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下拍攝3D圖像是很棘手的,因為照明條件不一致,而且水中的顆粒會散射光線并導致失真。研究人員已經創建了一個新穎的原型系統,使用量子技術和LiDAR來克服這些困難。光探測和測距(LiDAR)系統通過測量脈沖激光從物體上反射并返回到系統接收器所需的時間(也稱為"飛行時間")來創建圖像。LiDAR經常被用來獲得用于安全和防御的高清晰度三維圖像。
現在,來自英國赫瑞瓦特大學和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了一個LiDAR系統原型,用于拍攝水下物體的三維圖像。該系統使用脈沖綠色激光照亮物體,然后由數千個單光子(量子)探測器來接收反射的激光。
鑒于所使用的探測器數量眾多,每秒鐘會產生數百個事件,這使得快速處理創建實時三維圖像所需的數據變得困難。為了克服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開發了專門用于處理散射光條件下圖像的算法,并將其應用于圖形處理單元(GPU)硬件。
研究人員開始測試他們的原型,將其浸泡在一個充滿渾濁水的水箱中。他們能夠在三種不同程度的云霧中拍攝9.8英尺(3米)距離的實時3D視頻,包括移動目標的視頻。
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的結果突出了使用量子探測技術來創造可用于傳統挑戰性環境的成像設備的好處。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Aurora Maccarone說:"單光子技術正在迅速發展,我們已經在水下環境中展示了非常有希望的結果。該方法和圖像處理算法也可用于更廣泛的場景,以改善自由空間的視覺,如在霧、煙或其他遮蔽物中。"
研究人員預見該技術設備將被用于檢查水下基礎設施,如電信電纜或調查水下考古遺址。
研究人員說,下一步是縮小他們的設備的尺寸,以便它能被整合到水下交通工具中。
這項研究發表在《光學快報》雜志上。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日電(記者劉霞)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和中國清華大學科學家聯合研發出一項開創性的3D打印技術,成功創建出迄今最小的人體微血管。這一進展有望為科學家提供一種全新的藥物測試方法,從而終......
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可利用高能粒子碰撞產生的數據來探索質子內部結構。結合量子信息科學,他們研究了在電子與質子碰撞過程中釋放出的粒子軌跡,及其如何受到質子內夸克和膠子......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型高速3D打印機。這款先進的生物打印機利用“動態界面打印”技術,巧妙借助聲波,能在幾秒內快速精準構建并打印出3D細胞結構。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自然》雜志。研究人員......
10月22日,廣電計量檢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電計量)與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儀量子)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共建量子精密測量聯合實驗室。廣電計量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明志茂,......
盡管量子計算機領域的研究進展突飛猛進,但量子計算機的“性情”仍不穩定,容易出錯,尚無法投入實際應用。為此,包括谷歌和IBM等在內的眾多公司競相開發量子糾錯技術,旨在為最終實現穩定可靠的量子計算系統奠定......
近日,海南省運動再生重點實驗室在海口正式揭牌,這也是海南首個省級運動再生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主要聚焦于運動系統先進組織工程材料、骨科3D精準醫療、骨與神經系統再生細胞藥物等三大研究方向。為便于開展運動......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實驗表明,已延用135年的阿倫尼烏斯公式需進行修改,才能應用于量子領域。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物理評論X》雜志。具有不同能級量子波函數的雙勢阱。圖片來......
直播時間:2024年8月30日(周五)20:00——21:3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5073131739152......
8月29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以《聚焦創新型企業從“實驗場”到“應用場”“獨角獸”這樣長成》為題,報道了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在推動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產業化方面的創新成果。以下為報道原文。從“......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強磁場中心王俊峰研究員團隊開發出新型3D生物打印復合材料,用于組織工程修復領域,并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材料與設計》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