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生研究員作報告
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聚焦國際高分子科學前沿與學科交叉的發展態勢,圍繞“十二五”學科發展規劃,緊密結合高分子合成化學、高分子復雜體系、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和高性能化、生態環境高分子和生物醫用高分子、光電功能高分子等高分子前沿研究方向,從營造活躍學術氛圍,加速創新人才培養,不斷提升實驗室整體創新能力,為青年骨干成長和優秀研究生的培養提供學習和交流平臺出發,推出了211系列學術活動,即兩個高分子系列報告(旨在加強核心研究員自身對研究方向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把握為宗旨的“高分子科學前沿報告”,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學者間學術交流為宗旨的“高分子科學講座”)、一個以加強對實驗室青年骨干培養為宗旨的“青年骨干學術報告會”和一個以加強與國內其它優勢研究單位、重點實驗室和產業界的交流合作的學術報告會。
“高分子科學前沿報告會”每2個月舉辦一次,由實驗室核心研究員主講,目前已成功舉辦10次。10月10日,該報告會第十一講舉行,由李悅生研究員主講“烯烴結構可控聚合與新催化劑”。內容豐富精彩的報告會引起了百余位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的關注。
李悅生研究員介紹了烯烴可控配位聚合與催化劑的國際發展動態以及聚烯烴工業國際激烈競爭的現狀。用配位聚合技術合成的聚烯烴是產量最大、應用最為廣泛的高分子材料,占世界高分子材料總量的45-50%。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聚烯烴產業仍比較落后。然而,目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跨國石油化學公司的動蕩與改組以及某些發達國家不均衡的產業科技發展政策,為我們提供了在本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機會。高分子工業的發展歷程表明,新催化劑的研究與相關技術的革新是聚烯烴工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我們應重點研究新催化劑技術,催化劑研究要與新材料開發相結合,包括新型高效烯烴/極性單體共聚合催化劑與生物醫用聚烯烴新材料、高溫溶液共聚合催化劑與新型聚烯烴彈性體、烯烴高效活性聚合與新型嵌段聚烯烴材料等。
報告會引起了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的廣泛關注。報告結束后,與會的科研人員就該領域的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討論,李悅生研究員精彩的答疑博得了現場聽眾的陣陣掌聲,為此次報告會畫上了圓滿句號。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碳中和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唐永炳、副研究員鄭勇平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雙功能碳基高效催化材料。日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可持續性》。電催化氧還原和析氧反應是一系列清潔能源技術......
兩包零食包裝費近10元、18元麻辣燙外賣包裝費6元、13元奶茶打包費4元……近日,“包裝刺客”在網絡上引發熱議。除了虛高的打包費,外賣的一次性包裝材料還存在不可降解的問題,引發的“白色污染”將給人類的......
電催化氧還原和析氧反應(ORR/OER)是水分解、燃料電池、金屬空氣電池、二氧化碳還原等一系列清潔能源技術的關鍵反應之一。同時,加快氧還原(ORR)和氧析出(OER)反應,實現高穩定的雙功能氧催化是實......
電催化氧還原和析氧反應(ORR/OER)是水分解、燃料電池、金屬空氣電池、二氧化碳還原等一系列清潔能源技術的關鍵反應之一。同時,加快氧還原(ORR)和氧析出(OER)反應,實現高穩定的雙功能氧催化是實......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05T8組)肖建平研究員團隊和南京大學鐘苗研究員團隊合作,在二氧化碳轉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合金化策略增加電化學還原CO2反應中關鍵中間體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冰等與大連理工大學研究員周思合作,在氣氛誘導動態調控催化劑再分散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揭示了氣氛、載體雙重作用下金屬原子的緩釋遷移機制,實現了Rh基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副研究員楊冰團隊,與太原理工教授王俊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于麗娟合作,在單原子催化劑動態轉化以及不同單原子物種定量統計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表明,可通過惰......
近日,我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十五室)張濤院士、楊冰副研究員團隊,與太原理工王俊文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于麗娟研究員合作,在單原子催化劑動態轉化以及不同單原子物種定量統計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表明,可通......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李映偉、陳立宇課題組以有序大/微孔ZnCo-ZIF材料為前體,創制了具有三維有序多級孔的碳材料錨定的單原子鈷(Co)催化劑,并將其應用于糠醛的氧化酯化反應中,驗證了該催化劑相較于......
可在細胞內工作的金屬催化劑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而高分子仿酶催化劑是其中一種。這種人工合成的金屬催化體系能擴大生物正交化學的適用范圍,在細胞內完成一些天然生化過程中不存在的化學反應。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