旋活動較為強烈,導致海冰破碎度較高。
報道中同時提到,碰撞冰山是因為受到濃霧影響。
極地緣何會出現濃霧,這是大家關心的另一個問題。上述船長表示,環南極大陸常年存在的繞極地低壓槽區,把大陸高壓區團團圍住,像一個封閉的生命禁區。低壓槽內經常有繞極地氣旋活動,同一時刻環極地可以存在4—5個以上中等強度以上的繞極地氣旋,氣旋會把西風帶的暖濕氣流帶到高緯度寒冷海區,形成大面積海霧。當氣旋過境或低壓槽控制區域,容易出現濃霧(海霧)天氣,嚴重影響航行安全。
該船長分析,南緯55°—65°之間,是西風帶氣旋和繞極氣旋活動區域,風大浪高,靠近岸邊浮冰和冰山較多,航行條件比較復雜。“冰山、浮冰、濃霧,三者疊加,更加增加了濃霧中冰區航行的風險。”
此次事故中,碰撞冰山時“雪龍”號船速為3節(約5.56公里/小時)。這樣的航速會產生多大的沖力,也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該船長同時表示,不同船舶的巡航速度不同,一般經濟航速是10—15節。3節的速度比正常人走路的速度還慢,這已接近破冰速度,也是業內認可的安全速度。但他同時表示,雖然速度不快,但作為2萬噸的破冰船,“雪龍”號由于慣性會產生不小的沖力,碰撞會對船殼造成一定的損傷。
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3日傍晚在南大洋普里茲灣東側回收了一套第34次南極考察時布放的潛標,4日早上在同一海域布放了一套新的潛標。這是“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首航南極以來第一次布放和回收潛標。潛標是物......
“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3日離開中山站,載著部分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按逆時針方向航行,前往南大洋宇航員海科考;“雪龍”號完成卸貨,繼續執行在中山站的其他作業任務,計劃9日離開,按順時針方向前往......
“雪龍”號極地科考破冰船6日抵達澳大利亞霍巴特港的港外錨地,與4日停靠霍巴特港的“雪龍2”號相距4.5海里(約8.3公里)。“雪龍”號計劃7日停靠“雪龍2”號旁邊的碼頭,這將是“雪龍兄弟”首次相聚。此......
新華社圣地亞哥1月29日電(記者黨琦王沛)“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與冰山碰撞后,船上53名科考隊員29日從中國長城站搭乘包機撤離南極,取道智利回國。中國駐智利大使徐步說,......
“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于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與冰山碰撞,無人員受傷,船舶動力設備、通訊導航設備運行正常。船只配備了用于識......
“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于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與冰山碰撞,無人員受傷,船舶動力設備、通訊導航設備運行正常。船只配備了用于識......
“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于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航行中,因受濃霧影響,與冰山碰撞,無人員受傷,船舶動力設備、通訊導航設備運行正常。船只配備了用于識......
圖為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中國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降落南極冰蓋之巔。劉詩平攝自然資源部21日發布消息,“雪龍”號在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任務期間,于北京時間1月19日上午10時47分,在......
搭載著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隊員的“雪龍”號極地考察船當地時間17日上午停靠澳大利亞霍巴特港,進行物資補給,這是“雪龍”號進入南極前的最后一次補給。據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隊辦主任韓彥佶介紹,靠港期間......
機器聲此起彼伏,電焊火花飛濺。記者近日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船塢里看到,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目前已完成全部主船體的結構合攏,雄姿初現。據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