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別診斷
1.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可有深度黃疸,出血傾向,腎功能損害(肝腎綜合征),易與鉤體病混淆,除流行病學的特點外,主要的鑒別要點是:
(1)起病形式不同,重肝的感染中毒癥狀輕而消化系統癥狀顯著,罕有結膜充血,淋巴結腫大,無腓腸肌壓痛。
(2)重肝的病程進展相對較緩慢。
(3)與鉤體患者相比,重肝患者ARF出現較晚,罕見在1周內發生,腎功衰竭往往是重肝患者的臨終階段。
(4)重肝的肝功能損害程度與黃疸程度成正比,也較鉤體為重。
(5)肝炎病毒標記物檢查和鉤體病的特異性診斷試驗,對兩者的鑒別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2.流行性出血熱有畏寒,發熱,出血與腎損害,其中約20%的患者有腓腸肌痛和壓痛,酷似鉤體病,但流行性出血熱常有較突出的頭,眼眶及腰疼痛,顏面,頸,胸部充血,眼結膜和口腔黏膜充血,水腫,皮膚黏膜瘀點,胸,腋下瘀點呈搔抓樣,退熱后癥狀加重,黃疸少見,尿中常有膜狀物,血清學檢查可測得相應的特異性抗體。
3.急性腎小球腎炎臨床上有水腫,血尿,蛋白尿,尿中有紅,白細胞和管型,常可發生腎功能損害,嚴重者出現氮質血癥,但無明顯發熱,也無鉤體病的早期感染中毒癥狀以及相應的其他臨床特征,如出血,黃疸等。
4.急性腎盂腎炎,敗血癥,急性溶血性貧血等,均可表現為發熱和腎損害,應與鉤體病性腎衰相鑒別。
并發癥
本病臨床表現可分為流感傷寒型,肺出血型,黃疸出血型,腎功能衰竭型及腦膜腦炎型等,其中肺出血型又可分為普通肺出血型和肺彌漫性出血型,后者病情兇險,病死率高,根據臨床分型不同其并發癥主要為高熱,腦膜腦炎,黃疸,出血,酸中毒及腎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