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20-08-25 09:42 原文鏈接: 遺傳漂變概述

      由于某種機會,某一等位基因頻率的群體(尤其是在小群體)中出現世代傳遞的波動現象稱為遺傳漂變(genetic drift),也稱為隨機遺傳漂變(random genetics drift)。這種波動變化導致某些等位基因的消失,另一些等位基因的固定,從而改變了群體的遺傳結構。在大群體中,不同基因型個體所生子女數的波動,對基因頻率不會有明顯影響。小群體的人數少,并與總人群相隔離,這種社會和地理因素形成的小群體,A基因固定(A=1),而a基因人很少,a基因的人如無子女,則a基因就會較快在人群中消失,造成此小群體中基因頻率的隨機波動。這種漂變與群體大小有關,群體越小,漂變速度越快,甚至1-2代就造成某個基因的固定和另一基因的消失而改變其遺傳結構,而大群體漂變則慢,可隨機達到遺傳平衡。

      一些異常基因頻率在小隔離群體中特別高,可能是由于該群體中中少數始祖所具有的基因,由于遺傳漂變而逐漸達到較高水平,這種現象稱為建立者效應(founder effect)。例如,太平洋的東卡羅林島中有5%的人患先天性色盲。據調查,在18世紀末,因臺風侵襲,島上只剩30人,由他們繁殖成今天1600余人的小群體,這5%的色盲,可能只是最初30人建立者的某一個人是攜帶者,其基因頻率q=1/60=0.016,經若干世代的隔離繁殖,q很快上升至0.22,這就是建立者效應。


    人体艺术视频