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在科技投入不斷增加,SCI論文和ZL數量都在增長,但感覺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結合還是不夠緊密,科研成果轉化仍然很難。”在中國科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陜西省分團討論現場,科協八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邱愛慈接受采訪時說。
“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有關產學研結合的政策還不完善。”邱愛慈認為,“現在條塊分割比較厲害,各個部門之間協調起來很難、不暢通,真正做到學科交叉要牽扯很多利益問題。在產學研結合的政策層面上,還沒有一個能夠持續下去,讓科研人員與產業界很好結合的體制。”
企業本身的需求也是一方面問題。邱愛慈說,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大型企業研發投入較低,自身對科研的需求不迫切。而且,現在企業與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合作上,由于知識產權界定不清,難以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最主要的問題在于,企業與研究機構合作做項目,往往是企業出資金,最后所有的成果都歸企業所有。”邱愛慈認為,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并不公平,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都難以接受,致使研究人員與企業脫節,沒有很好的成果轉化機制。
不久前,邱愛慈參加了一個成果鑒定會,在翻看材料時她發現,ZL部分的第一發明人是該企業的領導。“我當時就想,這樣的小ZL都是具體技術,誰做的就應該是誰的,不應由項目出資方掛名。”
但目前,企業領導“掛名”科研成果的現象,“絕不是個別,而且很普遍。例如發表文章、申報獎項都要有企業領導的署名,搞得科研人員都沒有積極性了。現在很多評獎與科研評價掛鉤太緊密,容易產生利益驅動,出現腐敗等問題”。
一項大工程,往往涉及到很多關鍵技術的突破,“最后表現出來一般都是大工程的貢獻,忽略了核心關鍵技術的成功”。
在邱愛慈看來,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應逐步實現,但是“就目前來看,不能‘一刀切’,因為我國企業的研發力量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
一項技術從實驗室研究到最后應用,中間會有很長的環節,但由于涉及到利益問題,中間環節的脫節難以避免。
“比如說制造一個設備,實驗室做出了樣機,但從樣機到工業化生產,卻沒有專人去搞,往往都是做樣機的人自己再去做工業化,費了很大力氣,效率很低。”邱愛慈說,主要原因是牽扯到經費和利益的問題,科研人員不愿意讓外人來接手。
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從源頭入手。邱愛慈表示,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模式是當務之急。在科研體制改革上,政府部門甚至大型企業要從國家的整體利益出發來考慮問題。“首先要轉變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意識到科技進步了,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才能進一步得到提升。”
“科協在這方面可以有所作為”,邱愛慈說,科協七大以來,科普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未來還可以在科技評價上開展一些工作。“比如科技工作者的資格認定等,可以增加行業學會的渠道。”
邱愛慈說,現在國家對科技工作十分重視,投入也很大,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應該利用自己的知識,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為國家科學決策作出重要的智力支撐。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推動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戰略部署,持續挖掘、推廣生態環境領域科技成果在實際應用中的創新模式和成功經驗,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加速推動生態環......
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開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試點工作的通知》,部署開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試點工作。此次試點工作主要聚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制造、新材料領域,分區......
近日,黑龍江省科技廳、教育廳、財政廳、衛生健康委、審計廳五部門聯合印發《黑龍江省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制度指引(試行)》(以下簡稱《盡職免責指引》),切實破解高校院所、醫療機構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不敢......
近日,江蘇省發布了《關于2024年江蘇省產學研合作項目立項的通知》。......
5月9日,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殿勛在調研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有沒有、敢不敢、能不能”三個關鍵問題,更......
近日,第三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專項活動——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融合點”行動安徽專場對接會在合肥舉辦。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有關負責同志出席并致辭。會上,中國科學院發展規劃局發布......
近日,江西省科技廳聯合江西省教育廳在南昌大學召開高校研發投入和成果轉化座談會,江西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席宏主持會議并講話。東華理工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就推進和落實2025年研......
3月28日,科技成果轉化“雙百千萬”專項行動暨北京高校科研院所“浙里行”清華大學專場在寧波市舉行。此次活動是繼去年10月底舉行的北京高校“浙里行”活動后,浙江省科技廳牽手駐京辦開展的又一場成果轉化專項......
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探索AI前沿技術賦能大連市產業發展新路徑,3月28日,由大連市科學技術局與大連高新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智鏈未來·慧啟新程—大連市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
“中國電子學會-騰訊RoboticsX犀牛鳥專項研究計劃”,是中國電子學會聯合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在騰訊RoboticsX實驗室的支持下,聚焦機器人相關技術領域,面向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